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新时期的科技创新政策

2020-03-02 01:52:5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分析我国新时期的科技创新政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专业:食品科学 学号:201411832021 姓名:郭强强

摘要:随着我国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在神州大地上激流涌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所孕育的奇迹已露端倪,只要我们从体制机制和政策上大力支持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每一个创业创新者都拥有梦想成真的公平机会,必定能够开辟经济增长新天地,必定能够形成奋发进取的时代新风尚和社会繁荣新气象。因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不可低估。

关键字: 新动力 体制改革 科技创新 社会进步

创业、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创业创新始终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掀起过多轮创业创新浪潮,每一次都给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可以预期,随着新一轮创业创新大潮的到来,通过深化改革将激发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的创业和创新潜能,从而为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打造不熄引擎。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注入强大动力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鼓励大众创业者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市场、打造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大众创新创业是保持“中高速”的新动力。从扩大消费需求看,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将加快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业生态,帮助创业者制造出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高质量利基产品,挖掘产业“长尾”中蕴藏的富饶金矿,充分激发和释放新的消费潜力;从增加投资需求看,大众创新创业将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

[1]不断创造新的投资空间,创新投融资方式,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在去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第一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开幕式上发表特别致辞,首次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称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他说,体制的创新,可以激发亿万人的创造力,也可以改变亿万人的命运。在达沃斯,李克强总理提到了淘宝村,东部一个700户的小村子,开了2800家网店,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李克强总理曾多次说过:“对网购、快递新经济、新业态要高度重视。总不能让新的去适应旧的,更不能让脚适应鞋”。他还经常讲:“要善待草根创业者,善待年轻人。只有他们有希望有期待,国家才会有未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给许多年轻人一个追梦的机会,对社会经济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给予特殊强调,这绝不是偶然的。。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

[2]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推动经济转型、释放社会活力,社会投资和创业创新热情迸发。去年,全国新注册企业在上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1200多万户,其中首次参与投资创业的自然人多达291万人。在此背景下,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创客”更是如同雨后春笋,迅速成长。一大批热衷于创意、设计、网络的年轻人,紧跟数字技术改造传统制造的潮流,用自己的“桌面工厂”生产出一大批令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却又接地气、有市场的新型产品,颠覆着传统的制造和消费模式,乃至产业布局和投融资方式。目前,北京已形成亚洲规模最大的“创客空间”,深圳的华强北已被视为“创客圣地”。韩国《中央日报》最近刊文称,去年中国新的风险创业者是韩国的100倍,吸引的创业基金是其15倍以上,中国的“创客风潮”已成为韩国一大威胁。这是否危言耸听姑且不论,但中华大地涌动的“创客风潮”显然加速推开了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工业革命大门,正在引领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

不久前,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感慨地说,如果全国有1亿至2亿人能去创业创新的话,就会打造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传统增长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唯有加快经济转型,特别是进一步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才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筑牢基石,为经济发展增添持久动力。不仅如此,进一步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还有利于广泛动员和激励人民群众参与改革、推动改革,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实践一再证明,基层和群众的探索实践、创新创造,是推动改革车轮滚滚向前的重要力量。创业创新是亿万群众参与的伟大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面对各种阻力,特别是体制机制的障碍藩篱,创业创新者由此也就自然成了改革的呼吁推动者,进而还会让更多人成为改革的最大[3]受益者。这对于发动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推进改革、使改革获得不竭的力量源泉,显然具有重大意义。

年实行联产承包制,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创造出粮食生产的奇迹,而且迅速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加速了中国从传统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工业国家的转变。特别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极大推动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农村社会事业、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精神面貌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产生巨大的反向,只要我们从体制和政策上大力支持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每一个创业创新者都拥有梦想成真的公平机会,必定能够开辟经济增长新天地,必定能够形成奋发进取的时代新风尚和社会繁荣新气象。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了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我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本身就是规模巨大的创新行动,通过体制机制变革将激发巨大的创业创新潜能。当前我国经济已从多年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十分紧迫,需要倒逼政府通过扶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增强经济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要通过体制创新,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主发展的精神在全体人民中蔚然成风。而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

[4]备好制度建设“连环炮”,则是激发全民创业创新活力的又一重要内容。对此,李克强总理在此前讲话中曾强调了“三个清单”,即“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分别从规范政府行政权力、明确企业经营界限、理清政府基本责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其实质就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强政府在事中事后的监管能力,当好市场秩序的“裁判员”和改革创新的“守护神”,为全民创业创新保驾护航,让想创业的人创新业,善创业的人创大业。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记者会上言简意赅地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改革。回顾过去,1978年,为发展农业生产,中共中央作出实行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决定,极大地激发出亿万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格局。1980年,温州市工商局发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标志着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被认可,千千万万的城市居民从此当上了“个体户”,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探索

[5]和社会财富积累的一支重要力量。1993年,计划经济时代的标志“粮票”被正式取消,近40年的“票证经济”就此落幕,闲置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解放,大量农村人口开始涌入城市,为中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奇迹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简单是一句口号,也不是要在社会上刮一阵风,而是要通过一系列政策制度安排,实实在在地释放出新一轮的改革红利,在更广范围内激发和调动亿万群众的创新创业积极性,让创新创业从“小众”走向“大众”,让创新创业的理念深入民心,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新创业的新浪潮,打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引擎。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了科技创新步伐

科技创新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加快科技创新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深化改革,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加快科技创新还要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一方面要瞄准国际技术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研究,掌握关键和核心技术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取得原创性突破;另一方面又要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促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我国创新产业跃上国际竞争的新制高点,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鼓励大众创业者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市场、打造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大众创新创业是保持“中高速”的新动力。从扩大消费需求看,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将加快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业生态,帮助创业者制造出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高质量利基产品,挖掘产业“长尾”中蕴藏的富饶金矿,充分激发和释放新的消费潜力;从增加投资需求看,大众创新创业将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

[6]不断创造新的投资空间,创新投融资方式,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有力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提出到现在不足一年,却已经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这不仅仅是因为大众创新创业对经济的推动贡献,也反映出大众创新创业具有强大的社会基础,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和期待。

大众创新创业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但收入分配制度、社会基本保障、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社会问题依然存在,社会底层

[7]群众和年轻人发展存在“玻璃天花板”的体制性障碍。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就是要打破一切体制机制的障碍,促进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的自由分配,让每个有创新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每个有梦想的人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全体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上升通道。

大众创新创业有利于满足人的最高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自我实现列为人的最高需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越来越多的人需要通过创造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根本目标就是要给人民群众创造出满足人生需求、实现人生价值的发展渠道,让自主发展的精神在人民当中蔚然成风,让社会的每一个细胞都保持着不断追求卓越的积极心态和精神风貌。

大众创新创业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大众创新创业从根本上是要通过完善法治环境和加大简政放权,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促进国家治理体[8]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破除一切不公平、不合理、制约人民群众创新创造的政策制度障碍,让政府的权力运行在阳光下,让有权者不可任性也不敢任性,让人民群众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之风。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很重要的是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众创新创业,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对大众创新创业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将此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并且仅在2014年,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就出台了13个关于促进创业创新的文件,这其中包括了简政放权、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的鼓励扶持政策,为大众创业松绑。今年,国务院又设立了总额在400亿元人民币的“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来助力创业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需要具体的创业创新环境,地方政府如何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服务,至关重要。创业者最担心的是审批、立项太过繁琐,有权就任性。记得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过的一句话,“希望我们的一些同事,不要贪恋手里那点小小的权力,阻碍政府工作的大目标,那样做得不偿失。”这既是提醒,也是告诫,而此次两会上,总理再次告诫“大道至简,有权也

[9]不能任性”,我想,有头脑的公务员都能看出火候来。 参考文献:

【1】万钢 ,《以改革思维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光明日报》;2015年03月26日05。

【2】李克强,《李克强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15年3月6日。 【3】 邹光国.加快企业管理创新 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J].现代企业,2010,(7):106-107.【4】 郭楚,《迅速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2015年03月03日 05:41 【5】胡鞍钢. 中国道路与中国梦想[M]. 浙江: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208. 【6】李克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达沃斯论坛》2015年1月21日.【7】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强调: 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发展持续努力保障改善民生[OL]. 中国政府网,http: / /www. gov.cn /ldhd /2013 - 05 /16 /content _ 2403680. htm,2013 - 05- 16.

【8】王勇. 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OL]. 国资委网站,http: / /www. sasac.gov. cn /n1180 /n1566 /n258237 /n258854 /13732864. html,2011 - 06 - 23.

【9】陈清泰. 企业自主创新的几个政策性问题[OL]. 人民网,http: //mnc.

people. com. cn /GB/54849 /69892 /71874 /71875 /4879989. html, 2006 - 09 - 30.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论新时期加强我国安全政策

关于我国新时期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分析

科技创新政策文件选编

上海市科技创新券政策

新时期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研究

我国再就业政策分析[推荐]

加快促进科技创新政策意见

安吉县加快科技创新若干政策

北京科技政策推动创新发展

《分析我国新时期的科技创新政策.doc》
分析我国新时期的科技创新政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