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森林经营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2020-03-03 07:07: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邻水县森林经营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森林经营就是对森林进行经营利用的具体方法。其目的就是要通过科学的营林技术措施,提高森林的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实施森林经营,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发展林业生产力;通过实施合理的森林经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森林经营,对林业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一,开展森林经营是林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人类社会发展对林业需要的多元化,只有通过开展森林经营,分类管理,采取定向培育措施才能实现。其二,按照森林不同培育目标,采用相应的集约经营措施,是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重要标志。其三,开展森林经营是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我国林业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只有通过对森林开展科学的经营管理,才能尽快缩小与世界林业发展水平的差距,促进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开展森林经营工作对林业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巨大。一是按照分类经营要求,积极对公益林及商品林采取相应的培育措施,可促进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的建立。二是通过开展森林经营工作,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三是开展森林经营,可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一、邻水县森林经营工作现状

(一)森林资源现状。邻水县幅员面积191931公顷,其中,林业用地77493.1公顷,占幅员总面积的40.4%;非林业用地114437.9公顷,占幅员总面积的59.6%。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68512.6公顷,占林业用面积的88.4%;疏林地736.4公顷,占1%;灌木林地7060.6公顷,占9.1%;未成林造林地953.5公顷,占1.2%;苗圃地1公顷;无林地229公顷,占0.3%。森林覆被率(含四旁资源)38.6%。全县生态公益林面积41147公顷,其中,国有15193.2公顷,集体与个人25953.8公顷。全县活立木总蓄积324.7万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283.3万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87.25%;疏林地蓄积1.2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9.5万立方米;四旁树蓄积30.7万立方米;大径竹21.82万株,杂竹40.5万吨。

(二)森林经营现状

近年来,我县充分发挥了国有林场在林业生产工作的示范带头作用,坚持全民办林业,大力开展森林经营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对新造地全面开展幼林抚育,促进了幼林尽早地郁闭。二是对人工商品用材林进行抚育间伐,不仅调节了林分密度,改善了林分卫生状况,促进了林木生长,而且也为国有林场及林农(或业主)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三是对低产低效林进行有计划的改造,从而改善了树种结构、提升了林分质量、提高了林地-2- 生产力、最大限度提高了森林的三大效益。四是对商品经济林进行整形、修剪及水肥管理,促进了经济林向“高产、高效、优质”发展。五是对竹林进行合理择伐,对部分低效白夹竹林进行综合抚育改造,实现了生态、经济“双赢”。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以建设森林邻水为抓手,培育和扩大森林资源 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决定,切实加快森林邻水建设步伐,争创“省级绿化模范县”,不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我县2009年启动实施了建设森林邻水五大工程,即城市森林工程、农村森林工程、通道森林工程、水系森林工程、种苗基地工程。迄今共造林28万余亩;低产低效林改造9万余亩;封山育林20万余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二)强化管理,规范森林经营行为 1.加强森林营造工作管理,提高培育成效

森林营造是森林经营最基础的工作,影响着森林培育成效及以后形成森林的质量。我县十分重视森林营造工作,强化管理措施,抓好森林培育工作。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多种方式培育森林资源。根据林地立地条件和现有植被状况,坚持“宜封则封,宜补则补,宜飞则飞,宜造则造”的原则,合理采取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人工植苗造林等方式营造森林,不搞单一的培育方式,

-3- 森林培育的时间及质量大大提高。二是严格执行技术标准。我县近年森林营造工作严格执行了《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2001系列标准、《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0

4、《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标准》川Q790-199

5、《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等技术标准,规范了营造林工作的行为。三是合理布局,把生态环境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良性互动。通过工程建设,我县先后建设了一批生态经济产地基地,如笋材兼用竹基地、花椒基地、山苍子基地等。四是搞好检查验收。营林工程建设任务完成后,由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组织技术人员按照国家验收标准逐块全面自查验收,达不到验收标准的限期整改。

2.搞好森林抚育试点,带动森林经营水平的提高 2009年至2010年,上级分两批共下达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建设任务2.4万亩。我县抓住机遇,以此作为推动提高森林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认真组织实施,根据不同林分状况、森林经营类型、培育目标等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建设成为森林经营的示范样板区,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科学开展森林经探索营总结了宝贵经验。

3.加强采伐管理,确保培育与利用的有机结合

我县认真执行了上级有关规定,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强化管理,不仅保证了森林经营质量,而且也生产了部分木(竹)材支-4- 援地方建设,给国有林场及林农(或业主)带来了经济效益。在实施采伐过程中,按照《四川省林木采伐管理办法》要求,严把“五关”:第一,凡采伐面积超过0.1公顷以上必须凭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的采伐作业设计书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零星林木采伐必须凭乡镇林业站工作人员现场每木检尺原始记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把好设计关。第二,凡符合林木采伐条件的,由林主按要求填写《四川省林木采伐申请报告书》,所辖社、村、林业站、乡镇人民政府签署意见,并提交林权证等相关资料,经分管领导审批后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把好审批关。第三,严格采伐限额和采伐类型发放采伐许可证,把好发证关。第四,实施采伐作业时落实专人现场监采,把好监采关。第五,采伐作业结束后,由林业局组织对每个伐块作业质量进行验收,把好验收关。通过实行伐前公示拨交,现场采伐管理,伐后验收并公示等,从而规范了采伐行为。

(三)搞好区划,奠定森林分类经营基础

按照《四川省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操作细则》和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要求,我县于2008年11月完成了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区划界定结果是:全县林地面积71756.4公顷,区划为重点公益林面积41147公顷,占全县林地面积的57.34%;区划商品林面积30609.4公顷,占全县林地面积的42.66%。全县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为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奠定了基础,为上级制定林业

-5- 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对指导我县合理开展森林经营工作的具有重要意义。

(四)积极开展科学试验,大力推广科技成果

为了搞好森林经营工作,提高森林培育成效,我县开展了《白夹竹低效林改造试验》、《松材线虫根除技术研究》,协助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完成了《四川省引种优良笋用丛生笋与适应性区划项目》、《秦巴山绿色食品——笋用竹科技示范项目》、《国家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山苍子产业化技术集成与应用》、《珍贵树种人工培育试验》等科研项目,部分项目已通过相关部门组织的验收。同时,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取得了明显效果。近年来,我县推广实施的科技项目有:一是《白夹竹低效林改造项目》,对白夹竹低效林通过实施砍除枯梢竹、断梢竹、小竹、弱竹、病虫竹、部分老竹以生长过密的竹及杂灌、藤蔓等措施,改善竹林光照条件、卫生条件,立竹度及植被结构,使林相整齐,促进发笋数量和质量。二是《山苍子人工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成片发展山苍子5000余亩;三是《优良笋材兼用竹种植推广示范项目》,共在城南、甘坝等乡镇成片发展优质笋材两用竹6000余亩。

三、森林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森林分类经营未能很好实施。主要是重点公益林经营相对粗放,除了保护和有害生物防治外,几乎没有实施其它营林-6- 技术措施。主要原因是政策不配套,上级没有制定出森林分类经营的相关政策及实施方案。

(二)幼龄林透光抚育普遍跟不上,林分密度大。近年来,我县实施的幼龄林实施透光抚育的量还跟不上应采取相应营林措施的幼林面积,造成部分森林林分密度较大,林木分化严重,影响森林正常生长发育,主要原因有:一是幼林抚育没有资金投入,虽然2009至2010年国家下达了2.4万亩森林抚育补贴试点任务,但也只是限于在国有林场(经营所)经营范围内实施,林农(或业主)资金筹集困难。二是任何抚育砍伐胸径5cm以上林木都要纳入采伐限额,而我县在采伐的5-8cm林木几乎没有利用价值的情况下,国有林场或林农(或业主)都不愿开展透光抚育作业。

(三)森林经营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重点公益林经营工作滞后。目前,上级对森林经营投入较少,特别是重点公益林,在没有资金投入又不能采伐利用的情况下,无法开展森林经营工作。主要原因是:森林经营工作量大,开展森林经营资金投入大,特别是重点公益林,国家没有下达森林经营措施年度计划,又无资金投入,开展森林经营工作无政策和资金支持。

(四)森林经营科技含量低。一是森林经营措施单一,我县目前主要开展的是人工商品林抚育间伐,而实施透光抚育、生态抚育、低效林改造等营林措施的森林面积较少。二是森林经营工

-7- 作仍沿袭传统的生产工艺,技术落后,工作效率差,经营成本高。

(五)森林经营基础设施落后。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森林经营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建设,如营林道路、排灌设施、防火隔离带建设等十分落后,不能满足开展正常的森林经营活动需求。

四、建议

(一)国有林以国有林场为单位、其他集体林组织或非公有制经营主体以县为单位编制详细的森林经营实施方案,将森林经营措施及资金投入分年度、分类型落实到小班,将营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投资计划、分项目、分年度、分类型落实到具体的建设地段。

(二)加大对森林经营工作的政策扶持力度。根据森林分类区划和森林经营实施方案,分重点公益林、商品林下达年度营林工作项目、面积及投资计划,使营林工作开展有政策保障。

(三)国家应尽快制定森林分类经营实施办法。对重点公益林实行全面管护,并严格按《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规定技术措施适时开展森林经营工作,其管护经费及开展森林经营所需经费全部由国家投入。商品林则完全市场经济要求组织经营管理,国家对商品林的幼林抚育、透光抚育及营林基础设施建设也应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四)加强森林经营适用技术研究。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要-8- 结合生产实际,研究森林营造、经营的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改变传统落后的技术手段,提升林业生产力水平,从而提高森林培育质量。

(五)加强森林经营信息技术建设。一是将森林分类区划及森林经营方案所制定的营林措施的小班信息录入微机。二是对开展经营活动的小班分年度登记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项目、间隔年度、经营效果、现状及下一次经营措施建议等。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建立数字林业,提升森林经营管理水平。

-9-

京东商城经营现状的问题及建议对策

银行支行经营现状、工作措施及建议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建议

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少先队工作现状问题及建议

农村低保现状问题及建议对策

我国投资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公务用车管理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措施

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问题及保护对策

《邻水县森林经营的现状、问题及建议.doc》
邻水县森林经营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