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标解读

2020-03-03 06:36: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语文课标解读

十年课改,对课改怎么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本次课程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成绩是主要的。包括我们小学语文改革也是如此。语文教学在成长、语文教学在进步。成绩没时间多谈。但是我们也有遗憾,我最大的遗憾,至今广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老师的教学负担仍然很重。我们的付出和我们取得的成效还不成正比,师生的幸福指数不高。

几经修订课程标准,终于在去年12月28日颁布了。这个课标坚持了2001年实验稿课标的一些内容,也更加强调了一些方面。强调的这几点都是有原因的。比如说,强调加强主流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领,这是中央的精神,必须要贯彻。所以课标中有大段这样的论述。

比如加强了识字写字。这是由于教育部在调查中发现课改以来中小学生词汇量下降、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的情况比较普遍,学生的书写情况比较差,所以强调加强识字写字。

再比如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个原因是原本的语文课程设计是存在缺陷的,比较重视阅读而忽视表达,口头、书面的表达训练。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都能看出孰轻孰重。还有其它原因。这就导致了国民语言运用能力的下降。

所以课标一些大的变化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是有原因的。 我们学习课程标准,提出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进一步增强课程标准的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是教育部颁布的指导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有人甚至说是语文教学领域的宪法,是进行教学、教研的重要依据。我们每一位小语人都要增强课程标准意识。不要向某些名师学习,他们头脑中没有课程标准,他们想用什么上就用什么上,想上多长时间就上多长时间。我们要自觉用2011课标指导我们的教学,自觉地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规范我们的教学,减少随意性。克服在有些问题上不达标,有些问题超标的情况。

比如,低年级识字、写字、学词的目标不够落实,而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模仿中高年级,把分析课文内容当作主要内容的情况,分析课文成了教学重点。课程标准讲得很清楚,识字写字时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第一学段要做的几件基本事是识好字、写好字、读好课文、理解少量的重点词句、积累语言。在理解上,课标没有提理解课文内容的目标,而有理解词句,从文本当中学习提取简单信息的要求。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和高年级几乎没有区别。重点抓篇章的理解,而且主要是分析整篇课文的内容。根据课标要求,要着重培养对文本作出解释和初步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为了逐步培养和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中年级前期要加强段的训练,培养学生归纳段意、理清段序、揣摩一段话写法的能力,

这样才能顺利过渡到高年级教学。

部分题材、体裁,习惯性地采用单一的分析内容为主的教学模式,重得意而轻得言。按照课标要求,高年级不仅要抓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要抓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课标里还指出,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学会阅读诗歌,学会阅读说明性文章以及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也就是告诉我们老师,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指导学生学习阅读不同文体的作品,掌握阅读不同文体作品的方法。

总之,在把握年段特点的基础上,我们要深入研读课程标准,这是我们的前提。

二、进一步加强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

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初中阶段都把识字写字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我们小学应该怎么做,应该清楚了。

低年级在阅读教学中,要体现识字写字为重点。在整个教学中,对识字写字学词,无论我们怎么安排,要从时间、环节、指导、练习上予以保证。低年级一定要打牢识字写字学词的基础。大学中学出现的问题在于小学,小学又主要由低年级负责。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要体现认写分开的识字原则。要求认和要求写的字应该要求不同、教法不同。识字要重视复习巩固的工作,写字要加强指导。指导要具体,教师要做示范。低年级教师一定要写一笔规范字,甚至是漂亮的字。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顺应儿童的天性。我们的孩子学得太苦了,炼狱式的苦练。要注意调动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让他们快快乐乐的学习。教低年级的儿童,就不能向教中年级、高年级一个样。不要只在内容、教学设计上下功夫,要想想怎样使孩子更喜欢识字、更喜欢读文。

中年级要继续加强识字写字学习教学,要体现由扶到放,重在点拨。还要加强词语教学,重视词语的理解、辨析、积累和运用。因为词是最小的意义单位。口头和书面表达运用的是词,而不是字。老师要经常做好词语的辨析,使学生具有足够的用语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词汇。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掌握尽可能多的能灵活运用的词汇。

高年级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因为他们有了一定的独立识字学词的能力,写字的指导也是一样。高年级的写字指导不能低段化。高年级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含义、体会表达的效果。

课标在第21页明确提出第

一、第

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随堂进行练字,要做到天天练。在教学中怎么贯彻10分钟写字?我认为不同年段是有区别的。年级都要增强练字的意识,增强书写的质量,但是各年级有区别。低年级主要是利用田字格指导学生写字、写词,要有具体的指导、扎实的训练。中年级除了练习书写字词以外,也包括练习书写句子和段落。另外一些随堂小练笔所用的时间也应该属于这10分钟之内。不是10分钟就是一

个一个写字。高年级在书写练习过程当中,更侧重练习句子和段,还要做到行款整齐。比如低年级用田字格,中年级用方格,高年级用条格。还要注意一定的速度。总之,加强书写的练习,提高书写质量要从低年级贯穿到高年级。

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的指导,课标从第一学段讲到第四学段。还不够重视。中高年级老师要经常提醒,让每个孩子都有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习惯。

在识字写字过程中,各个年段要根据不同的要求,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加强识字方法的指导,注重习惯的培养。

三、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课标在前言中就提到了致力于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又提到是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运用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课标修订者是有他们的用意的。

运用是学的终极目的。运用是本、运用是根,运用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运用才能接地气。当然运用和理解不是对立的。我认为运用应该包含理解,他是一个很宽泛的词语,而不是过去教学大纲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中的“运用”。

在当前,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有助于扭转语文教学重阅读、轻表达的倾向,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文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听说读写的实践都是运用。学习、实践的过程就是运用的过程。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应该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中全面落实。难道识字写字中没有运用吗?要在所有语文课程内容中全面落实。

我谈在阅读中加强学习运用谈几点想法:

1、理解是运用的基础

通过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培养了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是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实践,也是对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促进。

比如,低年级要在理解词句的过程中培养准确的能力,中年级要培养分析概括的能力,高年级在对文本评价过程中培养富于个性活力的、运用母语进行评论的、积极的语用能力。这是《儿童权利公约》中的话。

2、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我们的阅读教学以往更多的关注内容,有时注重一下涵义,对形式关注不够。阅读教学应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不仅如此,还要领会作者是如何用语言文字来阐述内容,表达情感的,通过这个得言。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记关注内容、有关注表达形式、文章的写法,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低年级重点抓好的词语、好的句式,让学生知道好在哪里,引导他们学习迁移和运用。低年级主要是词语和句式。

中年级重点要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表达的时候要学习运用。在准确表达的基础上,力求做到鲜明生动。在理解段意、理清段序、了解写法的基础上,

可以引导学生写段话

高年级要引导学生有重点、有特点的表达。

3、指导学生学习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

从不同文体文章的特点出发,改变以往不分文体、千篇1律的教学模式。在教给学生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同时,关注基本的表达方法。怎么记事、怎么写人。

4、适当增加结合阅读的练笔

随堂练笔不是多多益善,不要为练笔而练笔。要自然、贴切,形式多样。 低年级可以用上一两个好词、常用句式写句子、写话。还有复述、创编故事,都是很好的形式。

中高年级形式更加可以丰富多样。比如可以安排结合文本内容的练笔,还有结合文本写法的练习,还有续写、扩写、缩写、改写。

防止练笔模式化,或者流于形式。防止学生在练笔中写假话、空话、成人话,责任不在学生,往往是老师提出的要求不当造成的。

四、进一步体现训练过程,加强阅读方法策略的指导。

1、课标说: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情趣。阅读是学生和老师和文本对话的过程,所以在整个阅读教学当中,我们老师要“让学”,要保证学生阅读、思考、交流、练习的时间和空间,要有一定的训练的量,要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按照叶圣陶当年的说法,阅读教学就是三段式,自学、指导、讨论。我建议老师们减少头绪,内容要精简、环节要简约,要突出学生的学,让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读后有自己的体验的理解,让学生经历自己读通、读懂、读会、会读的过程。做到陶行知当年提出的六个解放。

我们和学生的关系,就是我们帮助学生学习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老师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注重阅读方法、策略的指导。 低年级一定要保护儿童的天性,体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让孩子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在体验中学习,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中年级教学要形成“场”,吸引住孩子专注的学。 可以思考这些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的指导策略,主要是低年级。

2、理解词句的指导策略,主要是低年级。

3、在朗读指导中培养初步语感的策略,特别是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中词语中间的停顿的策略,

4、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方法策略,低中年级考虑

5、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用整合的、有挑战的问题引导师生、生生和文本进行深层对话的方法策略。

6、读懂一段话的方法策略,主要是中年级。

7、借助图画阅读,展开想象的阅读策略。

8、利用阅读期待,比如猜想、推测等方法进行阅读的策略。中高年级。

9、用画结构图的方法理清文章段落或文章条理的策略。

10、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策略。

11、借助朗读,理清内容,体会情感的方法策略,以读代讲

12、利用学习提示、自学提纲、作业单等引导默读思考,合作交流的策略

13、阅读不同文体文章的指导策略。

14、指导略读文章粗知大意的方法策略。

15、指导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提取信息的方法策略。

16、利用即时评价,辨明正误,指导、引导学生阅读,点拨读法的方法策略。

还要提醒大家,要加强朗读、默读的训练。朗读训练要分年段、有层次,老师的范读要自然,防止矫揉造作。

中高年级要加大默读训练的比重,课上要动静结合,通过默读培养学生边读边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10月份的语文新六能大赛的课要体现以下四点:

年段目标要吃准;识字写字要培根;语用能力要加强;阅读教学要创新。

一要体现课标精神,做到刚才谈到的四个加强,二要做到“实”与“活”。要从惯常的阅读教学中突围,呈现出个性化的、高效的语文课堂的面貌。

落实到行动上具体贯彻执行我要讲四个坚持

四个强调

四条建议 附:崔峦先生解读小学语文新课标(2011年版)

一、四个“坚持”

1.坚持2001年课标实验稿提出的课程理念

2001年课标实验稿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在2011年版中都坚持了。

其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新版语文课程标准里对语文素养讲的更清楚了。语文素养包括以往强调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但是不仅仅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是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许多要素的融合,除此还包括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维品质、思想道德、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是这些要素的集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致力于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1.发挥好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的陶冶的作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课程在这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认识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要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就要一定让学生亲身参加语文实践,让学生自己进行听、说、读、写等等的语文实践活动。3.遵循和利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在识字和写字中要注意辨析(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才不会写错用错。要加强对词语的积累、理解、辨析的

教学,另外汉字记录下来的文化典籍,文学名著、诗词歌赋非常多,浩如烟海,可读可背的精品汗牛充栋。我们要加强积累,要多读多背多记。这些都体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特点。

其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讲的是教和学的方式的变革,这是这次课程改革着力解决的问题,改变以往“三个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要还学生以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所以这一学习方式基础是“自主”,在落实自主的基础上适当落实合作探究的学习,这种合作探究一定要有效,不能流于形式。

其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这次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改变以往语文课程的封闭、孤立、凝固、僵化的问题,这涉及到语文课程体系和体制的改革。我们最终要建立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课程体系。

2.坚持“三个纬度”的语文课程标准。 第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文性); 第二,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工具性); 第三,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3.坚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此次改革的一个重要愿景和努力实现的重要方面。崔峦先生比对了大陆学生与港澳台地区及澳大利亚学生的差距,来说明我们的教育要把学生教的越来越聪明,而不是越来越愚笨。

4.坚持推进儿童阅读。2001年版课程标准第一次规定了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低年级5万字,中年级40万字,高年级100万字,一个合格的小学毕业生除了要读语文教科书以外,至少要读145万字的要求。这次课程标准重申要坚持推进阅读,提出了低年级要抓兴趣,使孩子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中年级抓习惯,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高年级扩大阅读面,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包括从阅读材料中找到有价值信息的能力。而且在新的课程标准里提出要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二、四个“强调”

1.更加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要重视理解,学是为了用。培养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落脚点在于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A、为学好其它课程打下基础。B、为培养良好个性打下基础。C、为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我们已经发现语文课程设置上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阅读独大,阅读的课时在语文课时中占了60%—70%,其中明显的问题是读重写清。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更加强调了语言文字的运用。因此新课标在前言里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讲到语文课程性质的时候,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讲到课程基本理念的时候,讲到教学建议的时候反反复复强调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薄薄的一本课程标准33次讲到“运用”,是这部课程标准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在我们对课标的

学习实践中要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培养学生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2.更加强调识字和写字。新课标把低年级的识字写字量降低了,

1、2年级识字量由十年前课标的1800个减到1600个,写字量由原来1000个减到800个。为什么各减少200个?是为了减轻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负担,更好的体现幼小衔接。当然减下来的量要加到中高年级,整个小学阶段的识字量并没有减少。在新版课程标准中阐明了识字写字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

在这次修订的课程标准中,增加了两个表。第一个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按音序列出300个字和17个部首。还有一个附表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收录3500个常用字,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九年完成的任务。其中字表一2500个常用字是小学阶段完成的,字表二是小学初中共同完成的。这本课标本来就不厚,这两个字表占了很大的篇幅。说明对识字写字的重视,把字量、字种、字序都在课标中体现出来。针对小学生写字质量滑坡,写字姿势不正确,没有好的写字习惯,这次课标中非常明确的提出:“

一、

二、三学段,要在每天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低年级就是要形成工工整整的写字基础,中年级可以写词语句子,高年级可以摘抄段落,不仅如此,中高年级课堂的小练笔和课堂的其他书写作业都应视为这十分钟的练习内容。尤其强调了学生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的质量。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没有说的这么具体,说明我们国人的写字质量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

3.更加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的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语文的“文”很多时候是文化、文字、文学,放大文化的因素,激发孩子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语文教学要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上做文章,绝对不能割裂,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这样的情感文化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怎么表达的这么好。既得意又得言,得意就是内容意思,得言就是理解语言,揣摩文章表达,积累语言。千万不能加政治尾巴。今后的语文课教学要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4.更加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修订后的课程标准重申,小学六年要背诵诗文160篇(段),其中要背诵古诗词75首,这个数字比原来有所增加,课外阅读不少于145万字,其中第一学段五万字,第二学段四十万字,第三学段一百万字,共一百四十五万字。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课内得方法,课外求发展,这是许多成功人士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方法。语文老师不仅要上好语文课还要把孩子引上多读书多实践多积累的自主发展之路。

三、四个“加强”

1.加强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首先我们应该教好汉语拼音,依据课程标准里汉语拼音的三个功能,帮助识字、帮助正音、帮助学习普通话,汉语拼音能

帮助学生准确拼读音节,因此课标不主张、不提倡直呼音节,第二汉语拼音在书写方面的要求是: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这个书写是抄写而非默写,因为默写也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今后各级测试不应该出现给汉字,给词语,给句子注音的题型,因为这样的题学生必须要会默写音节,就超标了。可以反过来看拼音写汉字、词语和句子。低年级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汉语拼音代替。到高年级要重视词语的积累和运用,一个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他占有的词汇量的多少。

2.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运用。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在口头表达方面低年级我们要培养学生会听、爱说、敢问,在写的方面要鼓励孩子有写的愿望,写他们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中年级在口头表达方面我们要培养孩子听能把握主要内容,说能主动和别人沟通,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写的方面按课标要求是自由表达,是片段训练。不讲究开头结尾,只要把一个意思讲清楚就可以。既可以写写实的内容又可以写想象的内容。高年级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听要能抓住要点,说能够主动大方的和别人交流,说清楚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还能在稍作准备的情况下做一两分钟的发言。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想象作文,写常用的应用文。

例文1:7岁学生的作文,获得冰心作文一等奖。 【原文: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会给爸爸过生日,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 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的感觉,就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例文2:天空是棋盘,星星是棋子,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在下棋,月亮婆婆输了,回家睡觉了;太阳公公赢了,高高兴兴地上班去了。

3.加强儿童阅读。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母语写不好,其它谈不上,儿童阅读要进课堂,给时间、给机会。

4.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怎么能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呢?第一是“让学”(让学生自己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叶圣陶先生讲,要做到两个“自能”:自能读书不用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讲。第二要鼓励孩子提问题,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到高年级可以评价文本的内容,评价文本的语言,评价文本里的人物,评价文本的写法,总之是他自己读后的感受和见解。

最后崔峦先生从课标编者的角度向全体语文教师提出:希望通过六年的小学学习,使我们的小学生达到“五个一”:其一,写一手好字;其二,能读会写一篇好文章;其三,有一副好口才;其四,养成一种好习惯;其五,有一颗博爱的心。如果我们把孩子培养具备这“五个一”,我们老师功德无量。

学段100万字,共145万字。

人教版八下语文课标解读细化

语文课标复习

语文课标学习心得

学习语文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语文课标有感

小学语文课标试题

语文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1语文课标解读的几个问题 温儒敏

数学课标解读

作文课标解读

《语文课标解读.doc》
语文课标解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