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通病案例

2020-03-03 16:34: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究竟是我们工厂管理不妥,还是这是所有工厂的通病?

本人从事外贸工作也三年多了,一直觉得很郁闷的是,直到今时今日还不知道为什么跟工厂沟通是这样的难。

我们有自己的工厂,业务员都在公司上班。按道理说自己的工厂应该要比与外面的工厂打交道要方便,要容易得多,但我怎么觉得在公司呆了这么久,却还是感觉完全无法跟工厂取得很好的沟通呢?基本上我们是通过老板与工厂沟通的,凡事都几乎要通过他才能到达工厂,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工作效率就大大地降低了,有时候同一件事,硬是要重复的提醒,重复地催促才有个所谓的答复,甚至包括报价。对于这样的做法,我百思不得其解,虽然这样做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密,但对公司的业务却是最大的致命伤。作为与客户直接沟通的业务员的我们来说,如果无法与工厂正常快捷的取得良好沟通,谈何与客户沟通?就拿工厂的订单生产进度来说,订单下去了,工厂却从来不会主动定期报告生产的更新进度,搞得我们在与客户联系感情的时候从主动变成了被动,你想啊,如果我们能有个定期的生产进度更新,那我们也就可以定期地向客户报告他的订单情况,这样不但会让客户觉得我们很专业,管理也系统货,而且万一客户突然需要把原定的生产提前,那这个时候我们的这种主动报告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为我们既可以及时知道客户的急切需求,同时,也让工厂能第一时间去考虑是否能满足客户的要求,相反,如果工厂从来不会主动先与我们沟通然后就擅自地改动原定的生产时间表,搞得当我们都以为一切都在按SCHEDULE正常进行时,当客户问起他的订单位什么时候做完,然后在一问工厂之下,得到的答案却是订单交期要比原定的延迟了一个星期甚至十天半个月去了,我的妈啊!作为业务员的你,当你听到这样的答复,你怎么办?你能找到什么样的合理理由去回复并说服你的客户?这种情况,不是应该可以避免的吗?如果工厂能定期汇报订单进度,至少不至于到客户来问的时候才绞尽脑汁去找借口跟客户解释吧?

“家族式企业”管理通病

一、裙带关系严重影响工厂正常运作。由于部分亲属及朋友参与到企业管理及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而且大部分人员还处在重要的位置上,一部分能力不足及工作态度不端正的人依靠老板的关系严重影响工厂正常秩序与员工工作积极性。当然有能力态度端正的人除外。

二、疑心重,不信任。管理学提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工厂内部相互之间根本谈不上信任,而且相互之间相互指责,每个人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背后“打小报告”的人得利倒是不少。自己总认为别人在搞鬼,对自己不利,不愿意面对工作当中的失误与责任,只会找理由为自己解脱。自己对员工不信任,何谈员工对自己忠诚。

三、重叠管理,越权行事。本身一些很小的事情,部门之间协调一下就能处理的事情,上层管理非得插上一脚,管上一管,完全剥夺了管理层基本权力,造成管理混乱。部门之间乱行使权力,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要管。

四、从上到下缺乏包容性。俗话说“一个人的心有多宽,事业就能做多大”工厂内部的状况通常是什么事情都斤斤计较,每次出一点小问题就算陈年老账。对事、对人、对物都凭情绪管理,心情好,可能什么事情都能做好;心情不好,可能什么事情都不行,给整个工厂管理带来不良风气。

五、只看问题,不看成绩。大部分管理不愿意给予下属表扬与鼓励,对工作上取得的成绩从来就不给予肯定,一旦发现问题,就给予指责与怪罪,对于实际工作中困难不作分析和

实际情况不作调查,也不给予好的建议与方法,责任在谁先不管,骂了再说,形成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局面。

六、喜欢口头承诺,不愿对现承诺。用人急的时候,条件谈得很到位,到最后却没有对现承诺,形成整个工厂到处都是怨声载道,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工作开展不顺、执行力不好也是自然。

七、重视外才,不重内才。总以为别人的人是最优秀的,自己的人什么都不行,“但有很多自己工厂出去的人在外厂却做得很好”。不愿意提拔重用内部员工,也不愿意为应该加薪的员工提薪。却一味用高薪请来一个又一个对内部不熟悉的人做管理,这样严重打消内部员工积极性,成为执行力不力的最大障碍。

八、开会等于“批判”。开会的目的是能让管理层增加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的机会;把平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摆在桌面上来一起协商解决;把日常工作没有理顺的流程理顺;讨论工厂目前发展重大的问题;以及制定有利工厂发展的好计划与方案等。而我们的会议却变成了“批判大会”,每次都是拿着同样的几个问题指责员工。批评是应该有的,但是要批评得理,让人心服口服,而不应该是糊乱指责,公众乱批评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

归根到底,其实所有的问题的出现都离不开“人”。“人”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员工”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同志曾经回答过别人这样一个问题:海尔是专门负责造“人”的,只是附带生产其它的产品。可想而知,员工在企业是何等的重要。如果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每一位员工的最大潜力,提升整个企业综合竞争力,让自己的企业在当今改革潮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工具,打破陈旧观念,改变习惯性做法,重视人性化管理,让企业向员工自主管理的境界升级。

生产管理 | 加工厂生产管理的16大不良现象

在服装加工厂的生产现场,常常出现以下的管理不良现象:

1.班组长、主管、厂长对生产进度缺乏具体的实施计划,“尽量抓紧”“差不多”“我也没有办法”常常挂在嘴边作为任务完不成的理由。

2.品质意识差,每次等问题出现去补救,而不是事前控制,他们每天在忙于“救火”工作。

3.管理者为了管人而管,自己言行不一,没有真正做到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

4.关键时刻管理者缺乏主动性及现场统筹、组织指挥能力,每次出货总是忙、乱、差、错。

5.出了问题不是先解决为主,而是扯皮、责怪、骂人、逃避和推御责任。

6.部门之间团结协作意识差,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大局,甚至给工作配合设定阻力。

7.大多数组长通常喜欢讲:“我跟他说过了”“这不是我的错”“差不多就行了”不负责任的话。

8.缺乏数字、和表格管理的概念,从不做规范的现场记录,经理问话常常是一问三不知。

9.部门之间工作并不协调,岗位职责不清,方向无目标、行动无计划、操作无责任感。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拉帮结派,消极怠工,影响团结。

10.现场整体管理不规范,程序混乱,没有一个部门能提供准确的图表数据让老板一目了然。

11.生产工艺资料既不标准又不规范,什么资料该发给谁?谁审核?转交给谁?如何存档编号装订等等,看上去总是乱糟糟,要寻一份资料更是难上难。

12.面辅料采购无具体计划,发放时手续不清,经常缺件少数,反复补数,不但提高了成本,而且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交期。

13.部门管理者缺乏组织纪律性,原则性不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爱岗敬业的态度就有问题,更谈不上去教育下属。

14.员工散漫,工作效率低下,整天抱怨,人员流动频繁,不能按时交货,企业等待倒闭。

15.外发跟单没有程序,经常发错料,与加工厂关系紧张,质量控制更是一头雾水。

16.公司缺乏企业文化和对员工的整体素质教育培训,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就等于没有灵魂,更谈不上凝聚力和责任感。

以上十六个方面反映了服装企业目前的内部管理现状,要改变就必需很下决心,从提高人的素质开始,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来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和观念,不断接受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能,从内部挖潜力,真正走“向素质要效益,向管理要利润”的路子!

企业管理案例

企业管理案例

企业管理案例

企业管理案例

企业管理案例

国际企业管理案例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

跨国企业管理案例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管理通病案例.doc》
企业管理通病案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