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2020-03-03 01:11: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懂得将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工作时间的倒数看作工作效率从而计算得出工作时间的道理;

2、通过看书自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键点:数量关系和用分率思考

教法:组织学生活动,了解用分率思考的方法;用思考题引导学生自学和帮助学生概括自学过程中的关键

学法:在实践中感悟用分率思考的道理,看书理解用分率思考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预习:做准备题;理解:例6中每步求出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求?

二、检查预习情况:(3分钟)

修一条路,甲队单独修,用7天可以修完;乙队单独修,用9天可以修完。甲队每天修这条路的(

)——怎么想的?把什么看成单位1?每天完成多少工作任务表现了这个队工作是快是慢,因此1/8是甲队的工作效率简称工效。乙队的工效是多少?甲、乙两队同时修,每天修这条路的(

)。1/8是甲队的工效,1/9是乙队的工效,1/8+1/9可以称做什么呢?——概括:把全部工程看作单位1可以把工作时间转化为工效,进一步可以求出工效和。

二、求工作时间的两种方法及关系式(5分钟)

1、板书课题:工程问题;如果老师这支粉笔可以写100个字,写这几个字用去了它的几分之几?把什么看成单位1?

2、请同学们写20个“工”字;1秒钟喊停;板书:写完5个;完成了任务的几分之几(1/4)?板书:单位1和1/4;看到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老师补充问题:完成任务的3/4需要几秒钟?

3、概括方法: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三、自学课本(5分钟)

准备题和例6都是求工作时间的,只不过我们是单独完成任务,例6是两台拖拉机在合作,请自学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分析准备题的综合算式,说说哪些表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把条件中的“60吨”改成“45吨”求出工作时间,你有什么发现?你有什么猜想?

2、(教学时:既然60吨、45吨„„例6干脆不告诉工作总量。我们想的是什么办法呢?)例6中的综合算式中单位1表示什么?括号里算出的是什么?

3、写出方程解法的等量关系式。

四、检查自学情况并概括工程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10分钟)

1、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适时指导

2、概括:例6中工作总量题目没有给出,只告诉完成时间这一具体的量,我们把总量看作单位1,看单位1里包含有几个“工效和”就能求出合作的时间。这种问题我们都可以用刚才的方法解决。当然,我们也可以用1表示一堆煤、一块布、一段路程等,这样就可以用刚才的思路解决问题了。

五、练习

1、P86面第2题

2、只列式不计算

一批布,做上装可以做20件,如果做裤子可以做30条。这批布可以做几套衣服?

从甲站到乙站,快车要行6小时,慢车要行9小时。两车同时从两站对开,几小时相遇?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工程问题》的教学设计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君)

工程问题应用题教学设计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周镇江)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和反思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魏华

六年上册《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doc》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