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持续质量改进

2020-03-02 08:59:5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持续质量改进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永恒的主题和工作目标,医院感染控制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关系到医院人群健康,特别是住院病人康复的重要问题。医院内感染率的高低不仅反映医院医疗护理质量,而且影响医院声誉,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与负担。在医院这个特殊场所内,病原体繁多,病人抵抗力下降情况下。

如何做好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 首先:

建立健全组织、配备合格人员 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落实制度及措施

开展必要的监测/检测(如,耐药菌检测) 重点科室及重点部位感染管理 加强人员的培训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自我评价与持续质量改进

其次是做好“三二一”策略防控医院感染

“三点着力”抓好纲

1、抓好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科”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眼睛,它必须洞察一切隐患、苗头。要配备高素质的人才,感控人员不能像坐“机关”那样守株待兔,必须频繁深入临床一线,实施“盯人、盯事、盯现象、盯流程、盯科室”的“五盯战术”,去发现问题、指导防范及实施控制。

2、抓好消毒供应室工作。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右拳,其职责是确保医疗器材、物品“一菌不染”,对其管理绝对是强硬的100%无菌合格率。如果有“差之毫厘”的马虎,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3、抓好临床微生物室工作。临床微生物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左拳,由于其承担日常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监测、培养和药敏实验及监测多重耐药细菌等情况,其整个过程就是实验室本身的生物安全管理过程,必须严格进行控制。

“二部协奏”抓落实

“二部协奏”是指医务部、护理部协调有效的工作。医院的临床工作从功能上是由医政管理和护理管理两条线贯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就悬挂在这两条主线上,所有的措施和理念、政策、措施、规程等的落实都存在于医政管理和护理管理中。如医务、护理两部门强调核心制度、操作规范的落实,“三基三严”的提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等,都是院感控制的放大和延伸。因此,“二部门协奏”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必然要求。

“一线把握”有效防范

临床一线是医院感染管理最终的靶对象,既是医院感管理的起点,也是终点。管理需监控有方、干预得当,同时需要教育、培训一线医务人员,不断要求医务人员自律,提高自我防控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暴发。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注重环节质量控制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梯队院感染科和医务科、护理部组织人员形成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小组。从各临床科室选择医生、护上各1名,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成科室感染质量控制小组,形成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休系。制定各级管理组织职责和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作用。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注重培训及考核,由医务科、护理部组织,医院感染办公室负责,将医院感染知识作为医护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安全观念。对全院普遍存在的预防感染问题,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小组统一规定流程细节,并对岗位责任化。各科主任、护长,利用晨会时间在科室内组织每月学习1次,对科室内新进人员进行人科培训,使其了解并掌握预防医院感染各项操作流程及质量评分标准。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小组不定期对各层次医护人员进行考核。

加强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效果督促科室感染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从2009年开始,制定量化评分标准,不定期检查各科室,每季度1次,保证过程质量,与科室经济挂钩,奖惩分明,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效果。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将检查结果反馈到院感科,并在每季度全院感控小组长会议上对各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对全院的共性问题由质量控制小组统一规范做法,由护士长带领科室人员实施,限期整改,将整改结果反馈给医院感染办公室。专科问题由本科室根据情况及质量控制标准制定相应的消毒隔离工作流程,落实岗位责任制。

加强日常工作的细节管理

严格手的清洁消毒组织全员进行洗手培训,正确掌握六步洗手法。质量控制小组和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不定期到各科室考核各层次医护人员,对考核不合格者扣除所在科室的质量控制分。从2009年起更换洗手液,每一个病房都放置手消液,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动态整改,使采样结果更加快速。无水消毒洗手液”,放置在科室的治疗车或治疗台土,方符合实际情况。对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粘膜的各种管道及医便医务人员使用。

注重环节管理改变原来重消毒轻清洁的理念,加强各科室的清洁卫生工作。除了标准的感染控制措施外,要求科室每天早晚打扫卫生各1次,每周进行1次彻底打扫,病室注意通风。同时加强清洁工人的培训,讲解室内消毒与清洁的关系、清洁工具的分区使用以及自我防护等内容。

改善消毒仪器使用先进的、对人体无伤害的医用空气消毒净化机进行动态空气消毒,尤其是治疗高峰期的空气消毒。一方面保证了室内空气的达标,另一方面减少了对人体的危害。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动态整改,使采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对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粘膜的各种管道及医疗用品把好质量关,严格消毒,不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医院感染病原体及其耐药性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定期对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等进行检查督导,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时反馈和总结,并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与控制措施,并能及时处理。定期汇报有关领导和部门。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反馈表

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方案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及持续改进制度

我院医院感染控制现状分析与持续改进

感染性疾病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九自查医院感染与持续改进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方案及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方案及措施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管理与持续改进自查报告

《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持续质量改进.doc》
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持续质量改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