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2021-01-06 12:00:1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学校校本教研课活动,和学生共同学习了《慈母情深》这篇课文。这篇文章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所写小说《母亲》,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贫穷、艰辛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通过场景描写和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之情。作者从最平淡的日常生活小事中信手拈来,用朴素而又平实的语言,写出一份人间挚情。

考虑到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我提醒自己:一定要完成好单元导读所明确的教学任务,还要体现读写结合,突出阅读教学为习作铺路架桥这一教学主旨。基于课型特点,备课时,我和组里老师们牢牢抓住情有所动、言有所得、习有所依这三个关键词,开始了又一次磨课经历。两个星期,总共磨课五次,每次都有很多遗憾,幸好在组里老师们的帮助下,使我每次又都有很多收获。现在谈谈自己一点体会,不足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正。

一、情有所动

语文课程标准标中指出:要保证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感悟。《慈母情深》中,“情”在哪?那就是母亲深爱儿子,儿子感激母亲。所以,我就以此为主线,抓住重点语句,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谈中生情。比如,在教学第一个场景“进厂找母亲”这一场景中,为了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我让孩子们抓住关键词语谈感受,尤其是引出多次出现的“七八十”,让学生体会到厂房的“多”、“吵”和“热”,从而知道这种写作手法叫“反复”。整个这个环节,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合作读,男女生读、全班配乐读等形式让学生尽情地朗读,用心地体会,从而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原来母亲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的,而母亲却从来没有埋怨过,进而学生体会到了母爱的慈祥,母爱的深沉,也为第二个场景母亲毫不犹豫拿出钱支持“我”买书做好铺垫,形成鲜明对比,最终为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奠定基础。

言有所得

整堂课上,我努力做到让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让他们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以及智慧和力量,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积累。只有让学生走进文本,文本进入学生心里,从而才能有语言交流、情感交流,阅读教学才能变成了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

例如,课堂中,我让学生体会三次出现的“我的母亲”,说一说此时此刻,作者在认出这真的是自己的母亲时,会是什么心情?又会在想什么?孩子们回答得精彩极了!有的说体会到了“心疼”,觉得母亲太不容易了;有的说“震惊、不可思议”,没想到母亲居然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还有个孩子说心里很“恐慌”,因为看到母亲如此疲倦,生怕母亲会累得倒下,哪天会失去母亲……从学生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到:他们已经与文本之间产生了共鸣,学生深刻感受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取了有价值的情感体验。

三、习有所依

我经常思考:阅读教学为习作铺路架桥,路在哪?桥在哪?如何铺路架桥?这节课,我在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语句后,及时地进行小结,重点强调本文的表达特点,如:细节描写、倒装句、反复用词。在最后环节的小练笔中,我继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忆令自己感动的画面,写一写令自己鼻子一酸的场面,用心感受亲情的力量和伟大。课堂上,不少孩子写着写着,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泪,想到了亲人对自己的关爱,想到了亲人的离去……场面温馨而感人。可见,只要心中有爱,文字就一定有情。只要给孩子铺好路架好桥,他们就能在习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当然,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在进行第二个场景学习时,还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孩子们,大胆放手,让学生尽情交流自己的收获,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若写话训练给出更多的时间会更好些。

回首课堂上的一幕幕,真的是感慨颇多。每一次磨课,组里老师们都会认真去听,听完后大家总会坐在一起,各抒己见,为我献计献策,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建议。大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希望能够帮助我不断完善教学设计、理清教学思路,上出高质量教研课。就这样,思维在交流中不断碰撞,许多真知灼见在交流中产生,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团队精神的良好体现。再次感恩蕊蕊姐帮我把问题梳理得精准精炼,感谢海景姐帮我琢磨板书设计,感谢哥哥姐姐妹妹们一直给予我的鼓励和关心,这也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反思,不断成长!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慈母情深 教学反思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doc》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