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要点学习摘记

2020-03-02 13:42:5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课程标准要点学习摘记

一、阶段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建议

1、负数:

在本单元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负数的产生是生活的需要,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由于刚过完春节,学生都有些压岁钱,可以请学生汇报压岁钱的收入与支出情况,并要求他们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这样使学生体会到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计数的需要;要帮助学生理解正号负号的含义,与加号减号区别理解,避免产生正数前面的正号、负数前面的负号等不科学的表述;在数的大小比较中,借助数轴,引导观察数轴上数的排列,总结数的大小比较规律。

2、圆柱与圆锥:

1、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在教学中,我希望学生能掌握几何体之间的联系并能根据需要相互的转化,在本单元教学中,以圆柱的认识为本单元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找准知识的生长点。

2、加强动手操作,渗透转化思想。如《圆柱的侧面积》教学,设计动手实验:用剪刀将圆柱体学具的侧面剪开能得到什么图形?让他们任意剪,学生有的沿高剪开得到长方形,有的斜着剪开得到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干脆撕开得到不规则图形,而无论怎样剪,都能利用割补法转化成长方形,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而学生在动手中发现还是沿高剪开最方便,这又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最优化,达到开放性教学的目的。

3、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如:将书本卷成圆柱形,体会圆柱的特征;把圆柱形的萝卜切割拼成近似的长方体,探究圆柱的体积计算。

3、比例:

1、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课本主题图中呈现四幅国旗图,学生算出各面国旗长宽比均为3:2,向学生说明:为维护国旗的尊严,我国制定了《国旗法》,规定国旗长宽比为3:2,在不同场合,国旗的大小可能不同,但它们的形状是一样的。国旗是庄严而神圣的,教育学生要热爱国旗。使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体现出数学学科的特色。

2、阅读数学文本,培养自学能力。以“趣”激读,就是激发学生读数学的兴趣,我翻阅资料精选与所学内容有关的数学趣题、数学图案或数学小故事呈献给学生,让学生在科学家的奇思妙想、执著追求、审美赏析中感受到心灵的撞击,体验知识带来的乐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阅读欲;以“动”带读,就是边读边让学生做一做、画一画、写一写;以“议”促读,就是组织学生读读议议,对知识的内容展开思考、讨论、辩论,达到内化知识、深化知识的目的;以“比”引读,就是通过比较知识的联系与差别而把知识内化掌握的一种读书方法。如《反比例的意义》教学中,我先和孩子们复习正比例意义,正比例关系式,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本,在读中对比、思考反比例与正比例的异同,理解反比例的意义与特征。最后组织讨论长方形的长、宽、面积三个量的关系,巩固正反比例的意义。

浮选重选要点摘记

浮选重选要点摘记

魏书生讲座要点摘记1214

学习《班主任兵法》摘记

摘记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要点

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学习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学习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课程标准要点学习摘记.doc》
课程标准要点学习摘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