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预设与有效生成

2020-03-01 18:30: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精心预设与有效生成 (

摘要:

一节充满生命力的课堂需要教师课前精心预设,更需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对课堂上生成性因素进行巧妙把握。以灵动的教育机智,即时重组生成信息、调整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只有预设与生成并重的课堂才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精

彩。

关键词:预设 生成

教材

学生

民主

取舍

概念:

预设,是指预测与设计。课堂教学预设,是指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安排。通俗点讲预设应该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与对策的准备。从这个角度说,课堂教学预设是课前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一般应体现在教案中;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地发展,或者说教师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 生成,是指生长和建构。课堂教学生成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生成分为两种,一类是我们预设下的现象,另一类是我们不曾预设到的现象。生成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

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课前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每一环节、每一步骤都进行预先的设定。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以启发式的提问开始,但很快又会“循循善诱“,将学生的思路、方法引到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流程上,学生在教师的暗示、牵引下很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看上去是开放的、自主的。但本质上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以牺牲学生的思维、智慧为代价。我们要如何摆脱这种“开而不放、预设而不生成”的教学方式,让思考重新回到课堂,让智慧重新回归课堂,这就需要探讨教学活动中如何精心地预设?如何有效地生成?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笔者认为,预设与生成应该是和谐共存的。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课堂教学的升华,是教学追求的

一种境界。

一、预设——生成的前提

生成往往是基于预设,以预设为基础,是对预设的丰富、拓展或调节、重建。也就是说,精心的预设不一定能产生精彩的生成,但精彩的生成必定源于精心的预设。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精心的预设呢?课堂教学的预设方面有很多,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见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从哪方面入手,都必须关注两个基本点:教材、学生。教师要更深更细地钻研教材,更要有以人为本

的思想。

(一)充分预设教材

[案例一]《平移》教学片断:

师:什么叫平移? 生:平平地移动。 生2:直直地移动。

生3:坐电梯的时候,我们是平移的。 生4:我家浴室的推门也是平移的。 教师对学生举的例子不加评论,课件演示:一张脸的五官向不同的方向作直

线移动,脸就变形了。

学生笑。

师:这样叫平移吗?

生:不是的,平移还应该是按同一个方向移动的。

……

从上面这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这位教师自身对平移的概念没有真正的认识,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教授在一次对话中指出:“平移、旋转最简单、最根本的核心是什么?是刚体变换。刚体变换是什么意思呢?谅是说这种变换不改变物体的任何两点之间的距离。”课件演示一张脸的五官各自向不同方向作直线移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自身对平移概念没有真正的认识,若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本质也没有把握,又能生成些什么呢?更别奢望精彩的生成了?

(二)全面预设学生

预设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尽可能全方位了解学生,对教学过程多作预设:学生的学习起点是什么?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如何引导?旧知与新知距离有多大?需要提示吗?提示会不会降低学生思维强度?预设过程中要多模拟些情境,多估计些情况。使预设更有深度、广度、宽度和厚度,设计弹性的教学预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容面对瞬息万变

的课堂。

[案例二] 《能被

2、

3、5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材安排《能被

2、5整除的数》、《能被3整除的数》各一课时。笔者分析本班学生情况,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究、分析能力。能被

2、5整除的特征应该是比较容易的,相信班级中有一大半的学生能自主解决,难点可能就在于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另一方面上学期练习课中有些题目涉及到整除问题,已经把能被

2、

5、3整除的数的特征向学生作了简单介绍,一部分学生有所了解。在一节课中只研究能被

2、5整除的数,对学生来说可能缺乏挑战性。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把两课时的内容合并在一课时内完成。

教学过程预设(简):

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1、填表获得数据

请同学们在0-9这10个数字中,每人任意挑选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这样三位数可以组成几个?然后请同学看一看,算一算,想一想:你写的三位数中哪些数能被5整除?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数能被3整除?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以与老师一起讨论。

2、反馈数据

二、探究新知

1、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表中和自己练习纸上能被

5、

2、3整除的数,再结合组内四人的数据,小组讨论一下:你觉得能被

2、

5、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

2、汇报反馈

3、结论提升 ……

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如我所愿地完成课时教学目标。由于错误地估计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拔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的教学容量过大、思维要求过高,课堂上始终只有小部分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讨论,很多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似懂非懂。

生成必定是一种充分预约后的精彩,没有充分预设教材和学生,就不可能会有流光溢彩的生成?笔者认为,精彩的生成只会开放在辛勤耕耘的土地上,不会光顾缺乏预设的课堂。

二、生成——预设的升华

课堂教学不是课前预设好的“电视剧”。如果我们过分拘泥而忽视学生的思维,那么再怎么精心的预设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课堂是动态的,会发生许多难以预知的随机性、偶发性的事件。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机智的教学能力。发现、捕捉、利用这些“非预设性资源”,善于把这种生成性内容看作新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预设,形成新的教学方案。达到最有效地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达到课堂上的有效的生成呢?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动态生成的环境必须是民主、平等、宽容的。没有一个民主的机制,没有一个平等支持的氛围,就不可能有个体之间真正意义的积极的互相推动。教师不是独裁者,应当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想法。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鼓励学生独立观察、操作、思考、解答,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促使动态资源的生成。 [案例三]《复习有余数的除法》片断: 练习:127/()=5……2 教师预设了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三种解题方法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情况1:127/5=25……2除数就是25。 师:同学们觉得他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生:不对。

师:能否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 17/()=2……5所以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情况2:127/2=63……1除数是63。 学生很容易发现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情况3:127-2=125 125/5=25 请学生说出这样做的理由:被除数减去余数就是除数与商的积,再除以商,就求出了除数。

在实际教学中,一位学生很快地说出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其他同学也表示认可。教师正进入下一环节时,一位学生站起来。

生1:“老师,我就更简便的方法,只要把127除以5,得到25余2,25就是我们要求的除数。” 师:这样做对吗?

生:还是这样更简单,比刚才的办法简单多了。 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原先是有所考虑的,但没想到同学们都赞同第二种方法。这时教师并不急于表态。

师:那同学们就用第二种方法来做道题吧。 17/()=2……1 17/()=2……3 23/()=7……2 23/()=7……9 ……

生2:不行, 不行,第二种方法错了。

生3:第二种有的时候可以用,有的时候又会做错。 生4:还是第一种方法好,都不会做错的。 师:那什么情况下可以用第二种方法。

学生讨论发现规律:只有当余数比商小时,两种方法都能用,而且用第二种方便更简便……

这不曾预设的探索活动占用了练习的时间,却使学生获得了意外的收获。由于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视角。教师抓住学生猜想中稍纵即逝的生成点这一课堂资源,因地制宜地加以应用,并加以放大、拓展,巧妙地将其转化成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的契机,收获了

课堂动态生成的精彩。

(二)合理取舍,彰显智慧 教师心中不仅有课前预设,更要关注课堂上出现的种种意外,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地加以分析和取舍,对浅显的,点化提升;对偏离的,拨正航向;对有效的,深化升华;对错误的,引导否定;对无关的,予以弃置;对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合理地挖掘蕴藏其中的潜在教学价值,从而为每一个学生投身学习活动、主动建构知识铺设条件,为课堂上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创造性的发挥打下基础。

1、捕捉亮点,提炼升华 课堂生成的信息稍纵即逝,教师要从课堂现状与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上,进行价值的判断,快速地筛择生成点,即时有效的生成。 [案例四]《11--20数的认识》课堂活动。

师:报数,学号是11——20的同学起立。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生1:我是11号,11是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 ……

师:11-20号的同学请上讲台。

这些同学按从小到大的的顺序排成一队。当教师让学生回到座位上时,学生一哄而散。

生2:“不能乱挤,也要按顺序走下去。” 师:那你希望他们按什么样的顺序呢? 生2:从大到小有顺序地回到座位。 ……

当教师让学生回到座位时并没有考虑到有顺序地排队。学生就提出了建议,数学学习不仅仅是纯数学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所以教师及时调整,重新调整教学策略,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这样,不仅能把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而且让学生从小养成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行。从而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2、明确目标,敢于舍弃

教师要整体考虑整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我们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与目标达成没有关系的、没有帮助的内容就应当舍弃。有很多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追求“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常常会被课堂上一些错误信息资源和毫无意义的生成性问题分散精力。这样的课堂形式上热闹,内容上混乱,该讲的没讲清,不用讲倒讲了一大堆,到最后教学目标仍不能达成,为了“生成而生成”,这样的生成,哪怕再精彩、再有趣,我们都要敢于舍弃。 总之,课堂教学既是预设的,又是动态生成的,是精心预设与有效生成的辩证统一。预设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升华。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对教学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全面理解和分析教材、全方位地了解学生,预设才能富有成效。同时,也只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营造有效生成的氛围。从教学目标出发,对课堂生成资源合理取舍,才能实现课堂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精心预设

《预设与生成》学习心得

预设与生成关系

预设与生成(材料)

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定稿)

语文课堂预设与生成教学随笔

教案的预设与课堂的生成

幼儿园课程的预设与生成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研究

《精心预设与有效生成.doc》
精心预设与有效生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