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德论文谈论新时期教师的师德问题

2020-03-02 17:58:4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让师德伴我行

同江市第三小学 郑丽荣

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是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本人从教二十多年来,一向用师德指引自己前行,现谈以下几点具体做法:

一、热爱、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我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业,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处处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才可能教育学生遵规守纪。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现行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条文,强化法制观念,在学法的同时,要懂法、守法、护法,以身作则;在学生中宣传政策和法律条文时,就会受到双重的教育效应。我们要教育学生懂得当代社交的一般常识,讲究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注意礼貌,平等待人,凡事自己都要从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如:教育局下达的“教师十大禁令”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尤其是上课、开会、大型活动期间禁止使用手机、不乱办班、乱收费、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

二.爱心教育是师德提升的根本

我们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我们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当然,爱学生也要学会包容学生的过失。子曰:“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让我们谨记雨果的一段话。“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正如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人民教师的我深知这句话不是一句漂亮的颂扬,而是意味着一种巨大的责任,每当走进教室,面对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孩子,一双双充满求知的眼睛,总觉得他们就像一张张洁白无暇的白纸,而我必须拿起手中的笔在这些白纸上描绘出最美的图画。记得一节《品德与生活课》上,二年四班的一名女生,突然呕吐起来,书桌、地上到处都是,气味刺鼻、难闻极了。此时我急忙拿起工具收拾起来,并及时询问病情、安慰她,学生激动的说:“老师,您就是我的第二个妈妈”。还有一次,在体活课上,一名男孩玩着玩着,哭了起来,我走到他跟前问他,得知他没有吃午饭,我急忙为他买回好几样吃的,他感到的热泪盈眶,多年来,我一向用慈母的心来爱学生。回首一件件往事和一批批被我送出校门毕业的

孩子,我更深知,教育是要用爱心来浇筑的永恒的事业。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

\"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与师德核心。因此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教育改革日新月异。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首先就要特别强调我们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因为我们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如:第三小学的领导就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的楷模,当他们发现操场上、楼道内有垃圾,就及时捡起,这是我们师生学习的榜样。再如:我们要求学生在校园内禁止骑自行车,我们教师也能人人做到,凡事都能起到表率作用。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

四.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我们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所以,我们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知道,并认为教师什么都知道。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教师应珍惜它,而不能扼杀。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五.育好人是师德的归宿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觉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因为教师的劳动,是人格培养人格,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我认为育好人应该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指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一个有公民意识的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个有爱国主义思想和中国国格的人,一个真善美的人。指导学生“学会做事”,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与人合作中学会生

存和发展的本领。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导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会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可以说这是教师工作的全部。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以,我们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最后,我想说:“让师德永远伴我行。”

谈论新时期教师的师德新问题

新时期教师师德学习体会

教师师德论文

教师师德论文

教师师德论文

教师师德问题讨论稿

教师师德师风论文

教师师德师风论文

教师师德工作论文

师德论文合格教师

《教师师德论文谈论新时期教师的师德问题.doc》
教师师德论文谈论新时期教师的师德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