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下古诗《所见》教学设计

2020-03-02 11:16:5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人教版一下古诗《所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在美。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朗读古诗研讨,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生动景象,在反复吟诵、回味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真正品味到古诗所蕴含的内在意境。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收集作者及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 2.完成预习单。 教师准备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寻隐者不遇》,谁已经把这首诗背会了,请展示给大家听。(指名背诵)

古诗的魅力就在于用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给人以无尽的想象。今天,我用上节课所学的读诗句、想画面等方法再来学习一首表现儿童的古诗。(板书课题:所见)

3.“所见”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根据自己的所见写下的诗篇。大家课前已查阅了一些有关袁枚的资料,谁来汇报。(学生汇报后,教师出示关于袁枚的介绍资料作补充,学生自由阅读)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识、写情况。

(1)出示学生预习单,让学生认读,纠正字音。(重点是两个翘舌音生字) (2)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三个生字“骑”“振”“蝉”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要引导学生掌握这这类字的书写规律)

(3)练写自己写得不正确或不满意的生字。 2.检查古诗朗读情况。 (1)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2)再读古诗,做到读正确、流畅。

(三)整体感知

1.读完这首古诗,你知道诗人所看到的是什么了吗? 2.质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问题?

(四)精读感悟,品味古诗描绘的景象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1.指导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的意境。

(1)出示图片(课件),指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一幅怎样的情景? 牧童不仅骑着黄牛,还高兴地唱着歌,他的歌声怎么样呢?你从哪里知道的?指导理解“振林樾”。(随机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串起来说说一二句诗意。

这可真是一个快乐的小牧童,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他此时的心情? (3)让小牧童高兴的事可多了,让我们和他一起走进树林,边读边想象,他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风景??

(4)多么美丽的田园风光啊!让我们把前两行诗句再美美地读一读。 (5)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唱着悦耳的歌,正欣赏着美丽的田园风光。突然他不唱了,为什么呢? 哪两句诗告诉了我们?(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指导理解“意欲”“捕”“鸣蝉”和这两句诗的意思。 (7)用简练的言串起来说说全诗意思。

(8)谁能用朗读把这有趣的场景表现出来?(指导学生想象古诗意境,读出节奏和韵味,后二句可小声些。)

2.表演展现诗的意境。

你能结合诗的意境表演一下吗?(先学生同桌表演,再指名表演,师生评议)

3.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朗读了古诗,欣赏了表演,你觉得小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4.体会写法。 诗人袁枚刻画人物形象最打动人心的是运用对比的手法,谁来说说在这首诗中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好处?(指导学生通过“骑”与“立”、“振林樾”与“闭口”的对比,感受诗中的人物形象,感受诗中展现的动静结合的美好画面。)

(五)巩固、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2.拓展练习:展开想象,试着把这首古诗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课件出示)

六、板书设计

骑黄牛

所见 清

袁枚

振林樾

喜爱:田园风光 对比:动静结合

闭口立

—— ——

古诗《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所见》教学设计1

古诗所见教学反思

古诗《所见》教学实录

人教版一下《小伙伴》教学设计

一下古诗

4月古诗《所见》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班古诗《所见》

古诗《所见》教案

所见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下古诗《所见》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一下古诗《所见》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