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2020-03-01 21:51:0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北京大学:

吴全德,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教授,电子物理和离子束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吴全德的学科专长是电子物理、薄膜和 面电子学。早期从事电子光学的研究, 1958年开始光电阴极及有关器件的研究,主要从事银氧铯光电阴极研究。1963年提 出光电阴极的固溶胶理论。1966年提出离子晶体或共价晶体中,固深胶粒的形成和 生长理论;1987年提出固体表面原子团和超微粒的形成及生长理论,并把此理论推 广到外延生长问题。

吴全德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半导体中埋藏有金属超微粒的薄膜,具有许多独 特的性质,其中之一是作为光电发射材料。银氧铯阴极是其典型。吴全德于1979年 提出银氧铯阴极光电发射的物理模型,推导出长波光电发射的光电流密度和量子产 额等公式;计算了银氧铯阴极长波光谱响应理论曲线,并指出其中银超微粒的平均 粒度约为31。上述理论被国外有关文献称之为“吴氏理论”。“超微粒子——半 导体薄膜材料的结构和特性”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吴全德还在进行此类材料的严阈值多光子光电发射和超短光脉冲检测研 究。还参与了多碱光电阴极的研究,与合作者一起提出了多晶光电发射模型和理论。共发表论文70余篇。

吴全德曾先后担任过本科生的“电子学实验”、“电子学”、“原子核应用电 子学”、“原子物理”、“阴极电子学”、“电子发射和电子能谱”和研究生的 “阴极电子学(二)”、“电子材料的原子结构和电子结构”、“薄膜和表面电子学” 等课程的教学。在研究生的教学中,吴全德既强调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又注意随时 吸收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指点可以开展研究的方向,以开阔眼界,活跃思路。

吴全德在谈到教学和科研的经验时说,科学是解释各种自然理象,深化我们对 自然界的理解,总结提高成规律。科学不是技术,但可转化为技术。反之,技术可 以促进科学的发展,但无必然的联系。要振兴中华,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只有 工业技术而无科学。北大在培养科学人才方面是义不容辞的。培养研究生的核心问 题是具有创造性。研究生要掌握学科发展动态,要接触自然现象,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提出各种设想或模型,逐步分析,细致验证,这样有可能使认识深化,找到一些规律。

薛增泉,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教授,电子离子与真空物理博士生导师,现任电子离子 与真空物理专业主任,兼任中国真空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 物理实验室副主任,客座研究员,美国真空学会会员。中国真空学会学报《真空科学 与技术》编委。中国真空行业协会学报《真空》编委。

吉林省吉林市人,汉族。1957的入北京大学物理学系,1963年北京 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并留系在电子物理专业任教。1987--1989年曾在美国宾州 大学物理系缪勒(Muller)场发射实验室作客座研究员。回国后继续在北大无线电电子 学系任教至今。

80年代以前主要从事电子发射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光电阴极 的研究,提出了多碱阴极的多晶结构模型,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研制了 我国早期的微光夜视仪和微光电视。1985年获得国防科工委和国家科委的奖励。

80年代以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表面电子学和薄膜物理,特别是金属超微粒子镶嵌在 半导体基质中的薄膜结构与特性及关于金属原子团在半导体、离子晶体和氧化物等基 质中的成核、生长和稳定存在条件。深入地研究了它们的光学、电学和光电特性,并 搞清了光电功能薄膜的制备工艺。有关研究成果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 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1年发现银超微粒-氧化钡薄膜,具有耐恶劣环境的特 性,可以在大气中存放,再置入真空系统中不需要激活,就有很好的光电发射能力。 此项研究成果1992年通过中科院鉴定,1993年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在此基础 上,进一步研究了多光子光电发射过程和机理。总结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结果,出 版了专著《薄膜物理》、《电子发射与电子能谱》和《表面分析技术》。

90年代在继续深入研究超微粒子功能薄膜的同时,开展了超高密度信息存储有机 功能薄膜的研究。与北大化学系多位教授合作,在探索用新型有机材料与相应金属或 其原子团构成纳米级功能薄膜,它应具有比较完善的晶态结构和缺陷少的表面与界面。 为此探索了真空系统中制备有机薄膜的方法,研制了具有特色的离子团束--飞行时间 质谱(ICB-TOFMS)沉积系统。用这个系统成功地研究了一系列有机功能薄膜.1991年通 过中科院主持的鉴定,认为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1993年获得北京大学科技 进步二等奖。编写了分子电子学讲义,1991年开始讲授分子电子学作为电子物理研究 生的选修课。他长期从事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讲授的主要课程有阴极电 子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子发射与电子能谱,分子电子学等,其编写的《热力学 与统计物理》教材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除出版了4本专著之外,在国内外发表过论 文160多篇。

薛增泉治学严谨,学术思想活跃。他认为在科学发展跨时代时期,在纳米科学与 技术领域,功能材料与元件是由有限个原子组成的,要求发展新的理论和技术。这对 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人们以机遇。在人类知识迅猛增长时代,必须改革 教学,精简基础课的内容,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理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使他们学会如 何去获得新知识和创造新知识。善于与同事合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去开发新时代科学 与技术,成为名副其实的跨时代的科学家。

吴锦雷,现任北京大学电子学系副主任, 教授,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物理电子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目前从事纳米薄膜电子学研究工作。

社会兼职有\"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副主编,北京市学位委员会评议组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等。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现电子工程系)。1978年1月获得辽宁省阜新市\"科学技术成果奖\"。1978年10月考入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现电子学系)成为研究生, 1981年毕业并获得了我国首批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 1983年被评定为讲师, 1988年被提升为副教授, 1992年被提升为教授, 1994年被评定为博士生导师。

在电子材料表面分析工作中,对俄歇电子出现势进行了研究, 他用原子能级多重分裂理论和微扰理论计算伴峰的能级值, 提出了自旋轨道耦合和多重分裂可以分别考虑的新模式, 得到的理论曲线与实验曲线符合得相当好, 这种新模式的提出, 不仅是复杂伴峰机理的解释, 也为谱图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之后又研究了电子出现势谱与次级电子发射的关系, 得到了次级电子发射系数小的收集极能够提高俄歇电子出现势谱信号的结论, 获得了谱线非常丰富的谱图, 这样结论的提出对电子出现势谱的应用起到很大作用。

在从事超短激光脉冲检测用的纳米信息功能薄膜的研究中, 提出了激光功率密度临界阈值测试方法, 发现了新型纳米光电薄膜在激光作用下多光子光电发射灵敏度上升的特殊现象。人们认为光电阴极在光的作用下灵敏度只会衰减, 不会提高。在激光的作用下, 光电阴极的灵敏度会加速衰减, 甚至损坏。但新型光电转换薄膜在激光的作用下灵敏度上升的曲线, 打破了以往的观点。此后他深入进行全新型光电转换纳米薄膜材料超快光电时间响应特性的研究, 利用飞秒脉冲激光和泵浦-探测技术测量了金属纳米微粒镶嵌在半导体中的复合薄膜的光学瞬态响应, 首次得到这类薄膜的超快光学瞬态弛豫, 并且在理论上成功地解释了实验现象, 还获得了这种薄膜具有三阶非线性光克尔效应,弛豫时间比文献报道的其他薄膜材料快了一个数量级,这类薄膜可以在超高速光学器件方面得到应用。

多年来, 他是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教育部科技重点课题负责人,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

1990年在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作访问学者期间, 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超高压电子显微镜作为实验手段, 独立完成了金属纳米微粒在不同基底上成核与生长的研究, 获得了金属纳米微粒在不同基底上成核与生长的各种温度下的变化情况, 首次确定出了不长大也不消失的纳米粒子参量。1996年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King\'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聘他为高级研究员, 对物理中非常前沿的领域\"超光速现象\"进行了共同研究。

1985年获得我国首届教师节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1993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之一, 2000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1995年获准国家发明专利一项,是发明人之一, 1999年和2001年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了两项新的国家发明专利。1999年出版科技专著和教材各一本。已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 龚中麟,教授,物理电子学专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电磁场理论与微波电子学。目前的研究课题,在电磁场理论方面包括:海 及海上对流层中雷达波的传播,有各向异性介质深层的导体目标电磁散射的计算,以及微波平面电路的电磁模拟技术等三个研究课题,后两者使用的主要计算方法为积分方程的快速多级算法;微波电子学方面的研究课题为等离子体填充的行波管的工作原理和CAD技术。

龚中麟教授从事电磁场和微波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已30余年,已发表论文20余篇,是“近代电磁理论”和“电磁理论研究导引”两本书的第一作者,后者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奖(1995),这两本书的中文繁体字版本已在台湾出版,有两项天线发明获中国专利,并获有一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龚中麟教授参与多方面的学术活动,是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天线分会天线理论、电磁散射与逆散射专业委员会成员,微波分会微波遥感专业委员会成员。美国纽约科学院成员。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高级会员,IEEE天线子传播学会Beijing Chapter 主席。 刘惟敏,北京大学电子学系教授,物理电子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多年来主要从事电子发射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对超微粒-半导体光电转换薄膜结构与特性的研究。她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首次证实了银氧铯阴极具有银超微粒子镶嵌在氧化铯半导体基质中的结构,为吴全德教授提出的银氧铯阴极光电发射的物理模型(被国外有关文献称之为“吴氏理论”) 提供了实验依据。并进一步研究了金属原子团在半导体、离子晶体和氧化物等基质中的成核、生长和稳定条件;用TEM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重点研究了金、银等超微粒子在不同基底表面成核生长、迁移、结合的过程。“超微粒子—半导体薄膜材料的结构和特性”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吴氏理论指导下,她与合作者从实验上进行艰苦的探索,研制成功了一种全新型金属银超微粒子埋藏于氧化钡半导体层中(Ag-Ba-O)的光电转换薄膜,可用于检测皮秒(10秒)级激光脉冲。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检测超短激光脉冲的光电发射材料,一类是含有碱金属的光电发射薄膜,例如银氧铯、锑铯、钠钾锑铯等,光电灵敏度较高,但暴露大气即被破坏,工作温度不能超过150℃;另一类是纯金属薄膜(例如Au等),其光电灵敏度很低。而Ag-Ba-O薄膜避免了这些不足,它不含碱金属,有很好的稳定性,可以在大气中存放,再置入真空系统中不需要激活,在激光作用下就能产生足以检测皮秒激光脉冲信号的光电子发射;可在200℃以下温度环境中工作,灵敏度介于上述两类之间。这样性能独特的薄膜在世界上尚未见报道,属首创。此项成果获1993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激光脉冲检测用光电发射薄膜”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权(专利号:ZL 92 1 12947.5)。以后又继续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几种新型薄膜材料基础研究”,作为子课题负责人,进一步研究了系统的超微粒镶嵌于基质中功能薄膜形成和稳定条件;研制了用于微弱光检测的材料和强激光作用下的高亮度短脉冲电子源的不同光电薄膜。

90年代,还同时参与了超高密度信息存储有机功能薄膜的研究,探索用新型金属微粒-有机材料构成的功能薄膜。为了制备出表面、界面杂质缺陷少的功能薄膜,研制了具有特色的离子团束-飞行时间质谱(ICB-TOFMS)沉积系统。用这个系统成功地研究了一系列有机功能薄膜。1991年通过中科院主持的鉴定,认为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1993年获得北京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研究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98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纳米电子学基础研究”中承担纳米电子器件结构与特性研究。微电子器件发展的小型化趋势必然是芯片上元件尺寸达到纳米量级,促使人们关注纳米科技的发展。91年纳米碳管被发现后迅速成为这个领域中最热门的课题,目前她所在课题组正在主攻单层纳米碳管电学特性的研究。

刘惟敏治学严谨,尽心尽力。曾先后承担过本科生基础课“原子物理学”和专业课“阴极电子学”、“电子物理”; 研究生的“电子发射与电子能谱”、“电子物理实验研究方法”、“纳米电子学”等课程。她

-12认为教学中应该强调基本概念的建立和基本技能训练,力求使学生掌握科学理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提高能力;同时注意融入科技新成果,开阔视野,为他们今后更新知识,开拓新领域打下基础。她遵从“严格要求,与人为善”的原则。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导游词

北京大学自荐信

北京大学医学院

北京大学 自荐信

《北京大学:.doc》
北京大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