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2020-03-02 17:12: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沈家门小学2005学年第一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时间:2006-1-12 18:53:32 来源:沈小教科研 作者:科研处 阅读851次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把创建学习型学校、建设教师学习型组织作为校本培训的重点,提倡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着眼于“终身学习”“全程学习”,致力于“专业成长”“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达成。提高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造就一支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学习型、创造型的教师队伍,高质量、有实效地实施新课程,努力奠定教师终身教育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一、培训目标:

校本培训努力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结合改革过程学习;坚持结合大家的热点话题学习;坚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案例学习;坚持结合出现的问题学习;坚持同事间相互交流学习。通过有创建有学校特色的校本培训体系,使全体参训教师完成四个转型,即:从单一形向复合型转化、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从被动型向创新型转化、从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化。让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成为一专多能的学者型教师。

1.通过培训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深入领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职业内涵,对照、排查、纠正不良教育行为,树立爱岗、敬业、爱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习惯,重塑21世纪教师的新形象。重申职业纪律,杜绝体罚、变相体罚及侮辱学生人格等一切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和\"四项禁令\"的行为。

2.以新课程研究为突破口,通过校本培训,使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学习,构建完整人格,改善育人方法,主动以学校发展目标引领自我发展方向,积极有为。

4.积极探索“自主发展、人文见长”的培训管理模式,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充满活力、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5.充分发挥现有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大力开展以“高效、实效”为主旨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审视与反思、改进与创新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促进“优师”队伍的发展,造就出更多的教学骨干。

6.通过形式多样的有学校特色的、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和特色进行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工作,促成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开放、进取的学习型组织,从而达到教师整体素质与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同步提高的“双赢”目的。

二.培训实施策略

(一)构建“学校——教研组——个人”三级全员培训网络,营造良好的学

习氛围

1.建立以学校领导牵头,本校各级学科带头人、校内外专家、教研员提

供理论与实践指导,及本校骨干教师参与的校级核心组。

核心组的任务:发挥专家、名师、骨干的引领作用,加强对教师整体的学习与培训。

2.将教师学习的重心下移到各学科、各教研组,建立以学科组、教研组、年级组为中心的校本教研网络(由科研处与教务处共同携手共抓)。以实现校本培训中的五个坚持,使教师的教、研、训真正实现三位一体。

3。重视教师自主学习、自我反思习惯的养成与反思能力的提高

主动自主的自我教育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本学期将对教师自主反思作重点指导。重视“反思”之后的“教学改进”与“教学重建”,也就是说反思必须是全过程的,必须有行为的跟进与转变。

(1)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意见。

(2)写教育教学反思案例。改以往的一学期发五篇为每学月发一篇。反思的时机可以是学校组织的“人人试教”活动后、校内外教研活动后、自己平时教育教学后有所感触时、课题研究的过程积累中、读教育专著有所感悟后等。可以反思自己,也可以是他人的教学行为。

(3)组内讲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故事或现象,与其他教师一探讨、分析、交流(与每周教研组集体备课整合)。

(二)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校本培训又是一种以发现、研究和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课题培训模式。因此,要求教师在培训学习从校重点课题《在学习型环境建设中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实践与研究》出发,有机整合《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的建设》、《生命教育》,从自己的研究课题出发,在开展研究中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三)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培训资源,实现教师从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

传承我校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丰富校本培训的课程资源,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开发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培训资源。如网球、拉丁舞等等。

(四)建立健全各项校本教研制度。

1、每学期每名教师要制定一份个人学习发展计划、写一本教育学习笔记(不少于6000字)、读一至二本教育名著、每学月写一篇教后反思录、完善一个教师发展档案袋。

2、每周要求教师提供一个典型个案、提供一个研究的问题参加一次校本集中培训和教研组集体研讨活动。

3、继续抓好校本培训活动的过程管理,做到工作有计划、实施有方案、落实有措施、活动有记录、检查有总结,以确保校本培训活动的扎实开展。

4、校本培训实行成绩考核及考核成绩登记制度。对完成校本培训学分学时并经培训考核合格者,除计入《沈小教师校本培训个人档案》外,考核成绩与教师学期奖教金、教师年终考核挂钩。参加各类形式的培训学习,必须及时向科研处进行学时登记,课时登记要凭原件(始)依据。自我考核按标准评分,不可弄虚作假。

三、培训内容及方式:

1.专题讲座:请本校各级学科带头人、校内外专家、教研员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本学期的重点专题是“如何在学习型教育环境建设中促进学生主体发展”,“新课程的高效、实效教育教学”和“与生命教育有关的校本教育”。

主要教程有:师德培训:《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新时期师德颂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科培训:《新课程教学评价》、《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专题培训:《中小学学科专题(主题)培训学习》;信息技术培训:《E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英特尔培训等。

2.教研沙龙:以参与互动为主要方式,以学科组、教研组为单位。综合运用问题讨论、案例分析、课题研讨、教育叙事等多种方式,引导教师,围绕如何实现新课程的高效、实效问题进行深入的教改研讨。教研组每周一次,学科组每月一次。

3.课题研究式:实施新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实现从经验型到研究型的转变,因而在校本培训中把引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作为一件头等大事来抓。本学期主要以教师在校重点课题《在学习型教育环境建设中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的子课题研究为学习培训重点。

4.个别指导式:充分发挥师徒结对的功效,切实提升我校骨干教师的品位及年轻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现场诊断、情境体验式、观摩指导等方式,扩大我校优秀教师队伍,传承我校优秀名师的教育教学风格。

5.网络交流式:继续以我校的校园网、教师论坛、科研网、党建网及电子邮件为交流平台。互传信息、互相指点迷津、共同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外出学习培训教师回来后必须以书面形式通过网络让全体教师共享学习资源。

6.自主学习式:提倡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养成自我反思、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仅在实践中学,更要向书本学。继续实行教研组读书沙龙活动。

本学期的必读书目为:《教育走向生本》、《新教育之梦》、《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学期有不少于一篇读书心得、每学月有一篇教育教学反思,发于沈小论坛的“成长书屋”或其他版块,打印稿存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档案袋。

7.菜单式小社团培训,以教师的兴趣培养和特长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小社团等形式,实现教师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文化品位。

8.学历进修和专业知识培训。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考试、函授学习等形式向更高学历发展,积极参加计算机、公共英语、心理健康等培训。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doc》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