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说不

2020-03-02 09:08: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不要轻易说“不”

———— 雷州市杨家中心小学黄国权

在这个时而大雨滂沱,时而酷暑难耐的夏天。“不要轻易说不”这个命题曾令莘莘学子们绞尽脑汁,也被众多记者、作家等拿来在报刊杂志上借题发挥,也为我们一些未曾经历过挤“独木桥”者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要轻易说不,就是不要随随便便、不假思索就对某事某物予以否定或拒绝,毕竟世事无绝对,一切皆有可能。地震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过后,因为不轻易说不,所以不放弃、不抛弃,才有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高考落榜后,只有不轻易说不,才坚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出状元,活出别样精彩……这个辨证性的论点放到四海皆准之。我们小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对学生的发言、见解不要轻易说不。语文是个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个开放性的综合学科。它不像类似数学的一些题目一是

一、二是二,同一意思有多种表述,同一事物有多种看法,可谓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有节口语交际课我向学生讲了这样简短的故事: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爬,一次次地掉下来……然后,让大家评一评这只蜘蛛。同学们众说纷云,归类起来大多数属两种观点:其一是认为这只蜘蛛愚蠢,不会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其二是认为这只蜘蛛坚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我又让大家再评一评这两种不同看法。有的同学说持蜘蛛愚蠢观点的人也许只会投机取巧;有人说持蜘蛛坚强观点的人也许只识盲干……谁是谁非?对谁也不能说不,横看成岭侧成峰,各个导演只会拍出各个不同的《三国》。

俗话说:学校不是工厂,课堂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车间,用上不拿同一个模子去塑造所有学生,社会也不可能只需要一种人才。课堂上,对于学生的独特的见解,不要轻易说不,就算它不顶全面或值得商榷,也应适当引导,加以鼓励,不能为了节省时间,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为师者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或干脆叫些口齿伶俐的优等生去包办。为了调动学生有效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当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师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鼓励学生敢说、爱说,甚至提出和教师不同的看法,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评价不能绝对化,一刀切,要充分认识到差异性。应尽可能呵护学生发散思维,肯定一些别具一格的看法,不能因其异同于大多数而遭打压,否则使学生信心受挫,把学生有灵气的“棱角”磨平了,那是可悲的。只有关注到各类型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课堂上才真正达到全程参与、全体参与、有效参与。不轻易对孩子说不,留给孩子机会,只要告诉他们表达意见是他们的权利,只要说明很多问题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许多领域是未知的有待探索的,只要热情地鼓励学生,真正地赏识学生,就能看到孩子敞开的心灵之窗,就能听到孩子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

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要转变观念,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多少年,不能说不深入人心。但不可置否的是我们有的老师有时就是喜欢对学生说不,念自己所谓的标准答案,因何缘故?为了考试不失分呗!这除了老师观念陈旧外,现在还存在着应试教育这一弊端不能推脱其责。

语文课上对学生不轻易说不,并不代表什么时候都不说不,对于错误的言论,绝不能放任自流,放纵其胡言乱语,应否定,指出错误,不过方法、方式要注意。最好是委婉些,避免语言暴力、挖苦、讽刺,毕竟其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本身是值得肯定的。

毋庸多言,不轻易对孩子说不,这应是活力、理想的课堂标志之一。

不要轻易说”不”

不要轻易说“不”

不要轻易说“不”

不要轻易说不

不要轻易说不

不要轻易说“不”

不要轻易说“不”

不要轻易说不

不要轻易说“不”

不要轻易说“不”

《不要轻易说不.doc》
不要轻易说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