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2020-03-02 16:13: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永昌县第三小学 樊仲生

教学目标:

1.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工程问题的特征,解题思路及解题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这类应用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和题目特点,掌握分析、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二、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解答下面应用题(口答):

(1修一条120米的公路,3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2)修一条120米的公路,平均每天修30米,多少天才能修完? 教师提问:上面这两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用到的数量关系分别是什么?

(3)修一条公路,每天修全长的 1/6 ,几天可以修完?

(4)修一条公路,8天修完,平均每天修这条公路的几分之几?

小结: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

2.导入新课:上面这几道题研究的都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

1 作时间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工程问题。(板书课题)

三、新课教学。

1.导语:为了建设新农村,各地都在进行乡村公路的建设。小坝村也准备新修一条公路。

2.出示例题。

小坝村准备新修一条公路。两个工程队,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要15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才能修完?

3.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学生读题,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要求合修的时间,需要知道什么? 公路的总长度没有告诉,怎么办?

教师启发学生:能不能假设知道这条路有多长呢?可以假设这条路全长是多少千米?

(3)假设这条公路长30千米。应该怎样解答? A.甲队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 B.乙队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 C.两队合修,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 D.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 (4)还可以假设这条路长多少千米?

(5)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结果都相同。即不管工作总量怎样变化,只要单独工作的时间不变,合修的工作时间就不会改变。

2 也就是说,只要单独工作的时间不变,合修的时间与工作总量的多少没有关系。)

(6)引导学生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一般方法解决问题。 A.甲队平均每天修这条路的几分之几? B.乙队平均每天修这条路的几分之几? C.两队合修,平均每天修这条路的几分之几?

D.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 (7)小结工程问题的特点:工作问题有什么特点? 1.工作总量不告诉具体的数,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 “1”。 2.谁几天完成,谁的工作效率就是几分之一。即工效=1/工作时间。

(8)小结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合作时间=工作总量÷工效和 工效和=工作总量÷合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效和X合作时间 (9)回顾与反思。

上面的解答方法正确吗?我们可以进行检验。引导学生进行检验。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本P43页做一做题目。 2.完成课本练习九第8题。 3.完成课本练习九第7题。

3 小结:这是一道行程问题,它与工程问题相比,类型不同,数量关系不同,但解题原理却是相同的。

五、课堂达标。

六、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1.课本第45页第6题;

2.阅读课本第45页“你知道吗”内容。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工程问题》的教学设计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君)

工程问题应用题教学设计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周镇江)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和反思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魏华

六年上册《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doc》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