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说“不”

2020-03-02 10:13: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多说“是”,少说“不”

多说“是”少说“不”

伊旗高中 胡成海

我们的口中,经常会说出“不”字,哪些场合说的多一些,哪些场合绝不能说,说过以后,我们的生活有了什么样的变化?有一段时间,我对这些关注了好多,现在把我曾经思考过的一些拿出来,我们一起交流。

一、谁在说不

(一)行政法规

比如,法律为了维护社会顺畅运行的秩序,会规定:不准偷抢、不涉赌毒等等;行业也有规定,比如不能垄断、不能造假等;家庭家族也有约束,例如要求晚辈不能懒惰。这些里边都有明显的“不”字。

(二)教育指导

前一段时间看了网上一段视频,讲的是有两只幼狮,正对旁边的一条大蛇发生了兴趣,在往上凑,母狮发现了,马上过去拦在了幼师和蛇之间,然后带着幼师拐到一旁去玩耍。这是母狮用明确的身体语言,对幼狮与蛇的亲近说“不”。

类似的教育指导在人类的生活中是更加普遍,长辈用多种方式,把自己的生活心得传递给晚辈,由于人类的语言功能十分强大,这种传递多用语言文字进行,我们接收到的长辈由衷的教导,也往往像这个母狮一样,否定意味都好浓。

婴幼儿在一两周岁左右,家长是要对孩子进行一些有否定意味的教育的,否则当孩子长大以后,家长也可能顺利成长为“熊孩子的家长”的。

二、喜欢说不 有些人在平常特别喜欢说“不”。

我参加工作最早时期,有幸近距离接触过这样一位喜欢说“不”的A前辈。当时入职不久,就发现A前辈特别喜欢对年轻人关注指导,我们写的文案,A会从文体(那时电脑还很不普及)到内容,从关键到重点等等,无一不批,我们在集体会上的讲说会被他批到更多缺陷,诸于言态、声音、缓急等等……,平常的闲暇时候也会听到他N多的对几乎所有周围的否定,往往在否定之后会带上他“深刻”的人生评价。有一次,另一位C前辈从旁帮了我们这些年轻人一句话,他说:作为新入职的年轻人,小张的文案做到这样,可以评价为较好了,其中有抓住了此次活动的重点等****这些是优点,也有几个细节等****今后需要改进,相信你会努力。

讲真,要不是C前辈的这几句话,我们那时真不知接下来该怎么办。 几次年轻人私会合议,觉得A前辈是在借着对年轻人说“不”,来抬高他自己。他应该是向往那种对别人发号施令的感觉,他想当宣读法规的判官,想当教育指导专家。但是我们没有听出他的指导意见中有什么内涵来,而他还往往以自封的高大上压人,在平常的生活里,他也会借着对别人说“不”来掩饰自己的劣势,其后的时日里,根据他的业绩和其他综合情况,我们都加深了对A前辈的这一点认识。

像这样的人不是个别的,在以后的生活里,我也成功地认出了好多A前辈的同类,他们都在利用人们对规则和专家的敬仰,通过对他人说“不”,制造自己最接近规则或自己就是专家的假象,抬高了自己。

也有另外一些人不是像这样故意说不,是有时不求甚解,轻易说“不”。 某年某县镇招生办组织高考报名时,工作人员小王检查到考生刘某报考的外语语种为日语,小王当即向刘所在的学校了解情况:“李校长上午好,向你了解个情况,你们学校开设的外语是英语还是日语啊?”李校长回答说:“是英语。”小王加强语气再问:“您确定吧?”

多说“是”,少说“不”

李校长也确定:“当然,我们学校没有任何一位老师懂日语,也没有任何一个班开设日语课。” 于是小王把刘的报考外语语种由日语改为英语。

当这个报名表反馈回来,让考生刘某复查时,刘某发现了改动,就去找老师和工作人员要求重新改回日语,小王一边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堵着学生刘某不让说话,一边认为刘某是在故意找事,“为了年轻的刘某好”,小王拒绝改回。

时间仓促,在马上进行的高考中,刘某拿到了英语试题,考试成绩很低。成绩公布后,刘某的家长看到成绩觉得失望,细问刘某,知道这个改动影响很大,生活在农村的家长原本不很清楚其中的情况,去到县镇高考主管部门问询,情况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具体了解以后,方知刘某以前在外地上学,学的是日语,由于一些原因,近来转入新学校,他在这里的日语一直是在自学。

简单事情作出了大错,上级部门对小王的失误给了处分,考生刘某也得到了道歉和补救补偿,然而,一个重要的事情就这样被一个轻率固执的“不”彻底影响了。

是啊,窥斑见豹是有的,盲人摸象也是有的,我们还是要“求甚解”,再发言。 还有些“不”表现的近乎失去理智,比如路怒。 在某搜索网站上输入“路怒”, 多说“是”,少说“不”

外面锁上。 药家鑫是什么感受,药庆卫没有了解过,只是说:“但是以后很正常了,他好了。” 其实是药家鑫承受了加倍的“不”。 初一时药家鑫体重是一百六十八斤,身高不到一米六五,胖到了胸前的骨头压迫肌肉产生剧痛,医生说再不减肥有生命危险。药庆卫说:“他在特别胖的时候,眼睛就不容易看见,尤其一笑的时候,眼睛就没了,别人就笑他,他就跟我说要整容,他说这个我就打击他,我说好不好都是父母给你的,如果破坏了以后就是对我的不尊重。” 父亲的“不”无处不在,紧紧地围绕着药家鑫。

药庆卫明确说出了为什么老对药家鑫说不的原因:“他非常热衷干的事我都会打击他,我就是不让你过热,我就想浇点凉水,不要那么过激。” 药家鑫练琴好多年了,有了一定的水平,可是父亲不愿意让儿子考音乐学院,极力想让学理科:“其实也是从经济考虑的,但是我不能跟孩子说这个话。”药庆卫背地里去找了教钢琴课的老师,让老师多打击儿子。 药家鑫一直不知内情,他对父亲说过:“我上一次课,被打击一次,越上我越没有信心。”他还是学下来了,专业考了 多说“是”,少说“不”

的,都是次要的,都可以在先沟通的情况下再做讨论,沟通就是让这个能量“被看到”的重要过程!

被看到的能量会带上生而已有的祝福,我们一定有智慧把接下来的事处理好。所以为什么一开始就要拒绝呢?用“是”打开大门,可以了解,可以倾听,可以沟通,可以交换,让对方的能量展现出来,仅仅是“被看到”,不是寻求帮助,不要求你来指导,只是不要像这样未经展现就遭拒绝,这样的拒绝会带来有破坏力的负能量,而仅仅是展现,就可能会引发他的热情,点燃他的能量,会变出光明、生出热情,甚至他的创造力会惊讶到你,我们还是克服习惯,多说“是”吧!

我们听听下面这两段对比的对话, 对话一:

妻子:还不快去弄些吃的回来,你要饿死我啊? 丈夫:我就去,还是买些包子吧?

妻子:你以为你是大款啊,不买包子还能买海参啊? 丈夫:要肉包子还是素包子?

妻子:什么肉包子,不晓得老娘在减肥啊?还傻问! 丈夫:……

对话二:

丈夫:今天都累了,咱们买些包子吃吧?

妻子:好吧,上次那种素馅的就很好吃,我去买吧,你要哪种? 丈夫:我去吧,你累了,多歇会儿,我马上就回来了。 妻子:好吧,我打扫一下卫生。

其实,仔细数数,对话一里只有很少的三个“不”字,占比仅仅是3/80,当然对话二当中没有一个,你会觉得对话二中体现出来的光明与温暖,远不止对话一的三倍。

是啊,家是每个人舒展心灵、疗育情绪的地方,我们接纳对方,只是让对方被自己看到,就会带来光明,带来温暖,可以互相滋养热情,尤其在每一个家庭里,轻易说“不”的破坏力其实非常大,尽量少说这个“不”字吧。

说“不”还有另一类引人深思的例子,我们放慢些,来多看几个。 有一道对小学生的考题:“雪融化了之后是什么?”,一个孩子答“春天”,结果被老师判定“错”,因为标准答案是“水”。

老师问:一个春天的夜晚,有一个久别家乡的人,遥望月亮在思念故乡,于是他吟诗一首,这首诗是哪首?学生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老师评价:不对,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上海某小学一年级某次语文试题:蜜蜂、小鸟、兔子和熊猫四种动物,请从中找出一种跟其它三种不同的动物。在辅导孩子完成的过程中,家长们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蜜蜂,因为只有它是昆虫;有的认为是小鸟,因为只有鸟有羽毛;也有的认为是兔子,因为只有小兔可以和小孩子亲密玩耍;但这些都被判“错”,老师的标准答案是熊猫,“它是唯一必须由动物园饲养的动物。”

一位网友说,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课本中有一篇文章,大意为生活在瑞典的燕子每年要飞到南方过冬,有一年遇到罕见寒流,燕子无法南飞,人们自发组织起来,用火车将燕子运到南方。题目问,如果你是燕子,你会说些什么?这位网友介绍,儿子为了追求正确答案,连续三天中午大课间都没下楼玩。回答了从“谢谢”,到“谢谢好心的人们”,再到“如果我是燕子,我要谢谢人们”等许多个,老师评判这些都不对,最后老师给出的标准答案是,“如果我是燕子,我要谢谢瑞典人民,我要对他们说,今后我会捉更多的虫子来报答你们的恩情。”

在一份小学五年级试卷上,有一道阅读题取自老舍先生的《草原》片段,文章写道“在

多说“是”,少说“不”

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是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题目是针对“白色的大花”指的是羊群,提问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孩子的答案是“能与无边的绿毯相对应,生动地表现出草原的生态之美”。老师判了“不对”。标准答案为“能写出羊群很多、很美。”

某杂志社编辑说,她在上海某小学就读的三年级女儿,遇到过这样一道语文题目:“三国故事里谁最有智慧?”刚看完《三国演义》彩图本的女儿,很流畅地写下自己的答案——“孔明和庞统”,

不料教师却给了一个大红叉,因为标准答案是 :“诸葛亮”。

读了这些哭笑不得的例子,你会有什么感想?我曾经想过两点,其一,有好多创造力就是被这些标准答案否定了;其二,倘若这些标准答案后面跟着的是万能的分数,那么不管答对还是答错,孩子们的心中,会不会滋长一些破坏力?愿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慎之。

四、做大于说

天下大焉,何处说不?

例如有某夫妻俩吵架,你觉得其中一方,会通过用先进的说理方法,说着良好的理由,把对方说服了,从而平息了吗?

或者假设某两个国家,有了矛盾,其中的一方也用这种方式,会把对方讲到悦服? 你是不是觉得都很难?

夫妻的矛盾,多见的是长辈、领导、朋友甚或法院介入,两国之争往往凭实力。 这就是说,既然向对方说出“不”,不能起到你想起到的作用,那还是尽量少说出这个字吧。去到高处(找长辈、领导、找联合国)、去到远处(调解矛盾,到

不要轻易说”不”

不要轻易说“不”

不要轻易说不

不要轻易说不

不要轻易说“不”

不要轻易说“不”

不要轻易说不

不要轻易说“不”

不要轻易说“不”

不要轻易说不

《不要轻易说“不”.doc》
不要轻易说“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