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作文特色,引领内涵发展

2020-03-03 12:07:5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打造作文特色,引领内涵发展

兴化市实验小学 顾兴国

兴化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里下河地区最具典型意义的水乡。水的灵动、文的浸润,孕育出施耐庵、郑板桥、刘熙载等文化名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兴化文学创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涌现出一批有成就的作家、评论家,如马春阳、毕飞宇、费振钟、王干、顾保孜、庞余亮、刘仁前、顾坚、刘春龙、钱国怀、张学诗、王锐、顾维萍、周飞等四十余位。兴化这一文学现象引起了我国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里下河文学现象”而加以研究。这是一笔文学财富,也是丰厚的教育资源,无论是对于当代的文学创作,还是对于兴化的学生,影响都将是深远的。兴化又是江苏省高中生作文大赛十连胜县市。万丈高楼平地起,城区小学作文教学功不可没。实验小学作文教学有着良好的渊源,在本地有较大影响,历来师生读书氛围浓,因此,舞文弄墨有较浓的氛围和基础,我市省现场作文大赛特等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实小学子占一半以上。实小已经在作文教学方面取得不少成果。历年全市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实小一枝独秀。作为全国小学作文教改实验学校,我们的老师树立了大语文观、大作文观,将“快乐作文”作为学校特色来倾力打造,承担了“快乐作文”实验课题的研究,倡导“快乐生活、快乐体验、快乐作文”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作文特色创建12345机制,奏响了以作文教学为突破口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交响乐。

紧抓一条主线

这条主线就是增强学习的作文意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作文是一种表达,是人的一种需要。因此,我们认为,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

这种意识包括表达意识、真话意识、发表意识、读者意识、应用意识。

我们的学生不是缺乏生活,而是缺少发现;不是缺少体验,而是缺少表达的意识。我们的老师不是缺少智慧,而是缺少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作文的意识。

去年,笔者去了四川考察了一个星期。少了一个管头,学生肯定很开心。课代表发短信询问星期天作业,我给她回了短信:就写一篇作文——语文老师不在的日子。回来后发现,

就连后劲生的作文也写得让人感动。期中考试,我们班爆出了不少冷门,六个一百分,其中有三个平时成绩中下等的学生破天荒地考了100分,而平时有数学王子之称的刘扬只考了89分,一下子滑到了34名。这个话题理所当然成了当天日记的素材。大多数题目是《咱们班的特大新闻(新闻人物)》,也有以《冷门》为题的,写得都很生动。

叶老曾说: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作文也是如此。作文教学要致力于良好的作文习惯的培养:一是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二是多观察、多思考、列提纲、打腹稿的习惯;三是多阅读和积累的习惯;四是多练习多修改讲究写作卫生的习惯。

“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有了良好的作文习惯,作文自然能够学得扎扎实实,循序渐进,习作水平也就能够得到不断提高

建立两个机制

1.建立学科内外,即作文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有机整合的训练机制。“渗透”与“整合”成了作文建设的主题词,“沟通”与“挖掘”成了作文课题研究的主途径。与数学结合,在生活中用数学,丈量、测绘、统计,在作文中写生活;与科学融合,让花鸟虫鱼进入学生的视野,让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品德与社会》携手,参观、调查、采访、实践,获得习作的第一手材料。与音乐、美术融合,听音响作文,剪贴、制作作文等等,沸腾的体育生活以及综合实践活动,那更是作文的源头活水。我们认为作文教学正是实现学科间知识贯通、技能整合的有利契机,不仅可以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素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需做个有心人,你就会拥有写不完的生活素材。

2.建立课堂内外即课内与课外、校内校外整体连动的训练机制。

我们的口号是“课内得法,课外练功”“敞开写作门,拓宽练笔路”,树立大作文观,多管齐下,促进学生作文素养的提高。

课内得法,即从教材规定的作文训练中得法,从阅读课上研读的课文得法;课外练功,一是读写结合课外练笔,二是将习作(主要是日记)纳入学生家庭作业来布置,要求语文老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以课外阅读与课外习作为主,强调正本清源,删繁就简,不做额外试卷不用额外资料,就是练习册也可以不做。目前,写日记是我校学生课外作文的主要形式,学生的日记不受题材、时间、篇幅的限制,抒发真情,放飞思想,精彩纷呈。我们的日记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日记素材统一指定与自由选择相结合。好作文往往是课外写出来的生活作文。展览的学生个人作文专辑,大部分都是学生课外习作。

构建三个序列

一是内容序列:叶老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我们积极推行了生活化作文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热火朝天的校园生活、五彩斑澜的自然生活、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这样的内容序列,让作文“跟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走进”了源头活水的生活。具体做法是以社会为背景,组织学生观察生活,激发灵感;以活动为媒介,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增加阅历;以实践为依托,组织学生体验生活,写自己欲罢不能的事,让生活为作文营造一方沃土,让生活浇灌作文芳草地,用生活的色彩装扮作文,用生活的情感营养作文,力求使学生作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情趣,流淌出生动的生活语言,呈现出向上的生活心态。

二是形式序列:即游戏作文、实验作文、活动作文、素描作文、看图作文、材料作文、想象作文、应用作文、话题作文、交际作文、英语作文等形式。这些作文形式对作文有特别的催化作用。这样的作文做得多了,对作文的兴趣也就有了,更重要的是运用文字的基本功自然而然得到了锻炼,孩子们再也不用害怕作文了。

三是方法序列:即观察的方法、思维的方法、表达的方法等等。没有方法指导的作文训练注定是高耗低效的,因此我们特别重视观察方法、思维方法和表达方法的指导。以观察景物为例,一是多角度地观察,如上看、下看、近看、远看,变换各种角度;二是有顺序地观察,如从前到后,从里到外,或由主到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次序有层次地进行观察;三是动静结合地进行观察,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四是调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其实,观察对象不同,观察方法也不同。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有指导的观察实践才能得以保证。

畅通四个渠道

1.牵手游戏:这里的游戏是个广义的概念,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游戏外,还包括比赛、竞猜、模拟、实验、操作、小品表演等活动。游戏是生活的反映,对作文有特别的催化作用。将游戏的观念引入作文教学,会带来很多好处。课上,做个游戏,素材有了,体验有了,情感有了,倘若这样的游戏作文做得多了,对作文的兴趣也就有了;更重要的是运用文字的基本功自然而然得到了锻炼,孩子们再也不用害怕作文了,再也不用挖空心思搜索枯肠攫取他们认为并不丰富的生活材料了。

2.跟进生活: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令人难忘的事。可是因为我们没有关注生活的习惯,所以很多有价值的事或熟视无睹,或等闲视之,或擦肩而过,难怪学生写起作文来觉得无话可说。其实,学生身边的资源很丰富,如家庭:洗碗大战、约法三章、今天我当家、减肥记事、帮老爸戒烟;社区:市场一瞥、集市小景、遛鸟、较量、我学会了砍价;街

道:红绿灯下、公交车上、算命;学校:热“闹”课堂、三八线、我的同桌我来选、午睡剪影、老师不在的时候、都是恶作剧惹的祸、不白之冤等等

3.走进自然: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并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春风,闻幽幽稻香,摘如雪棉花,钓龙虾,逮小鱼,捉螃蟹,看火烧云,赏水乡的绿色,听花开的声音,观察蚕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目睹蚕儿入眠蜕皮吐丝结茧;春之绿,冬之雪,夏之泳,秋之游.可以说,没有什么比置身于大自然更愉快的事儿了。亲近自然,拥抱自然,领略神奇,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嬉戏,学生就会占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实而丰富的素材,就会收获到许多令人心旷神怡的好文章。

4.驰骋想象: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表达内容。如,奇思妙想:汽车展望、我是一朵云、孙悟空上大学;虚拟人生:20年后再相会、假如我是哈利波特;宇宙天空:星球大战、太空历险;奇异发明:健脑帽、智能鞋;未来世界:未来的学校、未来的服装;克隆人生:复制地球、拷贝老爸;神奇旅行:漫游海底世界、火星探险;童话城堡:神奇的魔镜、马虎国奇遇;故事新编:南郭先生后传、叶公好龙新说;创新世界:太阳辞职、耳朵出走、五指大战„„

加强五个建设

队伍建设:我们特别重视语文教师队伍建设,赠阅贾志敏、于永正、管建刚等作文教学名家有关作文教学的专著,印发作文教学改革前沿的理论文章,走出去观摩名师作文课堂教学,组织作文教学沙龙,围绕作文教学指导、修改、评价等环节展开了热烈而卓有成效的讨论,生发了作文教研的头脑风暴。此外还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让每个教师都会做二十个游戏、实验、魔术、小品,解决无米可炊与有米难炊的问题。一系列活动增强了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方面的内功。

课题建设:我们申报并启动了作文课题研究。一是低年级作文早起步研究,二是童诗导写研究,三是作文教学中“真情独感”写作的探索和实践研究,四是创新作文评改方式研究,五是学科教学与习作训练的整合研究。其中,《学科习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将各科教学巧妙地整合起来,提高了习作教学的效率和各科教学的质量,保障了学科教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此外,我们还将作文课纳入校内“情智杯”我最满意的一节课的评比范围,定期召开作文教学经验交流会,承办市小学作文教学研讨会,规定教师每学期撰写一份作文教学论文,精心设计两份生活作文教案,切实提升了教师作文教学的水平。

教材建设:按不同的序列编印适合校情的作文教材。按内容序列,编订四本生活作文教学设计;按年段序列,整理六本作文教学设计;按形式系列编辑10余本教学设计,如《游戏

作文教学设计》《实验与魔术作文教学设计》《活动作文教学设计》《素描作文教学设计》《话题作文教学设计》《交际作文教学设计》《绘本作文教学设计》等,同时建立课件包和资源库,既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平台,也为日后的作文教学实践提供充分准备,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负担。

阵地建设:那就是班有作文园地、组(年级组)有作文之窗(四个年级分别取名浅荷照水、蓓蕾初绽、雏鹰展翅、墨痕流韵,陈列于三个楼层)、校有“作文之星”佳作展览,营造浓郁的“我爱写作文”氛围,此外还办有“蕴华”儿童诗社、“海池河畔”文学社等,各年级组按月出版校报,学校网站开辟了学生习作专栏,并创办了集成少儿学院文学系,以此为依托的“小主持人班”“故事大王班”“小作家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活动,使作文特色学校的创建走上了快车道。

平台搭建:以“快乐作文月月赛”为重头戏,搭建快乐作文月月赛、实小杯作文竞赛、各类公益性征文竞赛等平台,同时,我们还创办了《小作家》月刊,并为个人和班级编辑作文专辑。我们有这个打算,从目前的四年级起,为每个学生建立作文档案,争取为每个学生或者大多数学生出一本或一本以上个人作文集,让作文集记录与见证他们在实验小学的美好时光和成长足迹。

作文教学特色胜春风,素质教育之花朵朵开。近年来,我校有数千人次学生习作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或发奖,《七彩语文》《少年文艺》等品牌刊物还以专栏报道了我校童诗创作与作文教学的成果。教师有数百人次获全国、省、市作文优秀指导老师奖。上海《少年文艺》授予我校“少年儿童文学创作教学示范基地”。 可以自豪地说,兴化文学现象在实验小学得到传承与弘扬,“快乐生活、快乐体验、快乐作文”的愿景在实验小学成为现实,作文教学催开了水乡璀璨的素质教育之花。

特色创新 引领内涵发展

打造生命文化特色 探索内涵发展之路

打造双语教学特色,以特色引领学校发展

打造学校特色文化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宣传材料

校本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文化引领教育和谐 特色助推内涵提升

注重内涵发展打造教育品牌

加强特色建设 促进内涵发展

强化办学特色 推进内涵发展

《打造作文特色,引领内涵发展.doc》
打造作文特色,引领内涵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