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2020-03-02 19:49: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认识方程

张圣荣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2页例

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间的关系。会列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3.有机结合地方教育资源、我国在方程史上的贡献等内容渗透健康生活方式,爱家乡、爱祖国的数学文化等积极情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教学重点

经历从现实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方程的过程,理解方程的本质。 教学难点

会用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材料纸、分类纸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一匹马儿两人骑,这边高来那边低,虽然马儿不会跑,两人骑得笑嘻嘻 2 我们今天数学课上要研究的一样工具它与跷跷板很相似,是什么呢?(课件出示天平)

师:仔细观察天平。现在怎么样了?(平衡了)

课件出示老师使用天平的过程,天平由平衡(空天平)——不平衡(一端有物品)——平衡(两端都有物品)。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1:指针指在刻度的中间,天平是平衡的。)

(生2:指针不在中间,天平不平衡)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平衡 不平衡

师:天平平衡又说明了什么?天平不平衡又说明了什么?

师板书:天平平衡--左边等于右边 天平不平衡--左边大于或小于右边

师:相等用什么数学符号表示?(写=)

大于或小于用什么数学符号表示?(>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师:现在老师告诉你,这几个砝码的质量分别是40、60、100克,你能用数学语言记录这种现象吗?(40+60=100)

师:去掉一个40克的砝码,一个苹果即将落入盘子,这个苹果的质量不知道,该怎么表示?(x y像这样用字母来表示不知道的数量,叫做未知数)这个苹果落入盘里,天平会发生哪几种现象,你会记录吗? 60+x=100 60+x>100 60+x

师:一个梨子落入盘里,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请你用数序语言把这三种现象都记录下来吧!(45+y=150 45+y>150 45+y

现在黑板上式子太乱了 ,你能将这些式子分分类吗?先自己想一想分类的标准,再和同桌讨论一下。

师:不同的标准会导致不同的分法。为了有目的的分类,得统一标准。请同学们按照我们所观察到的天平的两种不同的现象来分类(平衡和不平衡) ⑵动手操作

一位同学上黑板演示,其余同学在座位上分类

师:像这样用>

(3)这些等式是否有区别,继续分类

没有未知数但是等式;

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

⑷揭示概念

揭示: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提问:黑板上另外三类是方程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表达是横向数学化,在数学世界里需要通过纵向数学化认识概念的本质特征。描述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式子有多种,让学生从常见的关系式中通过观察、比较、分类、抽象、概括逐步分化出方程的概念,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自主建构起对概念本质特征的认识。】

3、感悟:人类能够将未知数用一定的字母表示,并且让未知数平等地参与运算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今天,我们用一节课认识了方程,其实,人类探索方程,历史源远流长 播放录音:700多年前,我国数学家李冶发明了“天元术”,他用“天元”表示未知数。后来数学家们又用各种符号表示未知数。1637年,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最早用x表示未知数。这种表示方法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

【设计意图:简要的历史文化介绍渗透人文教育,能促使学生们对方程知识的关注、重视,促使学生产生了解方程知识的好奇心。】 4.判断深化理解 出示“练一练”第1题。

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6+x=14 36-7=29 60+23>70 8+x 50÷2=25 x+4

数学家使用集合图这样描述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动画演示集合图)

【设计意图:借助分类,体会方程的意义;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出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并用符号形象的表示出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水平。】

三、巩固练习

1、这些是方程吗?

30+☆=65 15+□=30 20+△=65 小结:这些数脱下图形的外衣,它们就是未知数,所以是方程。

2、淘气列出了两个等式,想和大家交流,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大家猜猜他原来式子是方程吗?

6x+▓=78 36+▓=78

3、描述生活(书本练一练第3题,练习一的第2题) 先用语言描述图中的等量关系,再列方程

小结:咱们同学还真有数学眼光!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又用含用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再进一步用方程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而方程正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个有力的工具!

【设计意图:伴随着线段图、直观图、文字信息的一一呈现,逐渐引导学生对相等关系的表达,从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拓展应用

1、编一个方程故事 70+ x=200

2、创造一个方程故事

【设计意图 :不同层次的练习,由简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数学到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列方程的方法,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提升

生活中衣食住行都隐含很多的数量关系,并且都能用方程表示出来,只要你有一双慧眼,你就会发现身边无处不在的数学问题,最后送一个方程和大家共勉

天才+ x=成功 你认为这里的x会是什么?

【设计意图: 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这与学生在本课学习中所获得的初步体验相一致,因此必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也指明了今后学习的方向。】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认识方程 教学设计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lxy

五年级上册《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认识等式和方程教学设计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doc》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