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文章的读后感

2020-03-03 09:17:2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好多文章的读后感

自从有了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文章分享便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其中不乏一些唯美浪漫辞藻华章的东西,当然,针砭时弊,揭露现实社会的文字自然也不能缺席,今天我写的就是我读了这些文章后想到的一些东西,见仁见智,不敢苟同者大可眼不见为净。

话说我曾看到过好几次这样的东西,中国给XX国捐款XX亿,却没钱去给山区的学生造几所小学,中国向XX国援助不计其数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却没钱搞全民医疗,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我想这种现象之所以屡次发生,渐渐被人们习以为常,我们在愤慨的同时,是否思考过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我觉得,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因为我们的统治阶层是中国人!是中国人就存在一种定式思维,不论什么情况,面子最重要,表现给外人的总是最好的自己,而表现给自己家人的,才是最真实的自己。好了,肯定有人说我以偏概全,但是事实就是这样,起码大多数人是这样想的,领导人一发话,见有人反对就搞个民主投票什么的,大多数人出于这种中国人的想法还是同意了,所以最后的决定下来是这样也是情理之中的。然后我们谈谈这种想法,可能有人不信,但是从古至今,事实俱在:汉武帝三次攻打匈奴,倾尽举国之力,就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武功无可匹敌,然后成了第一个写罪己诏的皇帝;明成祖朱棣为了看到万国来朝的盛景,居然让郑和带着全国三分之一的财富下了西洋去“封赏”给别国,最后虽然百国来朝,但是搞的明朝国库空虚人民怨声载道。乾隆皇帝何尝不是?为了自己的十全武功,牺牲了多少无辜民众!面子是有了,最后吃苦的还是咱们这些老百姓。所以我们应该理解这种向外国捐助的行为,虽然最后的下场注定悲剧,但是我们至少撑住了面子,起码中国这根木头柱子现在还禁得起这帮蛀虫的糟蹋。

然后我想谈谈好多见义勇为者的悲惨下场,有的被受害者冤枉是肇事者,有的为了救人受伤了,获救者却消失了,这样的事情在当今社会比比皆是。什么是民族劣根性,这就是民族劣根性,我们最大的缺点就在于冷漠,知恩图报什么的已是罕见,以德报怨就更别提了,现在流行的是冷眼旁观,看热闹最重要,等悲剧发生了,这些看热闹的便一哄而散,无迹可寻。穿着长衫的孔乙己被打断了腿,进城革命归来的阿Q被杀了头,华老栓的人血馒头也没能救得了华小栓。如果不是人性冷漠,一个秀才会去当小偷被打的残疾?一个普通农民会被诬陷的丢了性命?一个开酒馆的会对人血馒头趋之若鹜?看客的心理最难琢磨,他们有着不同的表情,心里带着似有似无的愧疚,但是唯一相同的,是他们的姿势,都伸长了脖子,袖着手,生怕漏过了一点细节。当你最无助的时候身边却站满了这些人,这才是社会的悲哀,人性的悲哀!好了,我知道,我们的社会正一步步向这个方向发展,在大街上提醒被偷的人有小偷,她居然认为是我在掏她的包!原来看客出现的原因,是这个。当我们都灭绝了人性,袖着手,伸着脖子,站在大街两侧,与我们最类似的,就是伸出脖子待宰的羔羊。

最后我想说说本土与外来的碰撞,有人说用外国货就是崇洋媚外,看动漫就是亲日,看韩剧就是亲韩,都是数典忘祖!对此,我不敢苟同,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喜欢国学的人,但是喜欢归喜欢,我推崇的是博采众长,我玩着美国的英雄联盟,韩国的剑灵,看着日本的海贼王,还弹着西班牙的吉他而不是中国的琵琶,是不是这样的我就是大逆不道,罪不容诛?当然不是,如果这样定罪的话中国可能就要变无人区了。其实我们的祖先一直推崇这样,魏源有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也翻译了《天演论》告诉我们适者生存。就连现今中国的市场经济不也是从资本主义社会挪过来的?说到了市场经济,我不得不谈谈制度,从小的历史书政治书教育我们,社会主义好,马克思主义万岁,马克思以预见的眼光指明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但是这真的是对的吗?我想说说真相,我们中国的发展就不是这样,至少我们有一大段时期,马克思没有总结出来。中国的封建社会止于战国,因为战国以后,王侯分封已经消失,土地私有也已经消失,封建社会的两大特点都不符合了,谈什么封建?如果谈封建,西欧的诸多小

国才是封建的产物,我们书中的封建闭关锁国,落后挨打,都是生搬硬套,我只知道,在所谓的封建社会我们的国力空前强盛,科技空前发达,人们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至于清政府后期的落后,我们书中告诉我们是因为封建帝制的原因,是制度问题,但是现在我们的制度领先了,不是依然落后吗?可见强盛与落后,与制度是两回事儿。同学们接受这样的教育,我不知道和日本书中宣扬军国主义有什么区别,我们大骂日本,可是我们自己呢?不也是欺骗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吗?鲁迅先生说的好,救救孩子,满嘴仁义道德的中间,充斥着思想的禁锢,掩盖真相,这才是民族的懦弱与可悲!

就这么多吧,腾讯屏蔽我的文章不是一两次了,有人看到了最后我感到开心,我不敢说是中国人就转起这种豪言壮语,但是说出了真相,又何须在乎别人的态度呢?

好多外国名著

文章读后感

读后感文章

文章读后感

文章读后感

文章读后感(二)

文章读后感(四)

中小学读后感文章

文章及读后感

文学史文章读后感

《好多文章的读后感.doc》
好多文章的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