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工作计划

2020-03-03 09:25: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护理工作计划

2016年在医院领导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医院工作方针和

工作计划,贯彻执行《护士条例》,认真履行职能,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现将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努力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

工作的安全有效,护理单元实施月考核,包括理论知识与护理操作技术。

(一)发挥科室质控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

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通过目标管理促使护理人员观念转变,增强奉献意识,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每月进行护理质量

考评,方式以现场考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按照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要求,从细节上抓起,加

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考评制度,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医院病历的缺陷扣分状况,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

(四)加大医院感染控制力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做好随时消毒、日常消毒、终末消毒工作。一次性物品按要求管理、使用、处理。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标准,学习相关知

识及各种处理流程,院感管理小组进行监控。

(五)每年对消毒供应岗位的人员进行消毒供应知识培

训至少两次。

二、继续开展社区护理,进一步充实社区护理的内涵,

推出 “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满意为前提”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以患者满意为中心,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一)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改善护患沟通技

巧,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二)努力改善服务态度,一切以患者满意为前提。

求每位护士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以饱满的精神对待每位患者,把病人的满意作为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尽可能为病人提供方便。杜绝生、冷、硬、推诿病人的现象发生,决不允许与病人发生争吵。

四、保障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做到人人持证上岗。

制定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抓好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一)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的培训,要

求熟练掌握十六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还要积极学习与护理相关的新业务、新技术,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二)采取多种渠道,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机会。

1、鼓励在职人员参加护理自考和函授学习,提高学

历。改变护理队伍的结构。

2、认真抓好继续教育。选派优秀护理人员到区医院

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急诊急救知识、护理技术新进展为主。

3、坚持每月学习护理知识,及时传达院内及卫生主

管部门下发的各类相关文件,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

五、护理安全则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护理安全工作长抓

不懈,应做到各司其职,层层把关,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排查医疗事故隐患,避免医疗纠纷,保障病人就医安全。

抢救室处于备用状态,抢救药品、物品定点定量放置,做到班班交接,抢救仪器保持功能状态,保持抢救物品良好率达到100%。抓好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病人的环节监控,时间的环节监控和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

(一)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新毕业、以及

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

(二)病人的环节监控:新入院、病情危重,有发生医

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三)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

易疲劳时间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四)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过敏试验等各种操

作,虽然是日常工作,但如果一旦发生问题,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应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

六、完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

(一)护理会议制度。

1、认真做好记录,科会结束后能够做到上传下达,

并有记录。

2、有计划进行座谈会。病员代表参加,由护士长或

高年资护士主持召开,征求病人对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了解病人的思想情况;组织病人学习报刊、宣传卫生知识,要求病人自觉遵守病区管理制度等。

(二)护理查房制度。

1、护士长查房:每日不少于1次,对病区护理质量、

危重病人、护理职责履行、临床护理、病区管理等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落实。

2、主管院长大查房:医疗主任、护士长参加,每周

一次。对照目标管理各项内容进行。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及时执行。

3、护理理论与护理操作考核制度。

在岗培训:每月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知识护理操作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

4、护理工作制度。包括:分级护理制度、值班交班

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查对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消毒灭菌与隔离制度、医嘱执行制度、治疗室工作制度、抢救制度等每名护士必须遵照执行。

七、护理各项指标完成

(一)严格无菌操作,输液反应率为零。

(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灭菌合格率达100%。

(三)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用后毁形率达100%。

(四)静脉穿刺成功率>90%。

(五)急救药品、物品及仪器设备完好率100%。

(六)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七)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0%(合格标准为80分)

(八)基础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平

均分>90分

(九)年护理事故发生率为零。

(十)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 护理科 2015年12月25日篇2:护理工作规划(2014-2016) 犍为县人民医院护理工作规划(2014-2016)

为了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根据“十二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卫医政发[2011]96号),“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相关要求,围绕新时期卫生工作重点,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2014-2016年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护理质量为主题,加强护理队伍建设,优化护理队伍结构,改革护理服务模式,加强护理内涵建设,加强科学管理,促进护理服务“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使医院顺利通过“二甲”复审。

二、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

1、优化护士队伍结构,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总数,实现护士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我院目前有在编护理人员235人,在岗护士230人,在岗护士占卫技人员总数的51.1%,其中高级职称1人,主管护师36人,护师90人,护士103人,从事临床病区工作的护理人员169人,临床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为0.32:1;本科学历10人,专科学历143人,中专学历77人。依据《规划》精神:1)我院将着力解决护士编制不足问题,争取2015年之前达到基本配备标准,即床位与病房护士比≥1:0.4。措施:每年有计划的招聘大专以上学历护士10-30名。 2)逐步实施以实际护理工作需要为基础的护士配置方法,措施:按照护

2、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提高医院临床护理水平

目标:今年起在全院推广优质护理服务,使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达到100%,病人平均满意度≧95%。措施:1)护理部建立责任制整体护理实施方案,全面落实护理职责,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2)每年每个护理单元评选一名“优护星级护士”,由患者、管理人员和本科室工作人员三方综合评选;

3)通过医院信息及媒体及时给予宣传报道,树立我院服务品牌; 4)领导小组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对患者和社会反映好,优质护理服务中发挥示范作用的病房及个人进行表彰和推广;5)完善护理二级质控组织,坚持护理目标管理,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逐步建立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3、实施岗位管理,实现医院护理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

目标:2015年以前,完成护士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使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奖励评优等向临床一线倾斜。措施:1)以业务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护士职称、工作年限与学历水平等要素,将护士分为n0-n4五个技术级。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按岗聘用、竞聘上岗,建立健全护士进阶考核标准,对于工作能力强的护士,可以破格进阶;

2)完善护理绩效考核机制,护士收入与技术级别、实际工作量、技术难度、工作风险和患者满意度挂钩,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3)加强对护士的人文关怀,提高护士满意度,进一步稳定临床一线护士队伍;4)加强在职继续教育培训,认真落实三基三严,通过自考、函授、院内培训、院外学习进修等方式,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4、护理科研

目标:每年发表省级以上护理论文 2-3 篇,在市级以上学术大会交流论

文1篇;开展护理新业务、技术 1-2 项。 措施:1)鼓励护理人员撰写论文, 对于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或市级以上学术大会交流论文1篇者,奖励个人100元现金,奖励所在科室目标管理总分10分;2)配合各临床科室做好开展 新业务护理人员的配套培养工作。

5、积极探索社区护理的新模式,努力实行人性化管理和优质服务,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全过程和全方位贯穿高质、高效的服务,全力满足患者需求,赢得患者信赖,使医院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社区护理工作计划

社区护理工作计划

某社区护理工作计划

社区护理工作计划 4

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工作计划.doc》
社区护理工作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