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传

2020-03-01 16:29: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毛泽东传》读后感

跟随着作者,我看到的不再是一个被官方神化了的挂在城楼上的偶像,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既伟大也不乏缺点的人。一个浪漫的诗人,一个有着几段传奇罗曼史的男人——三个女人,为他而生,为他而死,发疯,一个英雄,一个孤独的老人和失败的理想主义者。

于是,往昔那些刻板而教条的印象轰然倒塌,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更是一个丰满厚实的人,一个和所有人一样从叛逆少年走向固执老年的,回归传统的求索者。作者没有把毛写成一个具有神性的人,而是写出了一个终身在传统与反叛中徘徊矛盾的人,他的一生就是近代中国知识份子灵的写照,是一个苦恼的游弋于冷酷现实与浪漫理想的人,一个在抒情的诗意与严峻的政治斗争中唐吉诃德,一个具有苏格拉底和老子智慧的哲人,一个家庭生活中的失败者。

读完这本《毛泽东传》我最大的感受是::毛泽东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复杂最难评价的一个人——甚至不需要加上“之一”。

作者罗斯·特里尔采取了通常以叙述为主的传记笔法,从毛泽东的少年时代写起,历经参加共产党,抗日,领导共产党等等事件,一直到1976年结束。这几十年间毛泽东的功与过很难界定。

他缔造了我们现今生活的这个国家,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合法的稳定的政权,这是之后一切成就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的存在,一切都是镜花水月;但是我们同时又被不断地告知,由于他的“错误领导”,我们这个国家失去了宝贵的二十年的时间,甚至其中的十年往往被冠之以“浩劫”之称。

他结束了这片土地上的内外纷争,借此而免于死难的人难以估数;但是我们同样念念不忘纠缠于在他的治下,到底有多少人死于饥饿。

哪怕最苛刻的人也不怀疑他的政治能力与军事天才,但是哪怕最温和的人恐怕也会不会反对这样的观点,如果不是因为他那错误的经济发展思路,也许我们现在的生活会更好。

他是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人,熟读《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红楼梦,写得一手好诗词,但我们同样被告知,正是他——在某种意义上——给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

他据称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把马克思主义从西方的花园里移出来,栽到东方的土地上,他在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之际力挽狂澜,挽救了这个组织,他的思想被诸多第三世界革命者奉为圣经;但我们又知道,在他晚年的时候,却与当初志同道合的同志分道扬镳,以至于宛如将自己置身于一个超然的位置,将党的权威与自身的威信割裂开来。

在他身上,浓缩了千百年来的中国历史,他是属于中国的,每根毛发和血管都刻着中国印记。他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虽然他也曾希望通过一种来自西方的方式来改变中国,但是他发现,中国不是西方,中国是独特的,无法复制他人的,所以他还是要回归他所激烈批判过的传统,他的一生就是从反抗传统到回归传统,体现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就是历史的重复。要了解毛这个人就要真正的阅读中国历史,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重演历史,有意或者无意。

习近平先生曾经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上这样说道: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有其主观因素和个人责任,还在于复杂的国内国际的社会历史原因,应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

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尽管他们拥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斗争经验、卓越的领导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认识和行动可以不受时代条件限制。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

作为后人的我们赞叹于他老道的政治手段,但同时也惊讶于他现在看来十分幼稚的道德决定论。我们钦佩他善于吸取经验,从失败与成功之中获得教益,但同时又懊恼他是个顽固于执拗的人,有时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我们怀念他的恩惠,但同时也无法忘记他留下的伤害。尊敬中带着一点怨恨,感慨中带着一丝遗憾。回忆之中,免不了几分唏嘘。复杂的感情使得给出一个公允的评价显得格外困难。争议或许仍将继续下去。

毛泽东传

毛泽东传

毛泽东传

毛泽东传

毛泽东传

毛泽东传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有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doc》
毛泽东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