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教学实录

2020-03-02 06:49: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诺贝尔》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一、课前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师: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看段视频。(播放中国作家莫言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片段)生认真观看。

师:看了刚才的视频,你知道了一件什么事? 生: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师:这可是我们文学界惊天动地的一件大事。那谁知道这奖在哪里颁布呢? 生:瑞典王国的斯德哥尔摩。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那里是诺贝尔出生的地方。

师:嗯,有道理。那谁知道这个奖在什么时候颁布? 生:每年的12月10日下午4点30分。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是诺贝尔逝世的时间。 师:看来咱同学知道的可真不少。那诺贝尔奖是怎么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诺贝尔的一篇课文:第21课——《诺贝尔》。好,上课!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初识“炸药”。

师: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诺贝尔是一个发明家,他这一辈子发明了好多东西。而他最主要的发明就是炸药,那他都发明了那些炸药呢?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一找,看谁最先找到,然后告诉老师。

生1:诺贝尔爆炸油,又叫液体炸药。 生2:还有固体炸药,也就是黄色炸药。

生3:老师,还有,就是一种威力更大的炸药。

三、质疑讨论,提纲挈领,归纳发明炸药的三个过程。

师:嗯,同学们找的很仔细。我们知道,炸药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东西,那诺贝尔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来研究和发明炸药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3至9自然段,说说他为什么要发明炸药?

生自由读书。

师:谁已经发现?谁来读一读? 生1:(读找到的内容)

师:你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老师对你的要求再高一点,你看你能不能用“为了„„他发明了„„炸药”这样的句式来概括地说呢?

生1:他为了一下子把大山劈开,发明了液体炸药。

师:真聪明,老师一教你就会了。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下一个? 生2:为了能够安全运输他发明了黄色炸药,也就是固体炸药。

师:你看,他说得多有条理!他也学会了这种简言概括的表达方法。其实把咱同学说的这些“为了”汇成一句话,那就是诺贝尔本人曾经说过的:

出示: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指名读。一女生读。

师:这么长的句子她都读得这么好,真不简单!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生齐读。

四、圈点划注,透过词句感受人物品质。

师:发明炸药这段历程是诺贝尔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作为科学家,他身上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呢?请同学们继续默读课文3到9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段标画下来,看从这些地方你能感受到一位怎样的诺贝尔,把你想到的词语写在文章空白处。(出示读书要求)

生开始边读边划边写。

师给与方法指导:圈点划注是我们读文章的一种好的方法。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对文章进行圈点划注,就表示在这里我们思考过,有过收获或者有过困惑。

(师巡视找学生到黑板上写下能够表现诺贝尔品质的词语:坚持不懈、毫不气馁、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百折不挠„„)

师:同学们若标画完了,可以和同桌商量一下,看你们写的词语一样吗? 同桌交流。

师:同学们看黑板,你们写的词和黑板上写的这些词语有不一样的吗? 生1:我写的是舍己为人 生2:我的是热爱科学 生3:我写的是锲而不舍

师:其实,我们有很多的词来评价诺贝尔,如果这些词当中让你选一个,你会选哪一个?

生:毫不气馁。

师:什么叫毫不气馁? 生1:一点儿也不放弃

生2:就是一点儿都没有失掉勇气。

师:课文中哪个句子写出了诺贝尔的“毫不气馁”?

生: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师:说说你的理解? 生说理解

师:能读出你的理解吗? 生读。

师:刚才这位同学顺着这个词向前读,就读出了毫不气馁的含义,这叫联系前文,我们再联系下文,瞻前顾后的读,看从后面哪里还可以读出诺贝尔的毫不气馁?

生: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

师:四年来,诺贝尔经历了多少次失败,已无从记起,但是当他第一次失败了,他怎样做的呢?

生:毫不气馁!

师:第十次失败了呢?他又怎样? 生:毫不气馁!

师:第一百次失败了呢?他还是—— 生:毫不气馁! 师:第三百次失败了,他仍然是—— 生:毫不气馁!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理解再来读这句话。

(出示句子: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生齐读。

师:我们刚才读的这两句话都写得很概括,但却包含了诺贝尔太多的艰辛和伤痛。如果我们设身处地的想想再读时,就还能读出毫不气馁这个词更深的内涵。比如:当我们读到“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时,我们联系生活实际就会想到,实验室里的什么都被炸没了?

(出示:实验室爆炸了,诺贝尔内心痛楚万分,

没有了,

没有了,

也没有了„„但是,他还有

还有

还有

生1:实验室没有了 生2:实验器材没有了 生3:他弟弟没有了„„ 师:但他还有什么? 生1:勇气 生2:信心

生3:理想„„

师:对呀,从这里我们就又读出了 “毫不气馁”的含义:那就是——即使什么都没了,但只要信心还在、理想还在,一切就都可以从头再来!

师:同学们你看,我们就这样瞻前顾后、设身处地地读着想着,毫不气馁这个词就被我们读出了丰厚的内涵。这种读书法同学们今后可以经常用。

师:就在这不放弃的坚持中,他终于有所收获了。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了什么?

生齐读: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师:这种炸药必须引爆后才能爆炸。为此,诺贝尔又发明了什么?接着读——

生继续齐读:为此,诺贝尔又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 师:从此,就怎么样了呢?继续向下读——

生接着向下齐读:从此,劈山筑路,开凿矿井,再也不要用人力去一锤一锤地砸了。

师:也就在这不放弃的坚持中,诺贝尔向着自己的理想挺进,他的理想就是——生齐读“理想”句子。

师:也就在这不放弃的坚持中,他又发明了爆炸力更大的炸药。课文中的哪两个自然段写到了这个内容?

生:8和9两个自然段 师:谁来读这两段? 一女生读

师:她读的怎么样?谁来点评一下? 生1:她读的声音洪亮。 生2:她读的很有感情。 生3:她读的字音都很正确 生4„„ 师:其实,我们要想把这两段读好,很简单。只要耳中有声,脑中有画面就行了。说说你在读这两段时,耳中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1:实验室的爆炸声

师:那是怎样的声音?你模仿一下。 生1读“轰”

师:读的很形象。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 生齐读。

生2:人们的惊讶声: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师:嗯,读出了人们的惊讶。

生3:诺贝尔成功的欢呼声:成功了!成功了! 师:大家能听得出你读出了诺贝尔成功后的兴奋。 生4:我还听到了诺贝尔的心跳声:砰砰的 师:听得真仔细。

生5:我听到了导火线燃烧的嘶嘶声

师:你太厉害了,这么细微的声音你都能听得到。

师:那你们又看到了那些画面呢?如果你是摄像师,你的镜头会聚焦在哪些画面上?

生1:实验室爆炸的场面

生2:他冲出实验室大喊成功的画面 生3:人们惊呼的画面

生4:火星慢慢接近炸药时,他那紧盯着炸药的双眼

师:带着这些理解,咱再找一位同学来读这两段。谁来试一试? 一男生读。

师:让我们一起像这位同学一样来有声有色地读这两段吧。 生齐读这两段。

师:他,就是诺贝尔,同学们,你们说,他,是怎样的诺贝尔?

生齐说:他是坚持不懈的诺贝尔;他是舍生忘死的诺贝尔;他是毫不气馁的的诺贝尔;他是百折不挠的诺贝尔;他是英勇无畏的诺贝尔„„

五、总结延展,升华情感。

师:然而就是这样的诺贝尔,1896年却在意大利逝世了,临终时,他立下遗嘱。同学们让我们捧起书,挺直腰干,一起恭恭敬敬地朗读诺贝尔留下的临终遗嘱吧。

生捧起书,挺直腰干,恭敬地齐读遗嘱。

师:这份遗嘱是他留给世界的一份永恒的财富。虽然他已离去,但是他仍然还在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师: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为人类无私奉献的科学家,他的命运却是非常坎坷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他的坎坷经历,老师感情叙述。)

诺贝尔出生时家庭因一场大火破产,他父亲曾担心他活不长,因为他似乎连呼吸和吃奶的力气都没有,幼年一直生活在病弱的阴影中。诺贝尔的学校生活仅止于小学。他生活俭朴,一生在艰苦中度过,而且大部分时间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他甚至从来没有请人画过肖像,目前仅存的一幅肖像是他死后才画的。诺贝尔一生未婚,没有子女。诺贝尔临终时,没有一个亲友在身边。他死后,墓室修建得非常简朴。 师:同学们,知道了诺贝尔的人生经历后,你觉得他幸福吗? 生1:我认为诺贝尔是不幸的,因为他小时候家里破产了,他又体弱多病„„ 生2:我认为他是不幸的,因为一生在艰难中度过,而且大部分时间忍受着疾病的折磨。

生3:我认为他不幸是因为他一生在艰苦中度过;我认为他又是幸福的是因为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生4:我认为他是幸福的,因为他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

师:其实,无论你认为他幸与不幸,有一个事实是永远不可改变的:那就是他的近400项发明,一直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他所设立的诺贝尔奖,也一直在引导着无数的精英们不断的为世界的进步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才智。

师:同学们,那就让我们把诺贝尔说过的这句这句关于他理想的话,再替他铿锵有力的说一遍吧!(出示句子)

生齐读: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六、布置作业

师:学完这篇课文之后,相信同学们对诺贝尔的认识又更加深刻了,课下请同学们根据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个100字左右的小传。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诺贝尔》教学反思

《诺贝尔》教学设计

《诺贝尔》教学设计

诺贝尔教学案例

《诺贝尔》教学设计

诺贝尔教学反思

诺贝尔教学设计

《诺贝尔》教学设计

诺贝尔教学设计

《诺贝尔》教学设计

《《诺贝尔》教学实录.doc》
《诺贝尔》教学实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