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论文水污染

2020-03-03 05:03: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地理论文——水污染

中国水污染概况

中国正面临严重的水污染问题。中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而就在这样一个国家,水污染事件频发、水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江河湖泊成了工厂倾倒有毒废水的下水道,导致中国水污染现状严峻。太湖水污染事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国有一半的城市地下水污染情况严重,一些地区甚至出 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绿色和平希望与你一起对抗水污染,守望中国江河。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2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成,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尽管如此,中国的江河湖泊却是工厂倾倒有毒废水的下水道,造成水污染事件不断在中国发生。

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 工业废水。工业水污染主要来自造纸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以及采矿业等等。而在一些城市和农村水域周围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如酿酒、制革、印染等,也往往是水体中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主要来源。

 城市生活污水。尽管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在过去的十年期间逐年下降,而生活污水的总量却在增加。1997年与1990

江苏省某工厂排污

年相比,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整整翻了一番,达到189亿吨,而我国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率仅为13.6%

 农业废水。由于大量使用低质化肥以及氮肥与磷肥、钾肥不成比例的施用,生产的氨肥极易溶解而被冲人水体中造成污染。化肥和粪便中所含的大量营养物是对该水域自然生态平衡以及内陆地表水和地下水质量的最大威胁。

长江、黄河、珠江的水污染特点

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三分之一的三条大江——长江、黄河、珠江——正在遭受严重的水污染问题。长江、黄河和珠江是我国的三大重要河流,三条河流共流经了我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总面积约为304.51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 长江

长江流域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然而与此对应的是长江也是全国接纳废水量最多的一条河流。2006年长江流域的污水排放量超过300亿吨,和上世纪80年代末相比翻了一番,其中约七成的废水排放来自工业废水。而随着长江流域经济发展,长江沿岸排污口的排污也越来越严重的造成了长江干流及较大支流的近岸污染。

 黄河 而黄河也是这三条大江中污染最严重的一条,近四分之一的黄河已经是连农业灌溉和景观用水都不能使用的劣五类水。黄河属于资源性缺水河流,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断流、污染加剧、地下水严重超采、河口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黄河的一些支流污染更是触目惊心,有的黄河支流,实际上已经成为一条排污沟,全程都是劣五类水。

 珠江 珠江三角洲区废污水的排放较为突出,其中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排放量占到总量的60 %以上,另外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偏低。珠江污染已造成沿江地区水质性严重缺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目前,珠江口已成为华南第一大、国内第二大污染型口岸。

水污染治理办法

为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止对水资源的破坏、浪费和严重污染,应有适当的对策。

1. 强化对饮用水源取水口的保护

有关部门要划定水源区,在区内设置告示牌并加强取水口的绿化工作。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从根本杜绝污染,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2. 加大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

某造纸厂污水处理厂直接排放污水入赣江。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于改善我市水环境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废水排放量正在不断地增加,而城市污水处理厂却没有相应地增加,这必然会导致水环境质量的下降。因此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是迫在眉睫的事。 3. 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改善环境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破坏环境的行为就自然减少了。 4. 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废水排放量还要增加,如果只重视末端治理,很难达到改善目前水污染状况目的,所以我们要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5.大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重复利用率

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不足50%,重复利用率为20%左右,低效的水资源利用,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严重浪费局面。只有施行较高的水资源价格,高额的水污染排污费,就会有效地促使企业采取措施,改直流冷却为循环冷却,改漫罐为喷罐或滴罐,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生产工艺,研究污水的治理和重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进而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环境效益双统一。

6、加强对地下水资源污染和破坏的处罚力度

地下生产作业对地下水资源有重大的污染和破坏行为,对这种污染和破坏行为,应收取地下水资源费、水资源补偿费、排污费,并严格要求较高的水利用率,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减轻地下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严禁超量抽排地下水资源,违者予以重罚,避免造成区域性地下水资源的枯竭。

总之,要明确,环境受破坏,受影响的还是人们自己,我们应当充分了解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认识到人们改变环境的利与弊。影响水资源的因素还远远不止这些。虽然本次所写有所欠缺,但希望能把环境问题,水污染问题在人们的脑海中的地位提高,这样才会使出现的问题一天天好转。

水污染论文

水污染论文

关于水污染论文

关于水污染论文

水污染化学论文

水污染治理论文

关于水污染论文(整理)

水污染及其治理论文

水污染结课论文

水污染危害治理 论文

《地理论文水污染.doc》
地理论文水污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