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认同教育

2020-03-02 02:11: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09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强调:“做好民族工作,在新形势下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对维护和发展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广泛、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有效防范和坚决打击民族分裂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接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对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修改)

认同,“原为心理学术语,指一种情感的移入过程。现也扩大指认可、接受、赞同。(于根元主编 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4 P741-742)”深入开展“四个认同”的教育,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四个认同”主要是指强化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四个认同”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总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具体体现,是民族团结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民族院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必须明确“四个认同”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这样,才能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一、强化对祖国认同的教育。在“四个认同”的教育中,强化对祖国认同的教育是最根本的。强化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教育,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个民族的共同努力和奋斗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各个民族只有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使祖国繁荣富强,才能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祖国不仅是指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形成的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的系统,而且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民族在内的社会共同体及其意识形态。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族人民既是本民族的成员,也是中华民族的成员。强化对祖国认同的教育,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从本质上说,爱国主义指的是国家和民族成员对于祖国和民族的热爱和忠诚,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国家民族利益的价值认同和对本民族其他成员的依恋和关怀。”(P77 中华民族精神概论 李宗桂 等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7)几百年来,爱国主义始终是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强化对祖国认同的教育,还必须引导学生认清“三股势力”,旗帜鲜明地反对“三股势力”。历史告诉我们,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家兴旺发达、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反之,民族分裂和*,则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深重灾难。“三股势力”主要是指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宗教极端主义势力和暴力恐怖主义势力。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这种势力往往与国际反华势力想勾结,策划、组织暴力恐怖活动,对祖国的统

一、边疆的稳定造成严重危害。我们与“三股势力”作斗争,是维护祖国统一的各族人民与分裂祖国、分裂民族的政治势力的斗争,而不是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斗争,更不是信仰宗教与否的斗争。我们与“三股势力”的斗争,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维护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因此,我们要通过强化对祖国认同的教育,教育学生旗帜鲜明地反对“三股势力”,反对民族分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二、强化对中华民族认同的教育。强化对中华民族认同的教育,就是要使全各族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中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发展,每一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迄今为止,经过民族识别并被中央确认的民族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所以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我们的五十六个兄弟民族都是长期共同生活在一个统一的国家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成员,中华民族是一体的。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教育,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使学生理解“三个离不开”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1990年,江泽民在视察新疆时指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三个离不开”思想,精辟地概括了我国56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结成的休戚与共、互帮互助的紧密联系,体现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正如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8月2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所强调的:“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始终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三、强化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教育。强化学生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使学生们明白,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世界的中华文化,各个民族都为创造和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化,不仅陶冶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而且培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所在,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不仅是各国保持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必须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维护好自己的文化疆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四、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教育。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教育,就是教育和引导学生知道,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终于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发展,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使其得以进一步发展;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继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向前进,坚持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回顾过去,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我们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人民生活水平才得以提高。当今世界,尽管国际风云变幻莫测,但社会主义中国依然向前发展和进步,不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我们一定要教育学生认清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奋斗。

四个认同”教育讲座

四个认同

四个认同

四个认同

四个认同

“四个认同”心得体会

“四个认同”学习材料

四个认同2

四个认同总结

四个认同总结

《四个认同教育.doc》
四个认同教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