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村与贫困村调查与对比的分析报告

2020-03-02 17:25: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受交通条件、自然资源、自身能力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地区差异以及同地区村社之间的差异都较大。为了全面了解贫困村与富裕村之间的发展差异,分析贫困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探讨促进平衡发展、构建和谐小康农村社会的有效途径,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我们深入琼海、文昌、儋州、保亭、白沙五市县32个村社进行调查,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4个富裕村和4个贫困村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中,也涉及其他一些村社的情况,现综合报告如下:

(一)典型村社简况

富裕村之一:文林南村位于文昌市东郊镇,是个省级文明生态村。全村66户263人,耕地60多亩。村民利用当地丰富的椰子资源,办起四家加工厂,除加工本村的椰子外,还收购加工邻村的椰子。生产的椰蓉、椰子糖、椰棕、椰垫、椰壳活性炭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销售总值1800万元,缴纳税金135万元。人均年纯收入5800元,家家户户住上了新房。村民组建的琼剧团,自编自演节目,弘扬文明新风,宣传政策法制,寓教育于娱乐之中。

富裕村之二:琼海市阳江镇边沟村16户55人,除32亩水田外,利用山坡地种植槟榔、胡椒等经济作物计425亩,户均15亩,还加工槟榔和培育槟榔苗出售。村民人均年纯收入8860元,家家户户住上前庭后院的小别墅。村里建起文化室、排球场。边沟村是红色娘子军的诞生地,是很有代表性的靠种植致富的国家级文明生态村。

富裕村之三:兰洋村是儋州市兰洋镇的一个黎族山村,有79户376人,耕地292亩,橡胶321亩,水果68亩,经济收入主要靠橡胶、养猪,同时利用靠近水泥厂的条件,到厂里打工或搞运输,年人均纯收入3684元,在全市名列前茅,是个省级文明生态村。

富裕村之四:白沙县打安镇地宝村是个黎族村庄,有18户89人,除水稻外,种植橡胶645亩、甘蔗200亩、木薯124亩、水果107亩,年人均纯收入3580元,全村有5户建起了楼房,13户建平顶房,家用电器一应齐全,消毒柜、电冰箱进了农家,被评为国家级文明生态村。

贫困村之一:文昌市东郊镇排沟西村是个革命老区村庄,24户90人,水旱田85亩,没有水利设施,不旱则涝,除种植水稻和一些冬季瓜菜外,没有别的经济作物或经济来源,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是个靠天吃饭的贫困村庄。

贫困村之二:琼海市龙江镇中洞第19经济社,26户106人,水旱田面积48亩,种植水稻和冬季瓜菜,另种植有橡胶、胡椒、槟榔等经济作物64亩,人均年收入1700元,在农村经济比较发达的琼海市属贫困村之列。

贫困村之三:儋州市木棠镇木园村,全村76户418人,土地面积1620亩,其中旱田282亩,坡地70亩,其余为荒地。干旱缺水,没有水利设施。遇旱年不仅无法种稻,连蕃薯等旱地作物也不能种植。家家户户外出捡破烂为生,人均年收入540多元,是个典型贫困村。

贫困村之四:保亭县新政镇新村, 36户154人,水旱田136亩,坡地106亩,只种植水稻和一些旱地作物,人均年收入不足600元,是个仅有饭吃的贫困村。

二、富裕村与贫困村的对比分析

富裕村与贫困村之间,在社会经济发展、村容村貌以及村民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等方面差距极大,不同区域的同类村社之间,同一区域的同类村社之间,也有较大差异。在这里,试就富裕村与贫困村之间的差距及其原因做简要的对比分析。

(一)自然资源、生产条件方面的差异

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水利设施、交通条件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调查表明,富裕村所处的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土地较多而且肥沃,交通方便,水利设施完善,具备发展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良好条件。如琼海市龙江镇双举岭村,地处丘陵地带,既有灌溉便利、旱涝保收的水田可以种植水稻和冬季瓜菜,又有充足的山坡地适宜发展橡胶、胡椒等经济作物,~年人均纯收入达4180元。

相对而言,贫困村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闭塞,土地资源贫瘠,水源欠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木棠镇木园村是儋州市西北部干旱地区贫困村的缩影,全村76户418人,没有水利设施,没有一亩水田,十年九旱,人畜饮水困难。今年大旱,耐旱的蕃薯、甘蔗也旱死了,牛也饿死了。农民靠到城里捡破烂或到农场胶园捡胶泥谋生。

(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方面的差异

经济是基础,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农村社会不断进步。富裕村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从以产品生产为主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以商品生产为主的市场经济的转变,产品的商品率高,产业结构合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经济效益好,生产后劲足。如文昌市文林南村、白沙县地宝村、琼海市边沟村,经济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道路、水电、娱乐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卫生、养老等公益事业正在崛起,改变着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儋州市的兰洋镇兰洋村,已实行由村统筹的义务教育制度、奖学金制度和养老制度。

相比之下,贫困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项目单一,商品率低,生产主要是为了维持自身的生活,仅仅解决了温饱,无能力兴建基础设施和发展公益事业。如文昌市的排沟西村24户90人,水旱田85亩,没有水利设施,非旱则涝,水稻和冬季瓜菜产量低而不稳,村民生活困难,村里靠扶贫资金打了口水井,通电是靠搭上了邻村的线路,全村唯一的新房是媳妇从娘家借钱来建的。镇领导说,在宝芳镇仍有40%的村庄处于贫困状态。

(三)居住环境、家庭生活方面的差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富裕村农民的居住环境和家庭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如文昌市的美柳村、琼海市的边沟村、儋州市的侨南村、白沙县的地宝村、保亭县的什么东村,都是规划合理、整洁优美的花园式新农村。村庄青山绿树环

。所以,要采取有效措施真正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办好农业职业高中。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校,应当免收学杂费,对来自贫困家庭的住校学生,还应给予生活费补助。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科技人员,要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把实用种养技术送进村送到户,帮助贫困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掌握技术,不断拓宽生产门路,增强发展后劲。

(二)总结推广经验,发挥富裕村的示范辐射作用

首先,总结推广富裕村特别是本地区由贫变富的村社的新鲜经验。基层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召开现场会、组织参观学习或媒体宣传等方式,大力宣扬和推广这些老百姓看得见,学得到的好经验,以增强信心,拓宽思路,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其次,倡导富裕村带动帮助贫困村发展。例如,利用富裕村在技术、运输、加工等方面的优势,与贫困村合作联营,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走共同发展的双赢之路。另外,部分基本具备接待条件的文明生态村,可与旅游部门合作,探索发展农村风情游和农业生态游,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提高发展水平。

总之,在实践中,无论是抓贫困村脱贫,还是抓富裕村建设,仍要把工作重点摆在扶贫帮困上,使这些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同时要充分发挥富裕村在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进步等方面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广大农村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伟大工程健康发展。

富裕村与贫困村调查与对比的分析报告

把过去的贫困村变成富裕村

贫困村 分析 报告

门店调查与分析报告

调查与分析

娃哈哈与乐百氏对比分析

兰州市内停车场收费调查与各地停车场对比分析

贫困村调查问卷

物流成本调查与分析报告

产品质量法调查与分析报告

《富裕村与贫困村调查与对比的分析报告.doc》
富裕村与贫困村调查与对比的分析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