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其书如见其人关于人格教育的读后感

2020-03-02 23:36:4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读其书如见其人

——对学友贾馥茗教授论著读后感

贾馥茗教授,是我1946—1948年北京师大教育系的同班学友,1949年赴台湾,在台湾师大毕业后,开始从教,后赴美国留学,获博士学位。1964年返台,在台师大教科所任教,直至逝世执教约60年,培养的学生遍布台湾各地,在各级各类学校任教,成为“教师的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上世纪80年代,贾君作为五南出版社赴大陆的领队,我们又在北京师大相遇,尔后即不断联系,并时有书信及著述互赠。贾君所著,除《教育大辞书》(12卷)赠北京师大图书馆外,其余专著,大都先后寄我,约有十数本之多,成一家言。

2008年5月,趁涂元玲博士赴台访学之机,托为向贾君带去我的近著《历史经验与教育改革》一书及书信一封。孰料在涂博士6日抵台,7日晨贾君竟魂归西天。捎去信和书,只好作为祭礼,献君灵前,不胜悲恸之至!

江苏教育出版社,为加快两岸学术交流,出版了贾君主要教育论著,嘱余撰写书评,余慨然应允。但不是书评,而是简介,是对亡友的纪念。

现仅就《人格教育学》、《教育伦理学》、《教育认识论》、《教育学方法论》四书,串联起来写点读后感,为纪念贾君和增进两岸学术交流尽点绵薄之力。

贾君认为教育就是要“教人成人”。教育应当包括哪些方面呢?她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为什么要教?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所有教育问题,盖不出这四者之外。她的《人格教育学》、《教育伦理学》、《教育认识论》、《教育方法论》,就是对上述四个方面的进一步阐发和具体说明。

《人格教育学》,明确地提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教人成人”,回答了她提出“为什么要教”的问题。正如在本书的“自序”中所说的“教育的‘基本意义’,不在于‘升官发财’,而在于‘人的品质’。人的品质表现在行为和作为上。”也就是说“人也需要在‘自然人’(生物性的人)以外,为自己另加一份‘文采’,即人的品质。”“教人具备人的品质即是要使‘人而有格’,即是‘培养人格’。如果这个目的实现了,则人类的前途和人所生存的宇宙,都会出现人所想望的一面。”培养人格,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也是实现教育本质的核心问题。在《教育人格学》中,从人的禀赋到人的后天作用,从人的经验、意识到人的自我认定,从人格的价值到人格教育的实施等,都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完成这些工作,就是教育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任务,也就是贾君所倡导的“教育是成己成人的志业”。

为实现“教育成人”的崇高目标,《教育伦理学》、《教育认识论》两书,具体而详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教育伦理学》,是实现培养人格的重要举措。正如贾君在本书的“序言”中所陈述的:“经过多年思考,先是草成《教育的本质》,期为教育奠定‘形上基础’;后撰成《教育认识论》,以为‘实际认识’教育作指引;继而凑成此书,用作提升人的品质的刍言。非敢徒作妄言,实是有见于居万物之灵的人类,应自我珍惜,自我提升,负起‘参天地造化的任务’。”并指出当今之世,“‘行为’不合‘中道’者也在所可见,遂使道德伦理在人的表现上,较之‘知识’之获得,瞠乎其后”。为此,她大声疾呼伦理教育的建设和实施的重要和必要性。在《教育伦理学》一书中,对道德伦理从概念到实施作了系统的论述,总结了中外有关这一问题的观念和理论,研讨了当前社会中令人担忧的问题,结合西方的经验和中国的传统论述

了实施的原则和方法,并根据不同教育对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理论,有实际,对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教育认识论》一书中,作者进一步探讨了教育的本质问题,而且提出了两个重大问题:一是提出了教育学的实用学科的特点,认为这是“教育学命定的物质和特征”;但同时指出不能忽视对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在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上作了很好的阐明。二是论述了“知”与“行”的关系,指出对提高人的品格及行为的指导“又离不开知”,“知”与“行”很难截然划分开。(见序言)这种理论与实际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是教育研究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在《教育认识论》一书中,对认识官能的感知作用和心理作用,认识教育的基础知识,教材的认识与运用,教学方法及应用,教育环境与功能,教育研究的要点等,都做了具体的阐明。最后以“教育通观”作结,概述了人生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起到了高屋建瓴的作用。

《教育方法论》,虽不是贾君的专著,但确是在她的思想和设计下所汇集众弟子的成品,并为该书写了“序言”。本书企图通过对西方的教育流派的不同哲学观和方法论来探讨教育中的基本问题,以求得对诸多问题的解答。

贾君对中国的古典文化有着深厚的修养,对西方的现代文化又有着广泛的了解,但她总是谦恭地对待别人,广求友声。回想在她给我第一次寄书时,并附有一封短信:“黄济学长:这本书只是一得之愚,希望能由您的法眼鉴定,看看会不会贻笑大方,并请惠正。贾馥茗二月十七日。”其谦恭若是!她对学生,也是既严格要求,又不自以为是。在她的教学中,是启发、指点、探讨,而不是独断、强制、唯我是从。

贾君的道德文章,都堪为后学树范。为了继承她的这份遗产,我不揣浅陋,拉拉杂杂地讲了上面的所感,当否?已无法听到贾君的臧否,只好由读者去品评了。

《人格教育》读后感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读后感

中小学人格教育读后感

《名师人格教育》读后感

读儿童人格教育心得体会

读红书读后感

读红书读后感

于丹人格教育读后感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读《儿童的人格教育》感想

《读其书如见其人关于人格教育的读后感.doc》
读其书如见其人关于人格教育的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