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2020-03-01 18:34:3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研究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标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关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好地解决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人智力、德行、感情、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要求学生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倡导人文精神,强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重,是教育现代化的中心内容,也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要求。

“人文主义”是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综合构建起来的涵盖人的价值、尊严、情趣、意志、道德、态度、人性等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准则,它以实现完整人性为基础,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标。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它注重对善与美的理解,引导人们求真、从善、爱美,使人能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对初中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而且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当前,西方实用主义思潮大行其道,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人文精神日渐失落,是国内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

是人文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提倡人文精神,强调人文教育,是历史课程和社会科课程的共同的理念和目标。历史教育的本质——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标,旨在培养具有完整的“三观”、具有崇高的理想、具有独立的人格、具有终极人文关怀精神的新人类。这样的人应该是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是历史的而不是眼前的、是社会的而不是集团的、是革命的而不是逆命的、是全人类的而不是个人的。

具体言之,可以分四个步骤实施。

1、人文素养的提高。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对历史(概念和术语)、对历史的研究过程、对历史发展的社会影响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养成实证、独立、探索、创新的历史精神和信念,以及解释、预见、认知、审美的价值取向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2、人文素养的改善。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关系形成一种全面、理性的认识,尊重他人,关照后人,公平对待社会的全新的文明观。

3、人文关怀的培养。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重视人的地位、命运、价值与尊严,改善人的情感生活,完善人的道德理想,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形成悲天悯人的品格。

4、人文理想的树立。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求实、尚理、爱美的精神情操;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崇善抑恶、昭明废幽的追求;热爱和追求真理;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理想;注重社会责任、关心国家社稷;重视群体和谐;推崇精忠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希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一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符合和谐社会、符合现代化建设、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人文教育之路。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人文素养具体包括哪些层面?这个问题怕是很难回答清楚。但至少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1、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譬如欣赏一幅绘画,能够明确的给出作者是谁、创作年代、用了哪些手法等问题的答案,算是有深厚的人文知识。若是能品味出作者创作时的心情以及这幅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便是人文素养,而每个人从中体会出来的情感跟个人的境界有关系,自然是不会相同的。

2、不能用逻辑的理性的思维获得结论。所以一切的科学及其结论都不是人文素养,顶多算是基础的人文知识。譬如某一古代陶器上面刻着一些古老的花纹,类似人类的原始舞蹈,历史学家通过严密的考证得出这些舞蹈是原始人在狩猎的过程中形成的,这样的结论算不得是人文素养。

3、人文素养是学科知识包含在人文关怀中的内化。譬如环保主义就是自然科学包含在人文关怀中的内化,人们通过自然科学认识到了人类生存与自然可持续之间的关系,并对这种关系恶化带来的结果表示悲观。再如,信仰是人类对自身前途理想化设计的内化,道德是社会规则的内化。

4、人文素养可以外现为情感的气质化。人文素养的气质化主要是在深厚的人文知识基础上产生了某种对其他人或全人类的人文关怀并溢于言表的过程。譬如“谦恭”、“忠诚”、“无私”等等,再如布鲁诺面对火刑、文天祥走上法场的那种胸怀坦荡、无所畏惧。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初中生,研究的范围在历史教育内,研究的内容涉及三个方面:初中生的信仰教育、道德教育及“天人合一”观。

1、信仰教育

(1)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中学生的信仰现状,摸清楚所谓青

少年”信仰危机”在初中生中的具体表现,并做好问卷的分析报告。

(2)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社会和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信仰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和直接原因,可以用论文的形式来展现。

(3)探讨历史教育与信仰形成之间的关系。历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确立某种信仰,同时,在确立了信仰之后,信仰又能反过来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历史观,从而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历史(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

(4)深刻认识到信仰在个人成长及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选择共产主义为信仰的缘由以及在中国历史上书写的华章,对当代青少年有何触动。可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课程上得到体现。

2、道德教育

(1)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中学生的道德现状,并做好问卷的分析报告。

(2)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道德问题产生的症结所在,区分主次,并做一个相关的主题论文。

(3)探讨历史教育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在现阶段是否还具有生命力,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观念的可行性有多高,传统的道德观念中要做哪些保留和删节,如何评论历史人物的道德和功绩,道德和事业孰重孰轻,如何看待历史人物的道德榜样作用(正面或负面)„„这些命题都要加以研究,并以论文的形式加以总结。

3、“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观是人文素养中相对比较高端的哲学命题,是人文知识和自然知识综合起来进行内化的结果,研究对象初步了解历史常识的学生。过去的“天人合一”观被披上了唯心主义、专制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外衣,使其在几千年间被曲解。在当代国学大师——特别是钱穆和季羡林两位先生——的重新诠释下,“天人合一”被赋予了新的过去一直被掩盖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包含了对人性与物性辩证关系的思考、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思考、对人与人辩证关系的思考、对社会规则与自然规则辩证关系的思考、对人类行为与人类前途辩证关系的思考,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宏观地探究天道、人心、宇宙、人类等永恒的命题。

四、理论假设、研究方法及原则

1、理论假设

课题主要根据新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把教育的对象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统一起来,以求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渗透在历史教学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知识与素养一个都不能少。从而拓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与情操,从根本上改变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为新课题改革及素质教育尽一份微薄之力。

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这一课题的研究,以求探讨一种适合学校实际、适合新课改培养目标、素质教育及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需要的教育教学模式;架构具有我校特色的历史教学模式,促进教师转化自我教学,进而更好的营造一个充满人性化、

活力化、热情化、主动学习化、人文化的校园环境;培育初中生的人文素养,并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将素养落实落实到行动,做一个文明的人、文化的人。

2、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经验总结法。

(3)行动研究法。

3、课题研究原则

(1)实践性原则

(2)现实性原则

(3)主体活动原则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课题可行性论证,调查、理论学习。

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全面实施研究方案,分分层次实施,每学期形成阶段性成果,撰写论文,进行案例分析,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大量的研究活动,组织专题活动。

第三阶段:深化、总结、结题阶段,整理研究成果,做好结题工作。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学生有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家庭出生,有利于研究结论的全面、公正、客观。

2、学校领导对教师科研工作极其重视。

3、对于本类课题,国内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可供参考借鉴。

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教学与人文素养

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语文诗词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

论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论人文素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论文

中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青年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探索.doc》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