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2020-03-03 15:00: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2006-2007学年度)

老莱镇中心学校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校长为培训第一责任人的校本培训模式,充分发挥本校的培训功能和优势,实现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的校本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生命活力,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培训目标

1、建立主动参与、开放高效、满足教师自主性选择学习需要的教师培训体系,使我校的校本培训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2、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习型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在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

三、培训对象

所有在职教师均需参加培训和考核。

四、培训学时

学年总培训学时不少于30学时。

五、培训内容

(一)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主要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观念,运用大教育观和学习观对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探索新的教学行为。主要内容分三大块:A、综合实践活动培训;B、理论学习培训——《建构主义与多元智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新课程教学法》;C、主人教育培训。

(二)教育教学专业能力培训。

着重培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导入、强化、变化刺激、提问、分组活动、教学媒体运用、沟通与表达、结束以及补偿教学等基本技能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学业检查与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合作研究、偶发事件处理,与家长和学生有效沟通的能力,丰富和发展教师教育智慧。

(三)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提高利用网络搜集获取信息、加工利用信息、整合交流信息和评价信息成果的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整合,提高教学效益。

(四)掌握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

主要是培养教师良好的教学研究意识,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教学研究能力,促使教师成为研究者。

六、培训形式

根据本校实际,我们将采取以教师的自我反思为主的多种培训形式,如:专题培训、主题研讨、小组交流、案例分析、教学观摩以及竞赛、反思、自学等,积极探索“参与、互动、合作、探究”的培训模式。

七、保障措施

(一)健全的组织机构

1、建立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长:张

副组长:李成军 于秀秋 索继勇 成

员: 郭洪霞 李会波 鲁亚芝

李忠华 邹继海 杨士军

2、主要职责:

了解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实际现状;明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目标;制订校本培训整体方案;落实校本培训具体活动;评估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实际效果。

3、明确分工:组长是校本培训第一负责人。副组长则负责宏观调控和指导方案的落实情况,定期组织领导小组成员汇总情况,研究改进措施,负责方案的制订和修改工作并组织和协调培训方案的落实;组织考核工作,并做好培训记录,登记学分,整理存收档案资料。

(二)严格的规章制度

建立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管理制度,保障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正常有序、顺利地开展。

(三)科学的培训规划和培训内容

我们将长远的规划和近期的计划结合起来,严密而科学。同时还安排了师德专题培训、以新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内容。具备了从思想精神到业务上的实质性内容。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doc》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