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的合理性

2020-03-02 23:00:0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的合理性

天门市干驿镇中心学校初中分校 刘志兵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也在不断地更新发展:从一开始的幻灯、录音机,到后来的投影仪、录像机、电视机,直至现在的实物投影仪、音像结合语音设备、电脑等,高新科技现代教育技术层出不穷。这些现代化的视听教学手段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如果恰当运用,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形象思维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对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当前,中小学各科教学研究教学方法多,而对教学手段尤其是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研究得少。许多学校、教师在运用现代化电教手段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要想使其充分发挥其效用,教师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认识,以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运用的合理性:

一、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课堂教学一直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因而,教师选择使用现代化现代教育技术时,首先必须考虑的是要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社会活动课 《居家安全》 时 ,首先用投影出示了“1

19、

110、120”三个电话号码,让学生谈谈对这三个电话号码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兴趣;接下来,让学生带着“遇到危险情况怎么办”这个问题观看一段关于防火的实况录像,学生一边兴致勃勃地观看实际情境,一边思考;最后,教师播放火警、匪警、急救中心的警报,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模拟救护练习。这位教师整节课不断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学生不断地接受新的刺激,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学习情绪,有效地避免了在课的后期小学生的思维疲劳和注意力分散,优化了课堂教学。

2、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疑点。 现代教育技术,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疑点等方面有着独到的功效,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运用。例如,我在教学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课文《月光曲》时,引导学生由皮鞋匠的联想来体会《月光曲》的曲调变化和贝多芬的感情变化是教学的一个重点、难点,若只凭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朗读体会,是很难解决的。教学时,我播放了自己经过精心挑选的与课文内容极为相配的钢琴曲--《威尼斯之夜》(《月光曲》没有找到),同时我随即表情范读课文。优美悦耳的音乐、包含真情的朗读,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学生耳听其文其声,心感其情其境,情感因素被调动起来了,在不知不觉中和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共鸣,对曲子的旋律、贝多芬的情感变化有了生动形象的感知,之后,我又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学生的积极性又调动起来了,对曲调的变化、贝多芬的情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至此,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3、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在中小学阶段,兴趣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向导。而现代教育技术,以其悦耳的声音.色彩鲜明的图片.生动优美的画面等形式,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其它媒体所远远不及的优势,因而,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由于学生观察到的山水与课文中的描述差距太大,感到陌生。绝大部分学生又没有实地观察的条件。教学中只靠教师的语言难以描述的清楚明白。而采用实景录像,再现漓江水是那样静,那样清,那样绿,如同翡翠。望之一眼,令人心旷神怡;再现桂林的山是那么奇,那么秀,那么险,再加上青山秀水的映衬,红花绿树的点缀,给人以美的享受,把学生引入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境界。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有利于加大教学密度。 一堂课40分钟,要想让学生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必须加大课堂教学的密度。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仅凭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和一块黑板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而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讲完了一篇课文准备小结时,在黑板上板书时间时很紧张的,这时,教师运用课前制好的投影片,边投影边小结就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再如,数学课上进行巩固练习时,量大题多,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写,不光老师的时间不够用,加重老师的负担,也不便于学生确认和识记,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教师利用投影教学,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运用电化教学,还可以提高课堂反馈的速度。

5、使用电化教学,要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录音、投影、录像、电脑都可以将平面的语言文字内容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在出示画面观察、思考时,有助于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在投影打出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抽象思维的能力。而这两种思维能力训练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要做好三个“结合”,以便使其发挥最大的实效

1、要做好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各种教学手段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任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不可能是全能的,也不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比如现代教学手段中的投影仪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中的小黑板。因此,我们不能过分、片面地强调现代化电教手段的作用,而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运用。目前教师的讲解、指导、示范、板书等仍然是基本的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只是辅助手段。所以,教师应加强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性作用,研究和扩大它的使用范围,使教学手段逐步走向现代化。

2、要做好各种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 各种媒体各有各的优势,教学中要根据教学需要考虑使用何种媒体更有效。同时,根据系统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我们还应该在教学中,根据各种媒体的优势,将它们加以优化组合,发挥多媒体的整体功能。

要做到多媒体优化组合,必须充分考虑以下两点:一是教学信息传递对媒体的需要;二是各种媒体的使用适用于何种形式的信息传递。例如,指导学生观察一种植物,,需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外形.颜色.作用等方面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电视录像超越时空的特点,再现植物的生长过程,同时还可以用投影显示植物的各部分颜色、形状等。至于植物的内部构造,无法看出来,则最好用实物做媒体,亲手剥开观察。

3、要做好现代化教学手段必要性和实效性的有机结合。 必要性是说,用和不用效果一样就不用,用了能提高教学效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的才用。例如,只有几道普通的练习题,我们完全可以用小黑板,而不必用投影仪。

实效性是说,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要讲究实际效果,不能只是简单的演示、走过场。例如,笔者在教学《开国大典》时,考虑故事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于是从电影《开国大典》中剪辑了几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精彩片断,在讲读过程中分段播放,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经过,感受开国大典的激动场面。特别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一刻和阅兵式进行的时候,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对课文内容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总而言之,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的目的性、实效性,这样才能使现代化的现代教育技术更充分地发挥作用,从而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秀)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数学中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艺术化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地里教学中运用的启发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的合理性.doc》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的合理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