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2020-03-02 16:21:5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四年级数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灵武市一小

哈冬花

教材分析:

本课时学习”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内容,让学生从具体的计算中发现两个算式中的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计算结果却相同。通过不断地猜测验证,从一般现象上升到普通现象,从而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从而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接着让学生尝试用字母来表示这样两个规律;最后让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规律。这样的安排不但让学生经历了规律的发现过程,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的顺利过渡,让学生在对旧知的计算练习中自觉地观察发现算式的特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表达自己的发现,教师只要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适度的启发和点拨,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解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过程,认识运算律丰富的现实背景,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用途,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观察、猜想、计算、验证、联想、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渗透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引导——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比较,充分地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手段,让学生各抒己见。学法 用“猜想——验证”的方法进行学习。通过自主观察、比较,引导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数学世界真是奥妙无穷,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来探索数学运算中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规律吧!

二、合作探究新知

1、直接出示书中例子:仔细观察上面的式题,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 (1)、让学生一组一组观察: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为什么可以把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

(2)、引导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仿写一个算式,然后全班交流仿写的算式,说说这样写是怎么想的。

(3)、再观察淘气和笑笑写的、同学写的、自己写的算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让学生用语言来归纳总结规律。

总结:在加法里,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在乘法里,交换乘数的的位置,积不变。

2、同学们,你能用生活中的实例解释你的发现吗?

(1)从电影院到学校的距离和从学校到电影院的距离是一样的。

(2)横着看,每排6把,有5排;竖着看,每列5把,有6列。实际上都是一样的。

(3)不写算式,你能找到生活中的事例吗?

3、a,b表示两个数,你能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吗?想一想,认一认。 (1)加法交换律:a+b=b+a。 (2)乘法交换律:a×b=b×a。

4、你能用今天的知识解释下面的计算道理吗?

三、巩固练习

1、结合屏幕上的图片,说明等式为什么成立。(书51页练一练第一题) 让学生先读懂信息,再讲一讲。

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填一填。

45+76=( )+45

45×102=102×( ) 28+13=( )+( )

296×200=( )×( ) ( )+( )=( )=( )

( )×( )=( )×( )

3、计算下列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918+395= 35×27= 鼓励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4、下面的等式符合乘法交换律吗?为什么? 46×50=5×460

90×20=30×60 让学生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5、减法和除法也满足交换律吗?举例试一试。 让学生自己举例,然后说说自己发现的结论。

6、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使下面的计算变得简便。 341+683+59

20×37×50

四、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doc》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