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研讨班发言

2020-03-03 22:06: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吹响新号角 投入新战斗

——参加全省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专题研讨班学习体会

中共XX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XXX

根据安排,今年6月19日至27日我参加了全省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专题研讨班学习,赴江苏南京、常州、苏州、昆山等地重点考察了该省组织系统的一些特色工作,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集中学习了上海及周边地区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新经验和新做法,获益匪浅,感触颇深。

——有感于江苏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大力度。近年来,江苏在干部选拔任用、管理考核等环节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无论是南京、昆山,还是常州干部人事制度都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公开择优、能力培训这些举措为能干事的人提供了发挥才能的好机会;另一方面,对干部政绩考核的要求越来越全面。江苏省在加快建立公开、民主、竞争、择优的干部选任机制方面措施得力,成效明显。一是完善和推广公开选拔、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等改革举措。从“伯乐相马”到“赛场选马”,“公推公选”、“公推直选”从2006年起将江苏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向深入,给干部任用引入了更多的阳光。在总结全省“公推直选”23个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江苏省进一步积累经验、完善办法,结合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全面推行公推直选,

公开选拔干部的广度、深度大大拓宽。二是结合新一轮党委、政府换届,对领导班子进行整体谋划、超前考虑,增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前瞻性、科学性。与此同时,还大力实施“百千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程”,全面提升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执政能力,使市县党政主要领导、省市涉外经济管理部门和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都具有出国出境培训的经历。三是建立省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考评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江苏省依据4大类18项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实绩进行更加全面科学、客观公正的考核与评价。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把手中的权力“下放”到群众手中,展现了江苏组织系统突破思想束缚、超越自我的勇气和开明开放的信心。

——有感于上海基层组织建设的好形势。上海市委大力开展以“构建区域性大党建格局”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党建试点工作,坚持以“全覆盖、凝聚力、组织化”为目标,积极探索社区党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生机勃勃、活力四射。主要有三大看点:一是社区、两新组织党建实现全覆盖。以创新精神推进上海基层党的建设,以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为核心,鼓励不同类型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社团创造具有个性特点的结构形式,设置面向社会的开放型组织,使流动党员随处有“家”,使“两新”组织建起党组织。依托社区,创造了“支部建在楼宇”、“支部建在工业园区”、“支部建在商业街”、“支部建在专业市场”等多种组织模式来达到覆盖的目的。二是“凝

聚力工程”得以大力实施。主要是建立“三大体系”,即关心党员的服务体系、满足群众的工作体系、推进社区发展的管理体系。三是基层党建物质支撑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上海市为了把党建工作做好,构筑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体系,从经费投入到人员配置,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服务都花了很大气力。主要是专门拿出高额的经费和宽阔的场所,建立了200多个党员服务中心,解决了流动党员的接纳和两新组织开展活动的问题,在市级层面招聘了400多名专职党建工作者,为社区和两新组织党建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了专职队伍,又有了党员服务中心这个载体,上海的党建工作无疑如虎添翼,基层党建得到了有力保障。

——有感于XX与省外市(区)差距的重压力。8天的学习培训参观,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我由衷地感受到江苏、上海两地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尤其是两地改革开放、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成效明显。体会难免偏颇,但管窥之见或许更透彻、更实事求是。认真地思考,仔细地对比,觉得上海、江苏改革创新的力度很大,亮点很多,在某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尽管这些年XX围绕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大力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成效也比较明显,但离省外市(区)的差距还很大,我感到压力很大,肩上的担子很重,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根据学习感受,结合本地实际,我对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有几点想法:

一、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必须体现解放思想的要求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创新是解放思想的产物。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不断地改革创新。在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上,更要推进思想解放,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各种不适应、不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

一是工作理念要更具有开放性。不解决思想观念问题,改革创新无从谈起。要坚决打破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中存在的封闭、保守、唯上等一些传统的旧观念和沉闷空气,树立开放、民主、创新的观念,为组织工作注入清新的思想活力。

二是工作领域要更具有拓展性。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特殊时期,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不同类别、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的设置、结构和隶属关系,不断拓展工作领域。要适应农村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将党的建设必须由地域分块延伸到产业分类,按照“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思路,积极延伸党建工作触角,依托龙头企业、产业板块、中介协会,在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上设立党组织。要适应产权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将企业党的建设由国有领域延伸到非公领域,按照“有党员就要有组织”的要求,根据非公经济领域党员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探索“独立建、联合建、挂靠建、属地建”等党组织组建模式,构建“属地管理为主、行业或协会管理为辅”的管理体系和立体式、全覆盖的党组织网络。要适应城镇化进程发生深刻变化,将城镇党的建设由单位延伸到社区,通过“街巷支部”、

“楼栋支部”、“市场支部”,把党建工作渗透到居民院落、楼栋和商贸市场。

三是工作方式要更具有科学性。当前组织工作处在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组织工作对象、内容变了,工作的方式和手段也应当与时俱进,随之而变。我们应当适应这个动态过程,变传统管理为近距离服务,用现代科技手段取代传统落后手段,由缺少抓手向丰富载体转变,以方式的科学创新推动组织工作的整体创新。

四是工作机制要更具有灵活性。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只会束缚组织工作的发展。国家批准建立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本身就是一个要求打破旧体制旧机制的信号。组织工作要抓住机遇,向旧体制旧机制开刀,先破后立,边破边立,确保党员能管更能用,干部能上更能下,人才能出更能进,促进党员素质的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结构优化,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

二、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必须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组织工作也必须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

1、注重服务全局。坚持从大局出发,始终为大局服务,是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因此,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必须进一步明确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选干部、配班子、聚人才。既要着眼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又要着眼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加强干部培养锻炼,如选派一批干部外出挂职。

2、注重基层基础。我们要改革创新,并不是要抛弃这些最基本的东西,相反要更加注重基础,注重长远,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要注重从一些工作需要、基层期盼、条件具备的基本问题抓起,切实为组织工作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物质保障。如活动阵地、工作环境、工作经费等。二是抓好党员队伍这一基础工程。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基础工程。现在,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严重老化;非公领域党员覆盖面过低,很多企业一名党员也没有;加上大量农村青年外流,企业员工入党意愿低,给发展党员工作带来了很大难题。因此,在发展党员上怎么优化结构,怎么向基层一线倾斜,向非公领域倾斜,向年轻对象倾斜,大胆地把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先进分子及时地吸纳进党内,这是一个需要创新和探索的课题。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党组织如何主动去接近每一名发展对象,而不是“等客上门”,不是等他们向组织靠拢,不是只注意那些主动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都需要我们研究与探索。三是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如加强激励保障机制、干部来源及后备力量建设等。

3、注重城乡统筹。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发展,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具有重大意义。要坚持把城乡党建统筹发展作为重要方向,积极在推进城乡党建统筹发展上积极探索。一是

统筹城乡干部交流问题。长期以来,受干部能上不能下体制的影响,城乡干部交流难度较大。怎么打破城乡干部交流壁垒,形成来自工农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我们把基层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基础阵地,在干部城乡互动的成长轨道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立了“新录用公务员分配到镇办锻炼、从基层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市直部门、从市直部门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镇办领导班子”的干部成长轨道。二是建立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问题。这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基层党的建设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创造积累的成功经验,采取机关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和村级党组织对口帮扶、结对共建等多种形式,实现城乡之间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三是建立城乡党员一体化管理机制问题。这一问题还面临很大的难度,效果不是很好,需要进一步探索。

4、注重以人为本。坚持把实现人的发展作为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服务作为关键,全方位地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一是要集聚培养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集聚培养人才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组织部门在人才工作中承担着牵头抓总的重要职责,责任重大。但怎么解放思想,把握人才工作规律,创新人才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基层人才工作突破,对基层特别是县市一级还需要大量地探索。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对湖北来说是一次难得的

重大发展机遇,对城市圈内的城市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组织工作如何为抓住这个发展机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根据XX具体实际,人才工作重点应放在农村实用人才、非公企业人才上,一方面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开展“高级专家垄上行”活动,实施选派科技副镇长挂职活动,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主动抢抓推圈机遇,以产业对接促进人才对流,全面加快人才一体化进程。二是要加强党内关爱。激励出活力,关怀出动力,帮扶提高凝聚力。要坚持激励、关怀、帮扶三者的有机统一,把政治上的关怀放在首位,不断增强党员的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以生活上的帮扶为重点,切实保障和维护好党员的切身利益,切实做好帮扶困难党员工作,努力营造团结、统

一、平等、和谐的党内环境。三是要切实关注民生。要把民生理念贯彻到组织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努力探索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党建途径。要努力探索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党建途径,探索体现民生要求的党建内容和方法,着力在“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的实践中惠及于民。比如在干部的选拔培养上,要着力把党员干部的执政思路和理念积极与民生对接,建立“以民生为重”的考核体系,把解决民生问题的效果作为干部考核的核心指标,把一批群众观念较强、切实关注民生的干部优先选进班子,全力培养关注民生、重视民生的执政主体。

三、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必须体现扩大民主的要求

做好新时期的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必须进一步扩大民主,体现扩大民主的要求。从组织工作全局上,应该由注重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向促进党内民主和谐转变;从党员队伍建设上,由注重发挥党员作用向既发挥党员作用又尊重和保护党员民主权利转变;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由考核干部凭印象向民主评议、民主考核为主转变。

1、适应扩大民主要求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党内民主建设是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的重要条件。从思想认识的层面看:扩大党内民主是我们党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从组织部门的职能定位看:扩大党内民主是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价值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党员民主素质教育,增强广大党员的“党员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建立党内情况通报反馈制度、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制度、党员投诉查处回复等制度,实行民主决策和党代表常任制,切实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党员民主权利。

2、坚持扩大民主思路探索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要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积极探索扩大基层民主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了基层党组织“说事”制度、“议事恳谈会”制度等做法,推进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我市陈场镇率先尝试在各村设立村务理事会和村务监事会,每个村民小组推举一名理事会成员,每村监事会由村民公选的3-5人组成,“两会”实行任期制,与村委会平行

同届。“两会”成员都是群众公认的政治素质强、政策水平高,且热心公益事业干预仗义执言的村民,他们专门负责对村内日常事务尤其是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管。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们是“敢管干部的民间干部,肯帮群众的优秀群众”。这个制度我们将继续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条件成熟后在全市推广。

3、坚持扩大民主取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科学选人用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保证。要进一步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把群众有序参与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要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任办法,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在市直单位和镇办机关普遍推行竞争上岗、定期组织公开选拔,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进一步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改进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加强经常性考核,建立市直部门、镇办和市直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轮流年度考察制度。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任期制、辞职和罢免制度,充分运用降职、免职等手段加大不称职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处置力度,疏通干部“下”的渠道。

四、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必须体现“两个满意”的要求

组织部门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为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服务是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让各级党组织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是组织工作的根本目标。为了掌握社会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前不久我们在全市开展了“组织工作满意度、选人用人公信度、组工干部形象认可度”调查活动。结果显示,社会上对组织工作总体评价和各方面评价满意度还比较高,但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各级党组织和群众对组织工作提出了很多紧迫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体现“两个满意”的要求,必须做到:

1、以狠刹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为突破口,抓好突出问题的整改。重点针对调查反映的有关问题,分门别类制定整改措施,分解工作责任,排定时间表,狠抓整改落实,促进工作提高。要着力解决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如“三级联创”的深化,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整治,特别是“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许官送官、跑风漏气”和“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等不正之风的整治,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以及加强基层干部人文关怀等。切实加大市直机关党建工作力度,将“三级联创”向市直机关推进,深化“两改一加强”活动,不断提升党组织和党员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加大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与农村、社区、企业结对共建力度,尽快形成机关、农村、社区、非公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坚持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的方针,以“讲党性、重

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严格落实自身建设一系列具体要求,引导组工干部在锤炼党性上带头、在解放思想上带头、在科学执行上带头、在真情服务上带头、在端正品行上带头,不断提升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水平。

2、以拓展社会监督平台为重点,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组织工作中来。组织工作要让群众满意,必须首先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组织工作中来。要坚持民主的根本取向,丰富群众参与监督的平台,并逐步由被动接受监督转变为主动公开信息。要本着简便易行、方便群众和有利于监督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内容、性质、要求和对象等,采取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形式和层次予以公开,形成广大党员群众关心、支持、参与组织工作的良性互动机制。要创新干部监督载体,综合运用来信上访、12380举报电话、聘请干部监督员等手段,加强干部监督工作,拓展群众有序参与组织工作的形式和载体。

3、以落实管党责任制为核心,提高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要强化党组织书记管党第一责任人责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观念,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同时,用足够的实践和精力抓好党的建设。同时,要改进方式方法,坚持统筹兼顾,既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搞好科学规划,鼓励基层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党的建

设各个方面工作有效落实。要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抓住党的建设中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抓住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最期待解决、党的建设最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逐步建立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从制度层面进一步提升党的建设水平。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组织工作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组织工作调研文章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组织工作

研讨班座谈会发言

组织工作发言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组织工作

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基层组织工作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组织工作

创新思路研讨班方案

社团负责人研讨班发言提纲

《全省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研讨班发言.doc》
全省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研讨班发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