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宣传材料

2020-03-01 16:15: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丰富校园文化引领内涵发展

——利州区大石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助力内涵发展纪实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一张张可爱的小脸,一颗颗火热的童心,稚嫩的歌声唱出了学习雷锋的誓言。这是大石小学2012年“纪念革命先烈、传承雷锋精神”红歌赛系列活动的一个片段。在之前该校还开展了 “感恩于心、回报于行”演讲比赛、颂歌献给党歌咏比赛、到红星公园祭奠革命先烈、为祖国62周年送祝福等活动。自去年11月启动 “晨读、午写、暮演”活动以来,该校的老师们每天清晨带着孩子们用琅琅书声迎接太阳的升起,用笔在每个中午课前一笔一画书写汉字,用歌舞送别夕阳落山。

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让读好书成为师生生活中的一种习惯,让写好字成为做人的一种追求,让表演成为成长中的一种乐趣”。这是大石小学师生共享读书、写字、表演的美好境界,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是在利州区教育局“内涵发展年”活动的引导下,以“博”为校园文化主题,丰富学校内涵而举办的系列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如今的大石小学已经有了100余年的历史。据《民国县志》记载:“清光绪三十二年”将大石义馆更名为“区立第七初级小学堂”。一九九五年于现址新建大石小学,1997年春峻工投入使用。

1目前,大石小学主要负责大石镇辖区1.5万人的农村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普及任务。学校占地10600㎡,建筑面积6400㎡。现有16个班(含2个学前班),在校学生800余人,教职工81人。

在灾后重建基本结束后,有了宽敞、明亮、标准的教学楼,有了崭新、规范、现代的设备设施,面对党和国教育教育的要求,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应该有怎样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文化氛围、办学效益?应该用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引领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这是摆在大石小学班子成员及全体教师面前的最重要的课题。

他们没有等待、没有迷茫,积极行动。到龙潭示范新村汲取

了二十四孝长廊的设计,到元坝昭化镇初级中学参考了教室布局,到成都草堂小学学习了校园文化的规划布局,到旺苍白水中学感悟了校园绿化环境的打造……在考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确立了以以中山先生倡导的“博”为校园主题文化,以“做博爱之人、修博雅之德、养博大之气、成博学之才”为办学宗旨,以“办广元一流城市化农村小学”为目标,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狠抓行为养成教育,精心打造博爱乡村少年宫,扎实开展留守儿童关爱等工作,以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内涵,学校面貌焕焕然一新。

学习的乐园生活的花园

本着把学校建成“学习的乐园、生活的花园”的目标,大石小学结合四改一加强工程,先后投入资金近200多万元,以“做博爱之人、修博雅之德、养博大之气、成博学之才”为主题对整

个校园环境进行了改造,着力打造优美的校园育人环境。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楼道和走廊,张贴了名人名言和师生书画,创建了优美的寝室文化、教室文化和雅致的校园文化;创新了艺术长廊,打造了童心屋、智慧屋、阳光书吧和教师读吧、师生书画室等。

根据义务教育服务区域内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现状,扎实开展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2007年利州区政府投资40余万元购买了原大石法庭办公楼,改建为学生公寓、建起了“留守儿童”之家。学校安排了专人管理学生公寓,负责孩子们的饮食起居、作业辅导,全天候为孩子们服务。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洗衣机,让孩子们在学校每天都能洗上热水澡,冬天洗衣不再寒冷。建立了贫困学生和留守学生档案,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去年一年共有180余人次享受到国家助学资金、远洋之帆公益基金、红十字会、川铁集团的资助。同时建立了教师与留守学生“一帮一”结对帮扶制度,让所有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为了让孩子们在学校生活得更舒心,区委宣传部投资50余万元(含设备)在大石小学建起了广元市唯一一所“博爱”少年宫,设置了亲情话吧、阅览室、影音播放室、心理咨询室、音乐室、美术室等,免费向孩子们开放,让孩子们课余时间,也能接受优质的艺术教育。每天下午放学后,管理员领着孩子们来到少年宫,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同时,大石镇博爱少年宫节假日期间也对外开放,将节假日因父母忙碌而无暇照顾的孩子们从游戏厅、网吧里拉回来,从而避免了“5+2=0”现象。“博爱”少年宫,已成为孩子们快乐的天堂,放飞梦想的摇篮,艺术之花在校园内绽开。

积极开展课外兴趣活动,开设的项目包括习字、写生、武术、

十字绣、经典诵读……同时,建立了1000余平方米的学生生态农业花卉培育实践园地,充分利用劳动实践基地“博知园”、“博彩园”,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栽种、收割,亲身感受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使他们更加珍惜粮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大石小学狠抓行为养成,夯实德育常规。开设了养成教育课,分年段编写了养成教育校本教材,做到了养成教育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课时、有检测、有检查;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让孩子们在参与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中接受教育、感恩亲情,取得了明显的育人效果。

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经过全体师生的辛勤努力,大石小学后被评为四川省“青年文明号”、广元市文明单位、广元市教师职业技能示范学校、广元市农村远程教育项目示范学校、广元市中小学科技节先进学校、广元市教育科研实验学校、广元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广元市卫生先进单位、广元市教师职业道德示范学校、利州区文明单位、利州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利州区巾帼文明示范岗、利州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近三年学校工作年终考评均荣获一等奖。

近年,大石小学还获得了广元市绿色生态校园、利州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学校、利州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学校、利州区安全工作先进学校、利州区国学诵读比赛二等奖等。全国学

校生活与卫生设施改造经验交流暨现场会、四川省农村学校“四改一加强”现场会、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场会、川东六市关爱留守儿童现场会、利州区教育技术装备现场会先后在学校召开,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回首过去,大石小学成果喜人,教师们的质量意识、竞争意

识、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学校的社会形象全面提升。展望未来,随着大石、荣山片区纳入广元主城区,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以校长为龙头的班子成员将正视学校存在的不足,在提升教师素质、完善办学条件、优化学校布局等方面入手,深入领会清明节成都草堂小学、天涯石小学考察学习所得,将“诗意草堂、微笑天涯”的校园文花建设、学校精细化管理、学生素质教育、班级管理与创新等内容充分借鉴到学校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中去。我们相信,在利州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大石小学全体师生一定会认真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以“办广元一流的城市化农村小学”为目标,自加压力、奋勇争先、无私奉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大力提升办学水平,创造大石小学更加辉煌的明天。(供稿:杨开林13568378394杨光照13981228662)

坚持内涵发展

特色创新 引领内涵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突出发展特色

坚持学校内涵发展走特色强校的道路

加强特色建设 促进内涵发展

强化办学特色 推进内涵发展

打造作文特色,引领内涵发展

内涵发展与特色建设学习体会

坚持核心价值观,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坚持文化兴关注重内涵发展

《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宣传材料.doc》
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宣传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