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培训

2020-03-03 13:56: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安全培训目的:

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提升企业安全生产形象,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保护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和健康,保障公司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保证公司总体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安全教育的基本原则

1、提高公司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熟练地掌握安全生产技能,自觉地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防止伤亡事故,减少职业危害,保障安全生产。

2、使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在安全生产中应负的责任,熟悉和掌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预防事故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什么是安全?

A.不可接受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B.基本达到法律法规要求 C.多年来一直没有发生事故

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指在安全的条件下安全地进行生产使参与生产的人和物都安全。 (1)实现安全生产。生产的结果是安全的。 (2)安全地生产。生产的过程是安全的。 (3)生产安全化。生产的条件是安全的。

二、什么是事故

事故是指人们(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有目的行动过程中,由不安全的动作或不安全的状态引起的、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愿相反而未预料的意外情况,使人遭受伤亡(包括急性中毒事故),致使人的行动暂时中断或永久性的中断,或者造成财产损毁的事件。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是由人和机器设备、作业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不论其中哪一方面出现失误和失控状态,都能导致事故发生。

不安全动作,就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

不安全状态,是指能导致事故发生,具有潜在危险的物质条件,以及事故发生时的致害物或有害环境。为预防和消除事故,要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和排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生产设备、劳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三、事故的特征:

一、事故的因果性

二、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三、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

四、引发事故的四个基本要素: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C、物的不安全状态。

D、管理缺陷。

五、安全管理的涵义:

为什么管,是指进行管理的原因和必要性。

谁管,是指管理的主体、管理的责任人。

管什么,是指管理的对象,被管理的客体。

怎么管,是指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管到怎样,是指管理的目标与要求。 安全生产管理坚持以人为本。

一、安全管理的性质:

安全管理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确定工作范围和有意识的活动,有其特殊的自然属性。了解这些特性,可以更好地掌握安全管理的规律和方法,以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从安全管理活动的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机制来看,安全管理具备以下基本性质:

1、人为性

2、效益性

3、强制性

4、长期性

5、科学性

6、预防性

7、专业性

8、群众性

9、社会性

二、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正确理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安全生产管理是保障生产经营安全进行的客观要求。

1、生产存在危险,生产必须安全。

2、安全为了生产,安全促进生产。

3、安全与生产统一。

三、常用安全标志:

禁止乘人 禁止用水灭火 当心火灾

紧急出口 当心腐蚀 禁止通行 禁止合闸 必须戴防毒面具 禁止启动 等

四、安全生产方针、含义: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

安全第一的涵义:

(1)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第一 (2)危险识别第一

(3)生产条件安全化第一

(4)劳动者的安全教育第一和安全操作第一 (5)生产的安全保障第一 (6)安全是评价的第一标准 预防为主的涵义:

(1)预防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工作,

预防对避免事故的发生起主要作用。 (2)事故的预防,首先是防止事故的发生,

其次是当发生事故时,要防止事故扩大。

预防包括:完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物的不安全状态;

通过教育提高人的安全素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

加强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防止管理缺陷;

落实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防止事故扩大。

五、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率为0; 人为责任的重大设备事故率为0; 误操作事故率为0; 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0;

对社会构成重大影响的环境污染事故为0; 隐患整改率达100%以上。

六、安全生产通则:

一、“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我公司职工必须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法制观念,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律、法规、条例等规定;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禁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二、新员工和调换工种的人员,未经三级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准参加生产操作,操作工人必须持有安全(技术)作业证。电气、起重、运输、锅炉、焊接(切割)、受压容器等特殊工种均应经专业培训和技术考试合格,才能准许独立操作。

三、严禁在生产区内吸烟;在非固定火区内动火、动焊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

四、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女工必须戴防护帽,不准将发辨露出帽外,不准穿裙子、不准穿中、高跟鞋。有被传动机械绞辗伤害的作业,不准戴手套,不准带小孩和亲属朋友进入工作场所,不准穿拖鞋、短裤,不准赤脚、赤膊、敞衣,不准戴围贴等工作,上班前不准饮酒。

五、工作中应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准擅自离岗、串岗;不准擅自把工作交给他人,不准打闹、逗笑、睡觉、打牌和做与本职无关的事,不准站在砂轮正前方进行磨削;一切机械设备、锅炉、压力容器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六、凡二人以上共同作业时,其中应指定一人负责安全。凡进入容器内工作,应办理许可证,并必须有二人以上在外监护。

七、一切危险作业必须设置安全围栏或明显标志,夜间作业场地应设置足够的照明,深夜加班必须安排二人以上一起工作;凡在有毒区域内工作,必须佩戴防毒面具,并有人监护。

八、严禁任何人攀登吊运中的物件或在吊装物下通过或停留,各种起重工具必须符合安全要求,正确使用,专人保管,定期检查。

九、高空作业,交叉作业或进入有可能被物体打击的场所,必须戴安全帽。凡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严禁向下乱抛物件,工具必须装入工具袋。搭架、架板必须坚实、牢固。

十、操作工必须熟悉本岗位设备性能和工艺流程。严格执行工艺指标,未经领导批准不从事工种以外的设备操作。

十一、凡检修机械、电气设备时,必须挂停电警示牌。停电牌应谁挂谁取,非工作人员严禁合闸。

十二、一切电气设备和线路,未经证实无电前,不准随便架设电源线。特殊情况需要接时,必须经电气负责人批准,并限期拆除。使用手动电动工具必须绝缘可靠,操作时应戴绝缘手套,电灯电压不超过12伏。

十三、高、低压配电室等一切要害岗位,非岗位操作人员(生产指挥人员除外),未经批准,严禁入内。

十四、各种消防器材,防毒器材不准随意动用;发生事故必须及时处理,逐级报告相关部门,按事故“四不放过”(事故经过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不查清不放过,事故防范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对待。凡发生重大事故,应立即抢救、保护现场、报告公司领导。

十五、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一旦发生事故,可据具体情况分级启动公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十六、违反本规定,按公司管理制度进行处罚。

七、安全术语:

1、四不放过(事故处理)

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

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

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

2、三定(隐患整改)

定解决事故隐患措施、

定解决隐患日期

定解决隐患的负责人。

3、三不准

个人能解决的,不准推到班组;

班组能解决的,不准推到车间、科室;

车间、科室能解决的,不准推到公司。

4、五同时(安全生产)

指在计划、部署、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部署、检查、总结与 评比安全工作。

5、三不伤害原则

一不伤害自己,二不伤害别人,三不被别人伤害

八、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是对全厂职工实行安全生产教育的方式,其产要方法和内容是:

1、入厂教育。对新入厂工人在分配到车间或工作岗位之前,由厂的安全部门进行初步的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本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文件,企业内不安全点的介绍,一般的安全技术知识等。

2、车间教育。新工人从厂部分配到车间后,再由车间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本车间的劳动规则和应该重视的安全问题,车间内危险地区、有毒有害作业的情况和安全事项,本车间安全生产情况,以及安全生产的好、坏典型事例。

3、班组教育。新工人进入工作岗位以前的教育,一般采用“以老带新”或“师徒包教包学”的方法。教育内容包括本工段、本办组、本岗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工作性质、职责范围,新工人从事岗位操作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各种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设备的性能、作用,个人防护用品和管理等。 十

五、哪些属于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移动、通电或漏电等,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记、警告信号、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奔跑作业,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机器超速运转,手伸进冲压模,工件坚固不牢,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拆除了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堵塞,作用失效,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4、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冒险进入涵洞,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灌或井中,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冒进信号,超速上下车,易燃易爆场合明火,私自搭乘矿车,在绞车道行走,未及时观望。

5、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拦、汽车挡板、吊车吊钩):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调整、焊接、清扫等,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6、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作用:未戴呼吸护具,未佩戴安全带。

7、不安全装束:在有旋转零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操纵带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

第二部分

主要危险物质的性质、危害特性、事故应急处理

氢气的性质

 中文名:氢,氢气

 英文名 : hydrogen

 分子式: H2

相对分子质量:2.01 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 爆炸极限:4.0﹪ --74.2﹪

 主要用途:用于合成氨和甲醛等,石油精制,有机物氢化及火箭燃料

氢气的危害特性

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

和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带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应急处理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消防处理: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氯化氢的性质

 中文名:氯化氢

英文名 :hydrogen chloride

 分子式: HCl,相对分子质量: 36.46

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主要用途:制染料、香料、药物、各种氯化物及腐蚀抑制剂。

氯化氢的危害特性

 溶液(盐酸)有强烈腐蚀性,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过量吸入可致急性中毒。

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急性中毒:出现头痛、头昏、恶心、眼痛、咳嗽、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重者发生肺炎、肺水肿、肺不张。眼角膜可见溃疡或混浊。皮肤直接接触可出现大量粟粒样红色小丘疹而呈潮红痛热。慢性影响:长期较高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胃肠功能障碍及牙齿酸蚀症。

应急处理

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氨水或其它稀碱液中和。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 消防处理:本品不燃,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与其它物品接触引起火灾时,消防人员须穿戴全身防护服,关闭火场中钢瓶的阀门,减弱火势,并用水喷淋保护去关闭阀门的人员。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硝酸的性质

 中文名:硝酸

英文名:nitric acid  分子式:HNO3

相对分子质量: 63.01

 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级 一级≥98.2%; 二级≥97.2%。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

 主要用途:用途极广。主要用于化肥、染料、国防、炸药、冶金、医药等工业。 硝酸的危害特性

 强氧化剂。能与多种物质如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松节油等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引起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色烟雾。具有强腐蚀性。

 健康危害:其蒸气有刺激作用,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呛咳,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以及窒息。皮肤接触引起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应急处理

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 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氢氟酸的性质

 中文名:氢氟酸

英文名:hydrofluoric acid  分子式:HF

相对分子质量: 20.01  主要成分:含量: 高浓度 55.0%; 低浓度 40%。

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商品为40%的水溶液。

 主要用途:用作分析试剂、高纯氟化物的制备、玻璃蚀刻及电镀表面处理等。

氢氟酸的危害特性

 本品不燃,但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而引起爆炸。遇H发泡剂立即燃烧。腐蚀性极强。

 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本品灼伤疼痛剧烈。眼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角膜穿孔。接触其蒸气,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等。慢性影响: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嗅觉减退。可有牙齿酸蚀症。骨骼X线异常与工业性氟病少见。

应急处理

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消防处理:本品不燃,但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而引起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氟化氢。

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氢氧化钠的危害特性

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氢氧化钠的应急处理  液体烧碱泄漏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燃烧性: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 与其他物质含圣火灾时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第三部分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ABC干粉灭火器的使用

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器设备火灾(即A、B、C类火灾)。

1、右手握着压把,左手托着灭火器底部,轻轻的取下灭火器。

2、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

3、除掉铅封

4、站在距火源2米的地方,左手拿着喇叭,右手用力压下压把

5、对着火焰根部喷射,并不断推前,直至把火焰扑灭

2、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主要适用于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火灾,还可扑救仪器仪表、图书档案、工艺器和低压电器设备等的初起火灾。

注:不可灭含碳类的固体火灾。

3、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主要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本灭火器移动方便,操作简单,灭火效果好

1、把干粉车拉或推到现场

2、右手抓着喷粉枪,左手顺势展开喷粉胶管,直至平直,不能弯曲或者打圈

3、除掉铅封,拔掉保险销

4、用手使劲按下供气阀门

5、左手把持喷粉枪管托,右手把持枪把用手指扳动喷粉开关,对准火焰喷射,不断靠前左右摆动喷粉枪,把干粉笼罩住燃烧区,直至把火扑灭为止。

4、消火栓的使用

主要适用于扑救可燃气体和可燃固火灾。不适用于电气设备与液体火灾的扑救。

1、打开消火栓取出水带并展开

2、一人负责将消防水带与水枪接好

3、另一人负责将消防水带与水枪接好

4、接水带完毕后,开水灭火

5、为增加消防栓灭火时出水压力,打开阀门后按下箱内的消防栓水泵启动按扭,则水泵房内水泵会立即启动加压 公司规定:

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灭火器、消防栓,非火警情况,不得启动火灾报警器,不得堵塞消防通道、安全出口,不得破坏任何消防设施!

安全知识培训

安全知识培训

安全知识培训

电梯安全知识培训

防火安全知识培训

班组安全知识培训

危险品安全知识培训

高速公路安全知识培训

安全知识培训主持词

安全知识培训心得体会

《安全知识培训.doc》
安全知识培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