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传

2020-03-02 00:22: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毛泽东传》读后感

自从读了罗斯.特里尔著的《毛泽东传》我受益颇丰,感慨万分。

现在我先来粗浅介绍一下本书:《毛泽东传》的作者是罗斯•特里尔,由刘庆军、许道芝翻译。1964年罗斯•特里尔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而他的《毛泽东传》对中国政坛风云人物毛泽东的生动刻画为广大读者打开了另一扇了解毛泽东之窗。

就此书而论“毛泽东有着多姿多彩和复杂多变的个性,注定他将成为一个非凡的人。”感悟最深的是毛主席前半生为理想、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在前进途中,他探究、思考、实践,终于超越很多人的预言,使中国更快摆脱了三座大山和苦难的生活,使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他几起几落,无论多么的艰难,可是他,都不曾退出这支救国救民的队伍,在延安,他与蓝苹结合,中央委员会讨论是反对的。但他决意一定,就威胁说要回到老家当农民。就拿此事来说,说明主席是一位立场坚定的,信念始终的人物。

这部传记他以自己“中美交流大使”的角度对毛泽东进行描述,在一个普通农家子弟的历史起点上来客观地描述他的成长和成熟过程。从书中我们看到,他虽和同时代许多人一样经过一段曲折后才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但他具有一种更执著、更实在、更富于理性的探索精神。这就使得他能做成前人未能做成的事业,达到前人未能达到的高度;这也就使得当许多和他同时代的曾经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徘徊不前甚至步入歧途的时候,而他却一步步走向成熟,并带领更多人取得成功。

作者没有把毛泽东当做“人民的大救星”来写,而是把他放在一个个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努力反映客观的社会历史环境对他的影响。毛泽东17岁才外出求学游历,与早期其他一些著名的共产党人比较起来,他接触外部世界和新知识、新思想也许要晚一些。游学经历使毛泽东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更对当时中国社会底层的农民生活的疾苦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些经历都坚定了毛泽东励精图治,救国救民的决心。1921年7月,毛泽东作为代表,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至此,毛泽东正式的踏入了共产党人拯救中国的道路。

对于中国革命,毛泽东也不是一开始便什么都成竹在胸,而是顺应历史潮流,审时度势,吸取全党和群众的智慧,逐渐形成他的文韬武略。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他也不是都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的。他自己还说过,在中央苏区时期,他在工作方式上有缺点,长征中他也指挥打过败仗。这部传记没有回避这些,而是一一做了客观的叙述和评价,从而保持了全书的历史真实性。

毛主席对自己一生的工作,认为主要是两点:一是赶走了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一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评价毛主席的这两项工作,第一点大家都没有疑义。对第二点,用毛主席临终前的话来说:支持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 其实,如何评价毛主席的关键,正在于评价毛主席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一种常见的解释就是毛主席为了党内的权力斗争的需要而发动文化大革命。其矛头指向的是党内的那些意图走资本主义路线的人。但是却没有很好的控制它的范围。

毛泽东代表的是正义和社会的良知,还有社会弱势群体的愤怒的吼声,但是毛泽东缺乏的是法治社会的理念和现代管理思想。我不同意毛泽东的一些观点和判断,对他的霸气也曾不满,但他是为信仰而战斗的,他是真挚的热爱中国人民的。是他使中国人团结起来,恢复了中国人对民族实力的自信和做人的尊严。

哪个时代都有局限性和决策失误,我仰慕毛主席,他是靠了真本事才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他为后世子孙着想的太远太深。毛泽东的伟大与智慧是历史形成的客观实在,不是哪个人说他伟大就伟大,当然也不会因为哪个人说他不伟大就不伟大。毛泽东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情结,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尽管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被认为是一个“创造世纪神话”的时代,我们对伟人的崇敬不免带有些非理智的盲从与感性。除敬重其政治天分外,我更喜欢那个豪气倾天、潇洒自如的诗人毛泽东,那个恣意汪洋、信马由缰的书法家毛泽东,那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毛泽东,那个舌战群雄、寸土必争的毛泽东„„

毛主席曾把崇山峻岭看作战斗序列的一部分。山,引发他的灵感。山,容易使人产生众多的联想。我曾游览过很多的山川河流,如黄山、华山,娥眉山,泰山黄河,长江,洞庭湖,黄河长江乌江的源头,此时我联想毛主席是稳稳的泰山;毛主席又是,是棱角分明、热烈火爆、毫无遮拦、毫无顾忌宣泄个性的明快性格般的华山。踏遍华山,最切肤的感受是奇、险、危、悬。正如毛主席的人生。看着天外飞来的巨石,不禁想起毛主席坚如磐石的意志,力拔群山的个性。因为清醒,所以超越自我,造福众生。在他的晚年,退却着摸棱两可着。安静使人富有,也许毛主席的后半生,与城市交融太久,这样,便与安静产生了人为的距离,看不到安静滑过的轨迹,于是,害怕孤独,害怕忘却,矛盾着,痛苦着,一个似乎有迹可寻又无法琢磨的统治者,就象他与周总理的关系,雾里看花,终将是猜测而已。

我读《毛泽东传》,想到山的精神,想到安静的心绪。于是,我想,在烦躁时,应该去看山去看水,而不是在无人的地方高喊。正看侧看左看右看大山,我要攀于顶峰站在高岗,最近距离地感受大山河流带来的有着生机与乐趣的安静。享受安静,才不会大步地退却。而毛主席以前,都是依山傍水生活着,超越着自我。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的老房有一块块墙体剥落的印记,上面有毛主席的这首诗。当时我们一边跳着山羊,一边念着这首诗。当时我还有过这样的念头:毛主席为什么写苍蝇呢?他要关心的事情很多的啊!读过传记,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记得爸爸的书柜中曾有一本《毛泽东诗词选》,我曾读过。在黄色的叶面下是一行行

黑色的铅字,最熟悉的还是这些诗词《为女民兵题照》《答友人》《咏梅》„„儿时的记忆最珍贵,也许,让小孩在小的时候多积累多背诵,真是有点道理。 每一部传记的结语,都值得自己反复品读。我认为那是作品的精华。句号,并不意味着结束。传统意识、大写的自我、人际竞争、健康状况等,都影响着我们的毛主席的人生,同样反作用于我们大中国。《论持久战》:对手都折服的时代鸿篇。毛泽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超人,更是丰碑。这几天虽然秋高气爽, 但我或多或少地走近了这一历史伟人,有了一点属于自己的感慨,心中的那团火在无尽的慌原。。。。。。

菲利普.肖特的《毛泽东传》很流行,对照不同的《毛泽东传》,感受可能别有洞天。历史是什么?蜗居在城市,文学是生命的空气与养分。有人提出从心理学、病理学的角度探究毛主席晚年的错误。想起刘兴雨的《追问历史》,在历史记忆与民间记忆的走廊里穿行,把思想的灵光敲打成一个个的黑字。我们触摸到的,除了自己还是自己,另外添加的是一点历史的皮毛。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骄子,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他身上集中了一个伟大民族和时代的精粹。这种境界,不是大家都能达到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人生经历和道路得到程度不同的启示。因此可以说,这部传记是一部毛泽东的启示录。

以上就是我对《毛泽东传》读后的肤浅感想。希望老师查阅点评。

土木

(三)班:黄利隆

学号:3116202078

毛泽东传

毛泽东传

毛泽东传

毛泽东传

毛泽东传

毛泽东传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有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doc》
毛泽东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