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昆虫王国.教案

2020-03-02 04:06: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探秘昆虫王国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昆虫。

2、帮助学生克服惧怕昆虫的心理。

3、通过学习本课,进一步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4、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关于各种昆虫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2、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室场景布置。

3、有些同学也许害怕小虫子,教师要多加引导。

(二)学生准备:

关于昆虫方面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活动过程:

一、探索之旅新干线 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1、学生要准备好放大镜、记录本、昆虫捕捉器、食品等。

2、教师先让学生认识一些毒虫,例如:蜂、蜈蚣、毒蜘蛛等。以免在活动中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

3、教师应了解掌握活动当天的天气预报并准备好放大镜、记录本、药品(有些昆虫是有毒的)。

4、活动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昆虫都有哪些特点?哪些动物不是昆虫?是昆虫的又吃什么食物?等等。同时,还要学生认真地做好记录。

二、海阔天空任我行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让学生自愿结成若干个小组,去办一个蚂蚁养殖场,其步骤在书中已作了简单的提示。

2、教师在此要给学生鼓励与方法上的指导,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

三、五彩缤纷话收获

1、让学生交流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并将探究发现的内容进行整理,写一份“我的研究报告”,以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意外的新发现,制定出继续进行探究活动的计划。 附:

合作学习方法:合作技能“七字诀” 听取发言要专心,注视对方动脑筋。 说明紧紧扣中心,有根有据说得清。 求助别人要有礼,得到帮助表谢意。 反思自己有勇气,肯定别人得诚心。 自控守纪无喧哗,依次发言从多数。 帮助同学要热情,耐心周到把难除。 支持对方露微笑,点头鼓掌拇指翘。 说服别人把理表,态度诚恳不嘲笑。 建议大胆有设想,人人献策大步闯。 协调组员共商量,指正让步齐向上。 濒危动物是指所有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物种。从广义上讲,濒危动物泛指珍贵、濒危或稀有的野生动物。从野生动物管理学角度讲,濒危动物是指《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所列动物,以及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濒危动物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是指濒危动物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野生种群数量较少,存在灭绝的危险。相对性是指某些濒危动物野生种群的绝对数量并不太少,但相对于同一类别的其他动物物种来说却很少;或者某些濒危动物虽然在局部地区的野生种群数量很多,但在整个分布区内的野生种群数量却很少。

一些国家或地区视为濒危物种的野生动物,在另外一些国家或地区可能并不视为濒危动物。一些种类的濒危动物在得到了有效保护、其野生种群数量明显上升、不再有灭绝危险时,也可以退出濒危动物的行列。

濒危动物等级的划分,有两种方法:

1.两级法 这是我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划分的标准,它是根据物种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资源数量、濒危程度以及是否为中国所特有等多项因素综合评价、论证而制定的。

I级:指我国特产稀有或濒于绝灭的野生动物。 II级:指数量稀少,分布地区狭窄,有绝灭危险的野生动物。

2.六级法 这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其著名的《红皮书》中对受危胁物种的分级方法,近年来我国出版的部分《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也开始用此法。

绝灭(Ex):指野生状态下已经绝迹,但人工饲养或放养的尚有残存,如麋鹿。 国内绝迹(Et):指国内野生状态的已经绝迹,国外尚有野生的,如高鼻羚羊。 濒危(E):野生种群数量已降低到濒临灭绝或绝迹的临界程度,且致危因素仍在继续,如朱鹮、华南虎。

易危(V):野生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如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势必沦为\"濒危\"者,或因接近某\"濒危\"级别,而必须予以保护以确保\"濒危\"种的生存,如金猫、云豹。

稀有(R):从分类订名以来,总共只有为数有限的发现纪录者,如沟牙鼯鼠。 不足(I):情况不甚明显,但有迹象表明可能属于或疑为濒危或趋危者,如普氏原羚、假吸血蝠。

1 探秘昆虫王国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昆虫。

2、帮助学生克服惧怕昆虫的心理。

3、通过学习本课,进一步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4、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重难点: 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研究学习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关于各种昆虫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2、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室场景布置。

3、有些同学也许害怕“小虫子”,教师要多加引导。

4、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亲自体验感受一下有趣的昆虫。 活动方法:观察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你认识哪几种昆虫?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什么样的虫子是昆虫呢? (2)昆虫都有哪些特点? (3)哪些动物不是昆虫?

2、小组讨论: 昆虫吃什么食物?

3、到大自然亲自感受一下有趣的昆虫。

三、小结:

谈谈你有哪些收获?

濒危动物

活动目的:

1、认识自然界中的濒危动物。

2、了解濒危动物减少的原因,理解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联系。

3、使学生初步形成热爱自然、保护动物、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活动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活动方法:讨论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你认识自然中哪些濒危动物?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你能够说出几种濒危动物的名字? (2)为什么那么多动物处于濒危状态?

2、小组讨论:

(1)我国有哪些濒危动物? (2)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3)你认为它们不断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3、小组自编一个小节目,说说保护濒危动物意义。

三、小结:

3 夜出“活动家” 活动目的:

1、了解哪些动物属于夜行动物。

2、了解夜行动物的特征及特异功能。

3、培养学生认识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丰富自然知识。

4、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活动重难点: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活动准备:部分夜行动物的图片。 学生收集夜行动物的相关资料。

活动方法:讨论法,观察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你知道哪些动物只有晚上才出来活动?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哪些动物是夜行动物?

(2)为什么有些动物要选择在夜间出来活动呢?

2、小组讨论:

(1)夜行动物在夜间活动有什么优势? (2)夜行动物本身有哪些特异功能?

3、观察比较:

三、总结:

4 不辞辛苦的旅行

活动目的:

1、知道哪些动物有迁徙行为,了解它们迁徙的原因。

2、培养学生认识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兴趣,更加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3、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谈谈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活动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动物迁徙方式和迁徙原因的图片及资料。

活动方法: 讨论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你知道哪些动物有迁徙的习惯?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动物为什么要迁徙?

(2)你了解哪些不同动物的不同迁徙方式和原因。

2、小组讨论:

(1)动物迁徙要去哪里?

(2)迁徙的方式有哪些?

3、制作手抄报。

三、总结:

千奇百怪的眼睛

活动目的:

1、了解动物眼睛的特点,知道哪些动物的眼睛有特异功能。

2、培养学生认识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创新的意识。 谈谈你有哪些收获? 活动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动物眼睛知识的图片及有关资料。

活动方法: 讨论法,观察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你知道大自然在动物眼中是个什么样的?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你知道动物的眼睛都有哪些功能? (2)你了解哪些动物的眼睛?

2、讨论:

(1)动物的眼睛长在什么位置? (2)动物的眼睛辨别颜色的本领相同吗?

3、观察:

三、总结:

通过做实验你了解了哪些动物的眼睛?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6 植物的朋友和敌人

活动目的:

1、初步认识关于植物与其他生物的共生关系,进而了解生态平衡。

2、通过本活动进一步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3、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重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关于植物与其他生物共生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2、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室场景布置。

活动方法:观察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植物的生长除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外,还受哪些生物的影响?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你知道谁是植物的朋友?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植物?

2、小组讨论:

(1)哪些动物是植物的朋友? (2)哪些动物是植物的敌人? (3)庄稼有哪些“敌人”呢?

(4)喷农药对保护庄稼的昆虫会造成伤害吗?

3、图片展示:

三、总结:谈谈你的收获?

7 有趣的植物

活动目的:

1、了解地球上植物的多样性,认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有趣的植物。

2、通过实验,知道植物是怎样吸收营养的、进一步探究植物的奥秘。

3、学会种一棵植物、培养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1、使学生知道植物是怎样吸收营养的,进一步探究植物的奥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活动方法: 观察法。

活动准备: 小花盆数个,黄豆数粒,仙人掌、月季等植物的材料及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你认识哪些植物?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植物生长也需要营养吗? (2)叶子的形状为什么都不一样?

(3)你家栽培了哪几类植物?

2、小组讨论: (1)植物吃不吃东西? (2)花浇水后会长得怎样?

(3)不浇水花会长得怎样?

3、学种一棵植物。

三、总结:

8 植物体内的通道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认识植物体内也有“血管”,以及这些“血管”的作用。

2、让学生能对实验现象进行科学的观察,学习正确、有条理地记录实验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

回家自己种植一棵自己喜欢的植物。

结果。

3、使学生养成爱护树木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 使学生养成爱护树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白菜叶、水、小刀、小盆,鲜花两束,花瓶两个,彩笔、画纸。 活动方法:观察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来研究植物体内的通道。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根吸收的水分怎样到达植物的叶子、花、果实? (2)叶制造的养料怎样到达植物体的其它部分供它们生长?

2、小组实验。

3、观察。

4、小结:通过观察我们看到白菜是依靠细小的通道、把水输送到植物的全身。

9 植物的“家”

活动目的: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各种植物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热爱自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然的美好情感。

2、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利用课外时间在校内进行一些观察植物的活动。

3、学习运用调查、访问、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探究性学习方法,了解和体验社会生活。 活动重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两盆仙人掌、一个喷壶。 学生准备:收集植物的图片、资料。

活动方法:讨论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你知道不同植物有不同的“家”吗?它们的“家”在哪里?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不同的植物为什么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2)给一种植物换换生活环境会怎样呢?

2、小组讨论:

3、小实验。

三、总结: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0 四季中的植物

活动目的: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各种植物在四季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植物、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2、通过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并进行一些观察植物的生活、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 活动重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研究各种植物在四季中的变化。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给学生准备观察用的几种植物。 学生准备:收集植物图片、资料、调查冬季开花植物。

活动方法:讨论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你知道四季植物中的植物有哪些?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你知道植物在四季中的变化吗? (2)夏季开花的植物能不能在冬季开花呢?

2、讨论:

你知道几种能够在冬季开花的植物?

3、观察。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1 植物也“睡觉”吗

活动目的:

1、通过引导学习进行观察、研究各种植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2、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一些观察植物和收集植物的活动,让学生养成热爱自然的情感。

3、学会运用调查、访问、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探究性学习方法,了解和体验社会生活。 活动重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查找有关植物是否睡觉的资料。 学生准备:从有关书籍查找植物是否睡觉的资料。

活动方法:讨论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你听说过植物也“睡觉”吗?植物有时怎样睡觉的?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所有植物都在晚上睡觉吗?

(2)植物睡觉时会有什么表现呢?

2、讨论:

(1)植物什么时候睡觉? (2)怎样“睡觉”? (3)他们睡觉是为了什么呢?

3、小结:植物睡眠与人和动物睡眠一样,都是一种自我保护本领,是为了自身的更好生存和发展。

三、总结: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2 绿色行动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观察我们 的家园在哪些方面遭到破坏,使学生树立保护地球

的意识。

2、激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周围的环境,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内进行一些调查和保护地球的活动。

3、学习运用访问,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探究性学习方法。

活动重难点: 使学生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1)有关绿色环保方面的文字、图片资料。 (2)绿色环保商品。

2、学生准备:

(1)有关绿色环保方面的图文资料。 (2)各种绿色环保商品。 活动方法:讨论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我们怎样行动起来,建立起保护地球环境的绿色文明。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表现在哪些方面? (2)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

2、小组讨论:

(1)人类哪些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 (2)人们为保护环境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3)现在还有哪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3、利用废弃物品,设计一些小制作。

4、比一比,谁设计的新颖、美观、实用。

三、总结:

13 气象改变我们的生活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气象的含义,会根据太阳、云彩等认识天气。

2、让学生了解气象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谈谈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3、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对自然的认识。

活动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1)天气预报录像带、挂图。 (2)各种天气的课件及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气象的谚语、图片资料。

活动方法:讨论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你知道气象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人们能通过什么办法来了解天气情况? (2)气象和奥运会有关系吗?

2、讨论:

云团、气流、高低气压带与气象有什么联系?

三、总结:谈谈你有哪些收获?

《昆虫王国》教案

《昆虫王国》一次教案

《昆虫王国》读后感

第二单元夸夸我的家乡第三单元昆虫王国探秘

《昆虫王国》教学设计

昆虫王国教学反思

昆虫王国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蔬菜王国探秘

《漫步昆虫王国》教学设计

昆虫教案

《探秘昆虫王国.教案.doc》
探秘昆虫王国.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