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2020-03-02 19:27:4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李寨小学2011--2012学年度教育科研

工作管理制度

加强理论学习,开展教育研究,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为了加强对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切实提高研究的水平与效益,使教育科研真正为教学工作服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教育科研管理机构:

1.学校教导处设副教导主任1名,具体负责教育科研管理和教师的培训工作。

2.主要职责:(1)制订学校教育科研规划与校本研修计划,统筹学校教育科研和校本研修工作;(2)做好教研组(备课组)长的推荐、选拔与考核工作,指导教研组开展活动;(3)定期召开学校教育科研与校本研修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有关工作;(4)负责校级课题的立项审批与组织协调工作,做好区级及以上教育研究课题的管理与指导;(5)做好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案例、教坛新秀等学科技能申报参评以及成果的汇编工作,及时推广教学研究经验;(6)负责教师教育科研资料的组档工作,为教师考核、职称评定、骨干教师推荐等提供依据。

(二)理论学习:

1.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教育理论,教师每年至少订阅1种与本学科教学或教育研究相关的杂志(报刊),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等组织的业务学习(培训)会。

2.教师每学期至少要阅读1本教育专著,并至少上交1—2篇有一定质量的读书笔记;鼓励教师多写读书笔记,开展理论研究。

3.积极派遣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活动,外出的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技能。

4.正在参加各类学科骨干班、研修班等培训的教师,培训期后至少要做2次学校及以上级的专题讲座或关于本学科的教学经验介绍(中年骨干培训班的教师则视具体情况而定),由教导处将其纳入校

本研修工作计划并予以落实。

(三)教研活动:

1.学校视学科教师的配置情况,设立5个教研组(备课组),每个教研组设组长1人。教研组长在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2.教研组长应具备扎实的学科业务能力,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同事,是学校学科教学的骨干和教学改革的带头人。

3.教研组长的职责:(1)掌握组内成员的基本情况,做好登记;

(2)认真制订学期教研活动计划,积极开展教研活动;(3)认真落实教研活动考勤制度,及时收集、整理教研活动材料;(4)协助教导处进行教学常规检查(考核)、校本研修等工作;(5)开展教学质量分析,写出分析报告;(6)学期末对教研工作进行总结,接受学校教导处的履职(业务)考核。

4.教研组的基本任务:(1)学习贯彻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研究学科课程标准,学习教育理论、教学改革经验等,不断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培养目标,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做到教书育人。(2)组织集体备课,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加强集体研究。组织教学研究课,开展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研组每学期要确定符合本学科教学实际的研究主题,不断研究教育思想和教学内容,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探索教改新路。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3)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形成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4)定期分析、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质量,研究并制定改进教学及激发、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办法和措施。(5)组织、指导学生课外学科小组活动,发展学生特长,协助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

5.教研组的活动开展:(1)每个教研组一学期活动不少于8次,每次活动两课时以上。为了便于组内教师开展活动,教导处在安排功课时尽量空出半天作为教研活动时间,具体在学期初确定。(2)每次活动主题要明确,要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内容落实,并有活动记

录及相关材料。

6.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时,态度要端正,学习、听课要认真,讨论、评课发言要积极,主动承担教研组、教导处以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研修任务。没有特殊情况,教研组成员不得缺席活动。

7.教师开课要求:(1)凡参加各类学科骨干培训、外出学习的教师,每学期(中年骨干培训的教师则为每学年)至少要上1节学校及以上级的示范课;(2)评上县级及以上名师、学科骨干的教师,按上级有关规定上示范课。(3)参加工作未满三年的新教师,每学期至少要上1节学校及以上的汇报课。(4)其他教师每学年至少要上1节教研组及以上的公开课(教学常规检查中的上课除外)。(5)具有高级教师职务的教师则以上级有关要求为准。(6)对积极上公开课、示范课的教师,在学年度履职考核时适当给予加分。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上公开课、示范课的教师,学校可扣除当月或连续几个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月考核奖),直至其接受任务为止。

8.教师听(评)课要求:(1)校长、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其他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2)每节课必须有完整的听课记录,教研组及以上级组织的听课活动,教师还要及时上交书面评课稿。(3)鼓励教师多听随堂课,对多听课的教师。

(四)撰写论文:

1.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的教师每学期至少要撰写1篇有一定质量的论文(或案例、教学设计等),35周岁以上的教师每学年至少要撰写1篇有一定质量的论文(或案例、教学设计等);鼓励教师多写教育论文,并积极向教育杂志投稿或参加各类教学技能评比。

2.学年结束之前,教师必须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上交书面总结或经验介绍1份。

(五)课题研究:

1.积极开展课题研究,40周岁以下的教师至少要承担(负责人或执笔)一个学校及以上级的教育课题研究任务。

2.课题选择:(1)针对学科教学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较为重要的实践问题确立课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2)以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学客观事实为依据,具有个性特色。(3)课题负责人应具备较高

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能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

3.过程管理:(1)课题申报需提交课题研究方案,至少包括课题提出(或课题背景)、课题界定、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方法和对象、研究阶段和措施、研究人员等方面内容。(2)课题立项后要认真组织实施,县级及以上课题还要及时邀请专家进行开题论证。(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更换课题组成员的,课题负责人须书面报告教导主任;如需要更换课题负责人的,须经同级课题主管部门同意并确定新负责人后方为有效。(4)教导处应经常检查、了解课题研究情况,督促课题组进行阶段性总结,开展中期汇报和结题参评活动,做好课题研究的总体调控工作。对立项后无实际进展的课题,在经过帮助、督促后仍未能按计划进行研究的,将中止其课题项目。

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b9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教科研管理制度

教科研管理制度

教科研管理制度

教科研管理制度

教科研管理制度

幼儿园教科研管理制度

教科研管理制度[定稿]

《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doc》
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