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案第二课时

2020-03-03 02:40: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背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2.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体味并准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深情。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2.体会本文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精选材料、详略得当、谋篇布局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朴实真挚、饱含深情的语言风格。

情感目标

1.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体会自己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

【重点难点】

1.体会抓住人物特定情境下的“背影”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感受理解父亲的爱子之情。

2.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 【教具】

ppt课件 【 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父亲是一颗星,陪我放飞 童年的梦想;父亲是一把伞,为我撑起无雨的晴空;父亲是一座桥,渡我从悲伤飞向快乐。是啊,情深的话语饱含着我们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真实的写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体会他们父子之间浓浓的深情。播放音乐《父亲》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重点赏析

1. 观看第六段课文的视频。

2.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的? 学生思考 讨论 交流 教师加以指导

第6段集中描写了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这是全文的精华,点题的文眼,写出作者留在心灵深处的永记不忘的“背影”。

衣着:黑布小帽、黑不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穿戴可展示父亲的境遇较为糟糕,呼应文章的开头;写穿戴可与父亲给我买的紫皮大衣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父爱子的感情,有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穿黑色衣服与他家中死了亲人有关,黑色给人以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体态:肥胖

走路姿态:蹒跚、慢慢(走路蹒跚的父亲要经过铁道,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一定是令人十分担心的!)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动作:爬月台

探、攀、缩、微倾。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多么得紧张啊!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

心态:心里很轻松似的(攀爬月台买桔其实根本不轻松,此时的轻松也只是因为怕儿子难过装给儿子看的,更是因为为儿子买好桔子,不必担心儿子路上口渴,尽到了作父亲的责任后的欣慰和满足。)

四.品味语言

父亲一共说了几句话? 学生自主,探究 讨论 指导明确

①当祖母去世、父亲失业、“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时,父亲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安慰儿子,也表现自己的坚强。这时最悲痛的人是谁?(是父亲)为什么宽慰儿子?(怕家庭的变故会影响儿子的学业)父亲表面上比较想得开,这是为了宽慰儿子,实际上他把悲痛压在了心底,不让儿子看到,这是一个多么善良而又坚强的父亲啊!)

②当父亲不放心别人送我,决定亲自送我,我劝他不必去送时,他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担心照顾不周。儿子已二十岁,可是在父亲心目中仍是一个小孩,总觉得有人送他上车才好;自己因为事忙,本不能去,可是叫别人替代又不放心,踌躇再三,最后还是决定亲自去送。“不要紧”,是对儿子的宽慰;“他们去不好”,才是他的真实想法。这句话反映出了他的微妙曲折的心理活动,深切地体现出了他对儿子的关怀。

③当父亲要为我买橘子时,他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担心儿子,怕他渴,怕他累。上了车,替儿子拣定了椅子,铺好了座位,既关照儿子自己路上小心,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要做的几乎都做了,要说的几乎都说了,但又忽然想到儿子路上口喝怎么办;“我买几个橘子去”,正是他想到这一点时自然地迅速地作出的决定。他怕买橘子回来找不到儿子,又怕车上东西丢失,于是又象关照小孩那样,向儿子叮咛了一声:“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从这句话可看到这位慈父对于儿子的照顾是多么周到、多么细心!

④当父亲与我告别时,他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⑤他走了几步,又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关注安危,担心儿子是否顺利地到达北京。分别在即,今后就是关山阻隔、天各一方了,你经常来信吧,好让老父减轻对你的刻骨思念!这一句话所表现的,就是这位父亲对于儿子的这样的真挚而深切的期待!

事事为儿子着想。依依惜别,不胜留恋,多希望再看上儿子一眼呵!可是又想到“里边没人”而有东西,也担心儿子在车外久立受寒,所以还是叫儿子“进去吧”。从这句话同样可看到这位父亲对于儿子的拳拳之意、殷殷之情。

这五句话都很简短,然而饱含感情,有丰富的潜台词,生动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充分地表达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 五.体会子爱父之情 1.找出儿子感受的句子,在文中圈点勾画,齐读 2.儿子对父爱的理解有什么变化? 思考 讨论

指导

1.①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②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③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④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我的眼泪又来了。 ⑤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

2.

不理解 — 理解 感动—

自责—

思念 3.请齐读文章结尾后三句。

小结:泪眼婆娑中,一切都变得模糊,唯有那沉重而艰难的背影凝固在眼前,“背影”成了父亲最好的诠释,于是《背影》这篇文章也成了最动人的篇章。 六.拓展迁移 齐读

世间的爱千万种,唯有父母之爱最无私。世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融入我们的血液。让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

其实何止父爱,所有的亲情之爱都是感人的,也许你享受着却没有发觉,也许你失去了才觉珍贵。请你仔细品味这记忆里的珍宝,说说你在家庭里感受到的亲情。 七..布置作业

以“父爱”为题,写一个小片段。﹙要求:注意人物描写方法的运用。 八.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背影》,感悟了亲情。让我们在享受亲情的同时,珍惜它,回报它,请同学们欣赏歌曲《父亲》再次品味亲情,读懂父爱。

九.板书设计

背影

《背影》第二课时教案

背影教案第二课时

背影第二课时教案

《背影》第二课时教案

《背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背影 第一课时 教案

《背影》名师教案(2课时)

背影(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教案

《背影教案第二课时.doc》
背影教案第二课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