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研究会工作汇报

2020-03-02 03:03: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农村发展研究会发展过程简介及近期活动汇报

农村发展研究会前身农村经济研究会,成立于2001年,是在经贸院团委领导下的学生社团,主要以理论的的学习与研究为主,以我们副院长陈俊国副教授为指导老师。现有在籍会员(大

一、大

二、大三)70人左右,常到会人员30人左右。

从04年至今,我们主要举行了以下学术和实践活动:

1、2004年寒假期间,我社团(原林园学院‚走入乡村组‛成员程雅利、赵戴勋)赴北京参加全国大学生支农培训活动、主讲人之一温铁军。活动结束后,同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社团代表一起组成河南队到河南洛阳市宜阳县参加支农调研活动。

2、2月份,根据社团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经大家平等协商、院团委同意,原经贸学院农村经济研究会和林学园艺学院‚走入乡村组‛整合成立农村发展研究会;经过学校同意,我们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建立合作关系,同时社团发展方向由原来的纯理论研究转变为理论与社会实践并重。

3、3月份,在校环保协会的倡议下,我们与市其他高校社团一道在郑州邙山区进行了义务植树。加强了会员间、本会与其他高校社团的联系、沟通与交流。

4、3月份,在原会长张超的周密安排下,协会实现了平稳过渡。

5、4月中旬,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的倡议下,我们和其他高校一起在学校发起了一场‚爱心传递你我他‛大型募捐活动。在两天的时间里,我们一共募捐到了近千元的衣物、书籍等。募捐物资送到兰考县城关乡后,当地的群众非常的感动,当地政府给我们学院领导发了一封感谢信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6、4月下旬,正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主办的‚全国大学生‘乡村建设高校行’‛的时间。河南区的活动是由河南大学承办的。4月24—25日(周

六、周日)受河大三农发展研究会之邀我们参加了此次培训交流活动。活动期间,我们和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师专等学校以及省外的朋友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对知识分子(包括大学生)如何参与服务‚三农‛的事业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而且在新乡村建设理论方面得到了不小的提高。

7、‚五一‛期间,我们计划到兰考县搞支农服务活动,为把这次的活动做好,我们做了周密的安排,而且为了更高好地为当地村民带去实惠,我们在学校公开招募了有农业科技专业知识方面优势的志愿者。但是由于突发性事件,经团委同意我们放弃了此次活动。

8、5月份,中央下发了粮食直补的通知。借助02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到新郑八千村实践基地实习的机会,我们组织部分会员到新郑市做了短期的调研活动。我们发现,当地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这个政策是了解的,而且是基本满意的。同时,我们对当地的特色大棚生产有了初步认识,并认识到这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也对当地的防护林建设进行了参观。

9、暑假期间,我们响应团中央和校团委的号召,组成‚河南农业大学赴方城实践服务团‛(校百支重点团队之一)到南阳市方城县做‚三下乡‛支农实践服务活动。在近20天的时间里,我们走遍了整个白石咀(9个自然村组成),经过和广大村民的接触,在当地村委和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农村发展研究会与当地村委和村民三方确立了合作共建关系。当地组织为了表示对我们的感谢,给我们赠送了‚情系山村,服务农村‛的锦旗。返校后,我们的队员形成了‚有付出的努力,就有收获的希望——关于南阳市方城县白石咀村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一文。

10、9月份新生开学报到、军训后,我们成功地在桃李园和校本区开展了招新工作,吸纳新会员近50余人。

11、10月20日,我们在桃李园6#活动室召开了我们第一次全体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我们会长马庆伟向大家介绍了我们协会的章程和一些规章制度以及我们在2004上学年的工作总结及下学年的工作计划。副会长张庆凯向大家介绍了我们的近期活动和对会员的具体要求。秘书长王东晓向大家介绍了我们和北京经济改革杂志社合作的一些情况。我们邀请我们的01级优秀学生代表杨选科、03级优秀学生代表周大及原会长张超给我们的新会员就大学生活和学习,特别是英语

四、六级考试的一些情况进行了指导,我们的会员也就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向他们进行了指教。学长的谦虚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令我们的新会员赞叹不已,他们纷纷表示要向他们学习,充实的度过自己美好的大学生涯。

12、10月31日,我们组织大家在校区10#楼前进行了羽毛球比赛。当时一段时间,我们经贸学院进行第16期业余党课培训,时间非常紧。我们抓住了那个宝贵的时机,见缝插针组织了这次活动。我们针对比赛结果,向大家颁发了奖品。那一天是我们的新会员冯娟的生日,我们在活动结束后,向她献上我们衷心的祝福。经过这次的羽毛球比赛,大家增强了了解,增加了友谊,提高了集体意识和荣誉感。

13、根据安排,我们于11月2-3日参加社团部组织的篮球比赛。接到通知后,我们立即有效组织会员进行了训练。11月1日下午,我们统一组织我们的参赛会员在操场附近的篮球场进行了战前训练。我们为保证这次训练的顺利进行,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从机电学院学生会借了小喇叭和鼓,利用塑料瓶子装石子、组织拉拉队等方式制造声势。皇天不负有心人,虽然我们的选手全部来自大一,但我们在比赛中奋力拼搏,取得了‚优秀组织奖‛的优异成绩。

14、11月4日,我们秘书处安排学习实践部召开会议,对我们即将召开的‚全体会员学习讨论会‛进行探索。活动以‚如何减轻农民负担‛为主题,在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发表了不少有见地的见解。

15、11月12日,我们在校区3#303召开了我们由全体会员参加的学术讨论会。这次的活动由学习实践部承办,以‚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为主题。按照安排,我们把到会的会员分为五组。先进行小组内部讨论,确定自己的发言代表和发言内容,然后由发言代表进行组间辩论,之后我们打破小组的限制,让全体会员进行讨论。此次活动气氛非常活跃得到了广大会员的认可。

16、11月19日,我们在桃李园东楼607室进行了我们协会内部的演讲赛。院学生会社团部对我们这次活动大力的支持,委派张志超同学参加了我们的这次活动。我们的这次活动以‚我的大学理想和追求‛为主题,同学们围绕这个主题踊跃发言,畅谈了自己的大学生涯的规划。通过大家的发言,我们发现,我们的同学对自己的生活充满希望;他们没有放松对自己学习的严格要求,表示要一手抓学习,一手抓社会实践活动。为活跃活动气氛,我们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穿插了一些文艺节目。活动结束时,学生会代表张志超对会员发言进行了点评。我们安排张志超、邵静芳、吴明辉三人组成评委会,对会员的发言进行打分。根据打分,我们对前五名进行了物质奖励。

17、05年寒假期间,我们的赵戴勋同学到周口太康县,和来自北京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朋友一起参加支农活动。活动期间,他们在当地克服了许多的困难,建立了老年人协会和妇女协会等群众性组织,以丰富当地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广泛好评。

05年寒假期间,受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的邀请,我们的张庆凯、蒋浩、王道轩到开封市兰考县,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合作社和教育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并于回校后写了‚支农路在何方——大合作,小合作?‛的调研报告。对南马庄村的养殖协会和食用菌协会等有了初步了解,并考虑使其成为我们方城合作共建的一种发展模式。

05年寒假,受白亚丽等大学生支农志愿者的邀请,我们的马庆伟到湖北房县对当地的合作社和以及各种经济、公益协会进行了实地调研,回校后形成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谈我的湖北之行‛一文。

18、3月18日,通过全体会员投票选举,我们产生了新的一届协会负责人。经对前一段工作的总结,根据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对部门分工和职责进行了调整。

19、4月2日至3日,我们分别在桃李园西楼402和校区北四楼进行了河南省各高校三农社团学习交流活动。

不足:制度不规范,纪律不够严明

缺少与领导沟通,组织宣传力度不够 社团发展设想:

1、内部建设: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会员自身素质;

2、外部发展:加强与全国其他各高校三农社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求服务“三农”事业的道路;加强社会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知识,同时把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真正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对4月2-3日河南省内各高校三农社团学习交流活动的说明:

活动举办的目的:共同探讨社团建设问题、支农实践服务活动经验与教训总结,同时加强与省内各高校三农社团的联系,以更好地为农民增收等‚三农‛问题的解决贡献我们大学生的一份微薄之力。

学习交流的主要内容有:1.有关‚三农‛的基本理论。2.全国大学生志愿支农活动的历史: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支农志愿者深入农村;前一时期全国大学生支农、支教和调研状况的总结与经验交流。3.新乡村建设运动的整体介绍:二三十年代梁漱冥先生提出的乡建;当前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乡村建设;我们为什么要搞新乡村建设。4.结合我们全国大学生支农项目点的具体案例——兰考贺村的发展模式,培训我们社团如何支农(结合支农项目点的经验和教训,阐释支农实际中应注意的问题)。

5、社团建设和支农经验交流。

6、如何加强河南区各高校三农社团的学习与交流,如何利用各社团的自身优势更好地为支农实践服务(师大的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河大数次下乡经验、农大的农业科技优势)。

参加这次学习交流活动的成员主要为: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的三农社团代表;

另有支农志愿者代表:上海同济大学严共波,上海师大博士生李勇;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兰考贺村合作共建点村民代表两人,农大农村发展研究会方城县白石咀合作共建点负责人一人。

会后,我们进行了各高校社团的联欢活动,主要内容有:

歌曲:《父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明天会更好》、《今天》、《精终报国》、各高校校歌、〈少年壮志不言愁〉等

戏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女驸马选段〉等 朗诵:〈羊皮卷〉:爱,是人间…… 相声:满汉全席

笛子独奏:〈洪湖水,浪打浪〉、〈两只蝴蝶〉 舞蹈:秧歌舞、街舞各一。

在校园内去工程楼的路上唱的歌曲有:

〈支农队对歌〉部分歌词: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农民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好儿女。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不为名利,直到把祖国万水千山走遍,三个代表旗帜高高飘扬。听,风在呼啸雷声响;听,支农歌声多么嘹亮。同学们整理行装准备出发,同学们奔赴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未来的胜利,向全民族的希望

〈明天会更好〉: 〈幸福在哪里〉: 〈同一首歌〉: 〈黄河大合唱〉: 关于4月3日举办支农学习交流会过程原由的说明及检讨:

3月28日,我们通过网络信息得知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博士为总负责人的‚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将于4月2日至3日(周

六、周日)在郑州市组织实施河南区大学生‚三下乡‛支农培训及学习交流活动,深感激动:作为农大的一名学生,作为农村发展研究会的成员,我们觉得多获得一些有关‚三农‛方面的知识和下乡支农实践的经验,对我们学习专业知识和以后的支农实际工作是有些好的作用的。

3月29,省电台〈沟通无限〉拦目编辑突然找到我们,谈了一些有关大学生支农的看法,特别谈到了白亚丽休学支农的事迹,并说下周二要邀请温铁军老师和白亚丽到演播厅做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并希望我们农村发展研究会组队参加,谈论一下关于大学生利用一课外时间支农的看法。这与我们以前得到的温老师要来郑的信息是相符的。经与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兄弟三农社团负责人讨论协商,考虑到郑州的地理位置优势和我们河南农业大学的农业技术资源优势,随推举我们河南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会承办这次培训及学习交流活动。考虑到我们社团内部学术交流和支农实践服务活动的实际发展状况,和我们学校原有的特色支农活动(专家‚三下乡‛、科技副村长模式、科技点播台等),我们觉得有必要与河南各高校的三农兄弟社团进行学习交流,以利于我们今后的学术探讨和支农实践服务活动。在与天津科技大学的支农队员白亚丽取得联系并经其同意后,我们邀请其来我们农大与河南的三农社团共同探讨支农的经验与心得,以利于我们今后的支农理论学习和支农实践工作,而切郑州位于开封与新乡之间,便于联系。于是我们开始筹备此次活动,并请示了团委的意见;3月30日,在我们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时,白亚丽突然发来消息:因温铁军老师要推迟来郑时间而不能按原计划于周末抵郑,白亚丽的交流位置将由另两名大学生支农志愿者严共拨波和李勇替代。我们立即将此消息告知团委。3月31日,团委表示,可以以社团的名义举办此次学习交流活动。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做了比较详尽的准备工作,然而由于时间紧迫,多有不尽人意之处:我们没有虑及事情的变故,我们没有及时向团委等领导通报我们的活动进程和活动组织形式,我们也没有注意到我们的下乡服务活动的‚志愿者‛标志——‚红领巾‛会引起那么大的消极影响,我们一直把它作为一种进取精神的象征,是对我们支农队员的一种精神支持!这也是对其他高校三农社团及支农志愿者活动经验的借鉴。然而,我们错了,我们忽视了外界对我们的反映。

对于以上种种,作为协会负责人,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此恳请学校有关领导的惩治。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一切均为我一人的组织不力,而对于活动的举办目的和活动内容,我向领导保证:绝对无半点其他不正当的意图:我会的成员之所以选择农村发展研究会而非名字好听的社团,那是因为我们绝大多数来自农村,我们深知我们父母的生活艰辛,我们更愿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我们的家乡做点实事!我们选择农村发展研究会,只有一个目的,更多的关注农村,更好地为农村服务。

望学校有关领导明查。

张庆凯

2005年4月3日晚

注:

为提高我们新会员的理论水平,我们规定,每周要上交至少两篇学习资料,主要是增加在平时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感到意义的东西。这些资料可以是专家有见解的学术观点,可以是世界前沿的有关三农方面的理论知识,也可以是领导的指示批语以及有一定权威的数字等,通过这个活动,我们的会员的理论水平确实得到了提高,这在我们进行的各项活动中都可以得到体现。绝大部分会员在这项活动中表现得非常积极。

在校内举办活动的同时,我们也不忘和校外的联系,特别是和南阳方城服务基地的联系。我们按照协议书的要求,向当地寄发资料。我们不时通过电话或书信的形式和当地负责人取得联系。通过全国大学生支农调研网,我们和省内外的朋友在不同的领域进行探讨交流,北京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也不时对我们的活动进行指导。11月18日,我们在网上召开了一个总结交流会。在这个交流会上,我们就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校内活动的组织以及社团换届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的交流。通过这次的交流会,我们提高了自己的认识,也开拓了我们的视野。

二、我们现在的问题

在社团发展方面,我们现在还有非常多的问题,简单概括如下:

1、在支农活动方面,我们的理论知识非常的欠缺,尤其在新乡村建设方面。我们下乡活

动已经进行了几次了,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调研报告。没有相当的理 论知识做支持,这样的东西很难出来。

2、我们现在的活动还没有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我们是农业学校,我们的支农活动应该

充分利用我们的农业科技优势,但是我们现在并没有把这个资源利用起来。我觉得问题在 于我们没有去努力争取,只是觉得这样做难度大而没有去尝试。

3、我们现在的对外联系工作做的还是不够。现在,我们只有非常少的人在强农论坛上去

交流,就不要说三农网了。我们的社团和别的不一样,我们这样的社团需要不停的和外面 的朋友进行交流。不客气的说,我们在支农活动上还处于初级水平,我们的会员在这方面 的知识储备非常非常的欠缺。这些知识我们的课本上没有,我们周围的朋友基本上没有人 知道,如果要提高的话,我们要怎么做呀?和外面的朋友交流就非常的重要了。我们的交 流不应该是个别人对外的工作,大家都要动起来。

4、费。

这样的资金来源是不可以的,至少现在对我们来说的不可以的。我们现在的一次下乡所需 的钱就把它给报销了,就不要说去别的地方和朋友交流学习了。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从 外联和学校两方面做文章,我觉得这才是我们的选择。

5、工夫。

6、我们在部门设置和负责人安排上还有一些问题。我们现在有这样的问题,什么呢?就

是有一些工作贯彻不下去。问题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是这样的,一个原因是这个决定不 科学,大家有意见。我现在给大家做这样的保证,以后有什么大的决定我至少征求5个人 的意见;而且我觉得大家也应该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要主动说,不要以静制动,这样对社团 的发展不好。

三、以后的工作思路

1、加强新乡村建设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但是部门负责人要熟悉这方面的知识,我们的 全体人员都要掌握它。用理论知识做指引,我们的支农实践活动才可以不迷失方向,在前 进的道路上我们才可以不感到迷惑。我们的学习部要注意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2、调整部门结构和负责人安排,力争实现资源的效应最大化。 我们在05年寒假期间, 和许多高校的朋友进行了不同的交流;我们要参考别人的长处,结合我们自己的特点,进 行我们的部门调整。

3、力争学校及外部力量的支持 我们现在进行的新乡村建设活动,是一项新型的活动 。它的理论是我们的老师基本上妈妈没有接触过的,我觉得他们应该对这些赶兴趣,而且 有许多的高校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行动;我们的外联部也要换个工作的思路,把我们内的 工作做好,让外面的世界了解我们。

4、办出我们自己的特色 我们学校是一个农业院校,这个资源是非常多的朋友 想得到而没有得到的。我们要解放思想,立足自身发展,利用好学校资源,打出我们河南 农业大学这块名牌。

农村发展研究会的朋友们,过去的一年,我们同舟共济,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 上述的成绩;接下来的一年,我们将众志成城,为农村发展研究会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农村发展研究会会长 马庆伟

在社团文化建设方面,我觉得我们现在做的还不够。还好,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了这方

面的工作,但是还不够。我们和别的学校进行比的话,就要在我们的社团文化建设方面下 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资金筹集渠道。我们现在的活动经费,主要来自我们的会

农大农村发展研究会财务管理制度

河南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会理事会报告报告

河南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会暑假社会实践策划书

大学生农村发展研究会招新活动策划书

中学青年教师发展研究会

广东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会

龙州县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工作汇报

北京大学职业发展研究会 (ACDR)

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工作总结

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 推荐书籍

《农村发展研究会工作汇报.doc》
农村发展研究会工作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