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师 感受经典

2020-03-03 15:41:5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走进名师

感受经典

非常有幸前往广州,参加《第九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有幸走进了名师课堂,零距离地与最前沿的教育理念接轨。三天的学习中,众多的名师和教授让我们一线教师领略了语文教学的无穷魅力。

吴永军教授的报告《谈谈语文教学的“语文味”》,让我们对语文教学的“语文味”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特别是让我们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语言训练,却容易忽视对学生进行有深度的思维能力训练”这个问题,帮助我们认识到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张文娟老师执教的《掌声》一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张老师抓住几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交流,如:学生初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儿写到了掌声?生再读课文找找文中掌声前的英子是怎样的?掌声后的英子又是怎样的?同学们为什么要把热烈而持久的掌声送给英子?课堂上张老师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他把课堂留给了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足够的空间去展示,在文中的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华师附小的学生很出彩,三年级的学生严谨的语言表达,个性化的朗读,开阔的思维视角无不让在座的老师惊叹。孩子们的精彩表现是张老师长期积累的收获。

来自台湾的小语教育学会理事长赵镜中和福州市教育学院特级教师林莘 以《鲸》为契机,同课异构,展现了知识性说明文的教学理念及特色。《鲸》是一篇说明文,具有科学性、严谨性、通俗性的特点,林老师处理文本比较精细,面面俱到的分析,细碎的指导,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整个课堂欢笑不断,在佩服林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的同时,也让我们产生了一些疑惑:说明文本身是充满理性的,林老师的这堂课让理性变得感性,我们的课堂能让我们置文本而不顾吗?赵镜中老师的《鲸》虽然自嘲“生冷切割”,但是让我们看到的是更高层次的思维训练以及思考习惯的培养,这也与吴永军教授阐述的语文的“工具性”不谋而合。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欠缺的就是理性的思考和思维的训练。 自称布衣、草根的平民教育专家薛瑞平,一身朴素的打扮往台上一坐,亲切得像邻家大姐。薛老师的很多话都折射出他对读书、对语文教学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名言佳句、实践案例随口拈来,把素读经典这一话题演绎得通俗易懂,听了她的讲座《做一个朗读者》,参会老师由衷的感叹:“做薛老师的学生真快乐真幸福!”薛老师说阅读是篝火,是太阳,把野的心拉回青青草地。我们的孩子并不缺乏阅读,缺乏的是经典阅读;我们的孩子并不缺乏自主阅读,缺乏的是对自主阅读的关注和指导;我们的孩子并不缺乏令好的阅读氛围,缺乏的是分享阅读的平台。薛老师的报告让我意识到:作为语文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用阅读来守望孩子的心灵家园,引导孩子们体味语言的醇厚,我愿领着我的学生亲近母语,做好儿童阅读路上的点灯人,做一个儿童阅读推广人,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浸满墨香的幸福童年。

精彩的课堂已落下帷幕,值得回味的东西太多了,还有更多的精彩,我拙劣之笔真的是无法一一言尽。回头看来,真是一次愉快的丰收之旅,精神之旅。我要把大师们的艺术风格植于心中,汲取营养,渗透与教学中,把自己的教学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走进窦桂梅 感受名师魅力

走进名师课堂,感受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

1走进名师课堂 感受大师风采

走进名师课堂,感受课改气息

走进名师学习体会

走进名师课堂

走进名师讲堂

走进名师课堂

走进语文主题学习课堂 感受名师智慧

感受名师魅力

《走进名师 感受经典.doc》
走进名师  感受经典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