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养廉辩论赛二辩发言稿

2020-03-03 21:27: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尊敬的各位评委,对方辩手,以及各位同学

大家晚上好。

我们今天晚上的辩题是高薪能否养廉。我需要在此处再次强调一下我方观点,高薪可以养廉。我接下来会从三个角度来论证这个问题 1.人性层面

尽管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哲学命题,但现实生活中,人对物质利益的正当关心和诉求,是人的本性使然。持何种观点的人都无法回避这一人性本能。我们对公务员的定位,首先应认为其是普通人、有权追求各种物质、精神享受的普通人。 对高薪养廉持否定态度者,往往认为将高薪作为清廉的前提条件降低了对公务员的道德需求,长此以往会对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起负面作用。这种观点忽视了人们在需求层次上的先后顺序。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普通人(包括公务员在内)都只有在生理、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可能追求更高境界的需求。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着一种舆论导向,他们漠视人的基本需求,鄙视物欲,其实本质是不敢正视人的合理需求。这造成了一方面各种英雄不断被树立,另一方面,腐化堕落、贪赃枉法者层出不穷。这种巨大的反差只会造成正面宣传不断的式微,公众对其信任度日益下降。殊不知,只有承认人们的各种欲望存在的合理性与客观现实性,并对其加以合理的规范与引导才是现实可行的。由此可见,实行高薪养廉是符合人性特点的。

2.社会经济条件

对高薪养廉持否定态度者,往往认为我国不具备实施高薪养廉的社会经济基础,国力难以承担。实际上,早在中国古代的宋朝就有实行高薪养廉的举措,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也提出过学习西方公务员制度,通过“厚其养廉,永其俸禄”,使公务员“专一其心”的主张。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的国力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已经完全具备了实行高薪的物质基础。而且高薪养廉中的“高薪”应该是相对于全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而言,是对目前国家公务员工薪水平的提高,是以国家财力水平为限度,以全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为标准的相对提高,而不应是脱离实际的照搬西方国家公务员的薪金水平。 3.社会心理条件

对高薪养廉持否定态度者主张当前我国不宜实行高薪养廉的的理由之一是唯恐会造成公众心理失衡,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剧社会动荡。的确,中国社会传统中一直存在着“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公众心理。但我们更应看到,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社会分配制度的变革,传统的分配观念正逐步被打破,社会对高收入者,特别是通过正当手段获取较高收入者的看法更加宽容。当前社会公众的不满情绪更集中地表现在对结构性的腐败、对相当多数的权力阶层滥用权力,进行权钱交易和官僚主义效率低下的不满上,而并非是公务员薪金有序的提高。公务员的廉洁与效率若无改善和提高,即便不实行高薪养廉,公众依然存在不满情绪。反之,如果实行高薪养廉,加之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的建立健全,会使得全体纳税人拥有一支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那么,我们听到的将是更多的支持的声音。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客观上,当今中国已经完全具备了实行高薪养廉的社会条件。它不应成为我们摸索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高薪养廉制度的障碍。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毕。

辩论赛二辩发言稿

辩论赛题目高薪养廉

辩论赛二辩技巧

辩论赛一辩发言稿

辩论赛四辩发言稿

辩论赛一辩发言稿

二辩发言稿

二辩发言稿

二辩发言稿

辩论赛二辩攻辩小结

《高薪养廉辩论赛二辩发言稿.doc》
高薪养廉辩论赛二辩发言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