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管理与持续改进

2020-03-04 01:49: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十二、感染性疾病管理与持续改进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4.12.1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承担本单位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设立疾病预防控制专职部门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规范传染病处理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医源性感染。

4.12.1.1 健全传染病防治与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架构,完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C】

1.有健全的传染病防治与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架构且职责明确。 (1)有传染病防治与医院感染管理职能部门。 (2)有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分诊点。 (3)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4)有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组织。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完善感染管理相关的制度、流程、岗位职责、诊疗规范等。 3.承担本单位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4.承担本单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5.开展相关制度、规范的培训。

【B】符合“C”,并

传染病防治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和感染性疾病科人员知晓并遵守相关制度,履行岗位职责。

【A】符合“B”,并

有职能部门间协调机制和协调流程,共同支持传染病防治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4.12.2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分诊点设置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按照传染病防治有关规定和诊疗规范接诊和治疗传染病患者,不得推诿或者拒绝接诊传染病感染者或传染病患者。成立重点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专家组。

4.12.2.1 根据相关法规要求设置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分诊点,其建筑规范、医疗设备和设施,人员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C】

1.根据相关法规要求设置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分诊点。 (1)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分诊点的设置要相对独立,内部结构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清楚,便于患者就诊,并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2)有感染性疾病患者就诊流程规定并公示。 (3)有各项规章制度与流程、岗位职责,并执行。

(4)承担感染性疾病诊疗的医师具有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能力,具有临床微生物学、抗菌药物应用、传染病学、流行病学等专业知识,接受过内科学训练且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2.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制度、规范的培训。

【B】符合“C”,并

1.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分诊点的建筑规范、医疗设备和设施符合相关规范,有独立服务区域。

2.人员配置、梯队结构合理,满足工作需要。

【A】符合“B”,并

1.负责人具备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任职资格。 2.护士长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任职资格。

4.12.2.2 对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C】

1.有工作人员岗前培训计划,培训内容至少包括:

(1)有关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工作制度。

(2)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预防、诊断、治疗、职业暴露处理和防护等内容。 2.落实培训计划,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不合格人员实行离岗再培训。

【B】符合“C”,并

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有关规定和诊疗规范接诊和治疗传染病患者。

【A】符合“B”,并

根据新颁布或修订的规章规范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再培训。

4.12.2.3 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实行首诊负责制,及时报告疫情,规范接诊和治疗传染病患者,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及有关部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调查、采样与处理以及相关控制传播措施。

【C】

1.落实预检分诊制度。 2.执行“首诊负责制”,按照传染病防治有关规定和诊疗规范,及时报告疫情,规范接诊和治疗传染病患者。

3.有重点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专家组。

【B】符合“C”,并

1.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疾病疫情调查、采样与处理的流程。 2.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有关部门落实控制传染病传播措施。 3.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

【A】符合“B”,并

1.传染病报告及时,感染性疾病管理规范,无因管理问题导致传染病播散。 2.感染性疾病救治人员参与区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援,协助指导各类感染性疾病的救治。

4.12.3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采取标准防护措施,为医务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与防护用品,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废物。

4.12.3.1为医务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与防护用品,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采取标准防护措施。

【C】

1.有根据医务人员在工作时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的规定,防护措施适宜。

2.医务人员使用的消毒与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医用级标准,配置完整、充足,便于医务人员获取和使用。

3.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B】符合“C”,并

1.有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处置流程明确,并组织演练。

2.有职业暴露的完整登记、处置、随访等资料,并根据案例或阶段分析改进职业防护工作。 3.有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定期对落实情况监督检查。

【A】符合“B”,并

1.相关人员对职业防护和职业暴露处置知晓率100%。 2.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追踪与成效评价,有持续改进。

4.12.3.2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规范处理医疗废物。

【C】 1.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制定医院医疗废物(包括污水处理)管理制度与处理规范。 2.各类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符合相关规范。

3.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医疗废物、污水处理人员知晓相关规定并能严格遵照执行。

【B】符合“C”,并

职能部门履行监管,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A】符合“B”,并

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符合规范,监测合格,资料完整,通过环保部门评估。

4.12.4开展对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有专门部门或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并按照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4.12.4.1 有专门部门或专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规范,实行网络直报。

【C】

1.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的制度与流程。 2.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

3.有专门部门及专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 4.有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核对以及奖惩等相关制度并组织培训,相关人员知晓有关规定。 5.传染病报告责任落实到每位医务人员。

6.专职管理人员负责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汇总登记、核对以及监管等工作。

【B】符合“C”,并

1.落实传染病报告责任奖惩制度。

2.传染病网络信息管理符合相关规定,明确疫情查询、使用权限,未经授权不得发布传染病信息。

3.职能部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履行监管,对存在问题与缺陷及时整改。

【A】符合“B”,并

传染病报告登记项目完整,传染病报告率100%,传染病报告及时率100%。

4.12.5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以及有关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做好院内及责任区域内的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4.12.5.1 定期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传染病处置演练。

【C】

1.有全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的计划。

2.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 (1)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操作规范。 (2)传染病流行动态、诊断、治疗、疫情报告、预防。 (3)传染病的处置规范与处置流程。 (4)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

【B】符合“C”,并

根据传染病疫情,适时开展传染病处置演练,根据演练总结改进传染病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A】符合“B”,并

1.传染病防治知识与技能考核合格率达到100%。 2.传染病处置流程知晓率达到100%。

4.12.5.2 开展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咨询。

【C】

1.采用多种形式向公众开展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和咨询。

2.针对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开展预防教育咨询、患者教育和随访。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随访率。

【B】符合“C”,并

1.有完整的教育、咨询资料。

2.有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咨询效果评价。

【A】符合“B”,并

有根据教育效果评价持续改进健康宣传和健康促进。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管理与持续改进自查报告

感染(传染)性疾病管理与持续改进22(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预案)

感染(传染)性疾病管理与持续改进61(传染病报告和登记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方案

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持续质量改进

十九自查医院感染与持续改进

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

康复科管理与持续改进

医学影像管理与持续改进

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

《感染性疾病管理与持续改进.doc》
感染性疾病管理与持续改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