六年级语文试卷

2020-03-03 09:20: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六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和.盘托出暖和.附和.和.面

B.哄.堂大笑乱哄哄..哄.骗一哄.而散

C.应.接不暇应.变应.对应.用科学

D.不可计数.数.量数.目数.一数.二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民主街成了商业街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B 这部电影,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C 实现四化 ,需要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地奋斗。

D他明知难以抵赖,但表面却从容不迫....地抽着烟,看着审讯人员。

3、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 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B.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C.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了。.

D.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

4、下列句子表意准确、简明、连贯的一项是()(2分)

A.我要尽快早日报答母亲对我的母爱。

B.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我很快进步了。

C.围绕中心选材,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D.即使懂得了时间的可贵,那么就从今天开始,不浪费一分一秒。

5、下面句子中表达意思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2分)

A.这个人连校长都不认识

B.两个学校的全体学生举行了联欢会。

C.李明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D.校门口一边站着一个学生。

6、选出下列破折号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2分)

A.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B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您—顾老师

C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D.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7、下面是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2分))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B、孙悟空——大闹天宫

C、诸葛亮——三顾茅庐D、刘姥姥——进大观圆

8、下面句子说话得体的一项是()(2分)

小张同学在做数学练习时,遇到一道难题,想请教数学课代表王东,他说

A.“王东同学,快给我讲一下这道题!”

B.“把这道题的答案拿给我看一下!”

C.“希望你给我讲一下这道题。”

D.“王东同学,你能帮我讲一下这道难题吗?”

二、创意表达。(22分)

1.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

高适《别董大》中有句与上述诗句中的“无故人”意思相反,这句诗是

“。”(2分)

2.每当我们遇到棘手的问题往往一筹莫展,可经过冥思苦想,会突然发现问题的

根源,难题也就迎刃而解,真可谓。(陆游《游山西村》)(2分)

3.当同学说话做事老是不讲信用,你想劝慰他说: (2分)

4.下面有两句同题咏物的名言,请依照这种形式,以“蜡烛”为题,从不同的

角度再写两则(4分)

例:橡皮:①为了帮助别人改正错误,不惜耗尽自己的生命。

②一心盯着别人的错误,却浪费了自己的青春。

蜡烛:①

5.居里夫人的美丽能跨越百年是因为(3分)

6.《匆匆》中描写时间消逝得快的句子是(3分)

7.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强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

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

。(格言警句)(2分)

8.毕业在即,请你给老师或同学写一句赠言,并选用一首古诗中的名句来表达你

们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句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4分)

赠言:

古诗: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zhī)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

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

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祠者:主持祭祀的人。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舍人:王公贵族家中的门客。 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起。固:本来。子:你。 安能:怎能,哪能。遂:于是。亡:失掉,指未喝上。

1.“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分)

2.下面句子中的“之”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1)一人饮之有余()

(2)吾能为之足()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句。这句话改为陈述句应该是:

4.读了这篇古文,你想对那个“画蛇添足”的门客说:(4分)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父亲的“名片”

父亲整天只知道干活,我便少了管教,成了小狗一条,整天上房爬坡,撵鸡赶狗,无所不为。那时,村里人每见父亲,总是笑着打趣:“老三,你可养了个好儿子!”父亲脸一红,..

摇头叹息:“别提了,败家子,丢人现眼!”言罢,还恭恭敬敬给人家递上一支烟。

上学后,我仍然顽性难改,有一回竟严重到请家长的地步。当那位戴着瓶底的老师见到父亲的老实相时惊讶得险些把瓶底晃下来他盯着父亲好大一会儿说您就是他父亲不像不像您那宝贝儿子哪一点像您把您的脸都丢尽了打架逃学剪女孩的头发

我不记得怎样回家的,但见父亲不言不语不吃饭时,才真正明白:我的好坏就代表着父亲的脸面,是父亲向外人展示的一张“名片”。

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小学升初中我全乡第一,初

一、初二均全届第一,参加竞赛获二等奖。“名片”变了,父亲也变了。当父亲被请到颁奖大会上时,激动得半天才说一 句话:“我就是这娃的爹。”全场笑了,我也笑了。我终于成为父亲引以为豪的“名片”了,父亲也终于可以在众乡邻面前提起自己的儿子,可以在一片啧啧称赞声中坦然接过别人递来的 一支烟了。

1.给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5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4分)

(1)打趣:

(2)坦然:

3.“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这句话在文章的表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这句话的含义是() (3分)

①因为付出了汗与泪的代价,总是会有收获的。

②因为付出了汗与泪的代价,终于有了收获成功和喜悦的时候。

4.文章中所说的“名片”指的是:() (2分)

①父亲介绍身份的证件。 ②父亲的脸面。 ③“我”的表现。

5.细读文中画横线的地方,从写作的角度想一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2分)

①这两处采用“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通过不同的言谈举止,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格尊严。

②这两处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不同的言谈举止,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格尊严。

③这两处采用了“说明”的写作手法,通过不同的言谈举止,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格尊严。

6.读完本文,你明白了什么?(4分)

四、作文(30分)

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看到别人犯忌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请以“学会”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六年级语文试卷

六年级 语文试卷

六年级语文试卷

六年级语文试卷

六年级语文试卷

六年级语文试卷

六年级语文试卷

六年级语文试卷

六年级语文试卷

六年级语文毕业试卷

《六年级语文试卷.doc》
六年级语文试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