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题2

2020-03-04 00:01:4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前言、、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C)

A.教学建议B.评价建议C.课程目标

2、下列不属于历史课程特性的一项是(B )。

A、思想性B、逻辑性C、人文性

3、历史新课标旨在培育具有( C )核心价值观的公民。

A、社会主义B、资本主义C、爱国主义

4、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C)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5、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这里所讲的“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①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②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③重要的历史概念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 C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阐明”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B)层次要求 A、识记B、理解C、运用D、功能

3、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比较”等行为动词的

7、充分体现( A)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A、育人为本B、普及历史常识C、教学方式的创新

8、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B )有着重要作用

A、科学素养B、人文素养C、道德素养

9、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 B )和现代化。

A、单一化B、多样化C、简单化D、复杂化

10、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强调:我国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C)

A、发展变革B、改革开放C、改革创新

11、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核心是( A )

A、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

B、以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C、以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核心

12、历史课堂上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B)教学方式的实践。

A、合作法B、探究式C、讨论法

13、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 A )条件。

A、基础B、特定C、保障

14、教师在评价中要考虑到学生(C )的差异,要真正使评价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A、学习能力B、整体C、个体

15、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与交流提供条件,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B)能力。

A、学习B、实践C、表达

16、历史习作主要包括学生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历史影视作品观后感、历史书籍等。是考查学生( A )的能力的方式。

A、收集和处理信息B、历史学习结果C、历史常识

17、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评价的主体的(B),注重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的相互结合。

A、单一化B、多元化C、形式化

18、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是(A)

A、历史教科书B、教学图册C、教师教学用书

19、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这体现了培养学生的( C)。

A、人生观B、价值观C、民族观

20、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培养学生的(C)。

①历史素养②人文素养③综合素养

A、① ② ③B、②③ C、①②

21、历史课程的实施,力求体现历史课程的(B

①课程基本理念②课程性质③课程设计思路

A、① ② ③B、①③C、①②

22、《标准》(2011版)实施建议包括(A)建议.

①教学建议 ②教材编写建议 ③评价建议 ④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A、① ② ③④B、② ③④C、① ② ③

23、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简述等行为动词的内容均为(A )层次要求

A、识记B、理解C、运用

24、新课程标准倡导加强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初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的途径有①学生和教师资源②教材资源③图书馆资源④社会历史课程资源( B )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

25、如果要论证春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下列哪方面的论据应当最有说服力( C )

A.专家的解释B.民间的传说C.古籍的记载

26、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比较”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 C )层次要求。

A、识记B、理解C、运用

27、《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增加了一个新的部分( B )

A、前言B、评价C、内容

28、下列哪个选项是《标准(2011年版)》对“世界古代史”的新增内容(C)

A、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

B、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C、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29、《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比如,对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主要培养(C)

A、侧重于历史的时空观念等培养,了解传说、故事、演义与史实的区别

B、主要培养初步收集和阅读基本史料、多角度分析历史等能力

C、主要培养能够初步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分析、论证等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0、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修订历史课程标准的原因(C

A、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B、完善《标准(实验稿)》的必然要求

C、促进教师不断学习的必然要求

31、与新课程基本理念不符合的学习方式是(D)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 探究学习D.被动学习

32、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技能,指的是历史课程特性里的(C)A思想性B.人文性C.基础性D.综合性

33、2011年历史新课标删减了很多内容,下面不属于删减内容的是(B)

A.对元谋人的了解B.. 对宋朝重文轻武的认识

C对尧舜禹的了解D.对南方古猿的认识

34、在历史教学中要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A)

和思想性、生动性的统一。

A.科学性B. 人文性C.目标性D.工具性

35、历史课程的实施必须以(D)为依据,力求体现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A.教学内容B.学生要求C.课程目标D课程标准

36、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促进学生的(C)以改善教师的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A.智育发展B. 心理发展C.全面发展D.德育发展

37、不同的评价需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根据评价的功能不同,不属于的评价任务类型是(B)

A.诊断性B. 主断性C.终结性D.形成性

38、(A)指的是教师对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的表现作出记录,从而评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建展和成效。

A.教师观察B. 学生自评C.历史调查D.历史制作

39、历史教学资源的核心部分,开展历史教学的活动重要依据是(D) A.校外历史资源B.网络资源

C. 学校图书馆D.历史教科书

40、对课程资源进行筛选,选取反应历史的真实状况具有代表性的资源,这属于课程资源利用的(C)原则。 A.目标性B. 思想性C.精选性D.可行性

41、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修订历史课程标准的原因(D)

A、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B、适应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

C、完善《标准实验稿》的必然要求D、促进教师不断学习的必然要求

4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标准(2011年版)》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中国古代史的概述方面的新变化(A)

A、难度要求相对提高B、内容叙述更加具体

C、内容叙述逻辑更严密D、难度要求相对降低

4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标准2011年版》中“中国近代史”的新增内容(B)

A、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战的黑暗局面。

B、知道五四爱国运动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D、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

44、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也为了避免与初中政治学科的相关内容简单重复,“中国现代史”部分删减了一些内容。下列不属于删减内容的是(D)

A、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B、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

C、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D、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我国取得的新成就

45、下列哪个选项是《标准2011年版》对“世界古代史”的新增内容(C)

A、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

B、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C、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D、简述阿基米德等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就

46、《标准2011年版》把有些抽象而复杂、且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进行了删减或渗入到其他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中略加涉及,只要求学生稍作了解。下列“世界近代史”的内容中哪些渗入到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历史事件中(B)

①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②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③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④俄国十月革命的兴起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47、关于“世界现代史”从何开始《标准2011年版》对“世界现代史”的上限是如何修订的(D)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B、俄国十月革命的结束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D、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即20世纪初

48、历史教学评价的指向上应该既是学生的学习效益的评价,也是对教师的历史教学水平、能力与教学效益的评价。下面哪个选项不能作为评价历史教学的评价标准(B)

A、是否全面遵循《标准2011年版》理念B、是否符合学校主管教学校长的教学理念 C、是否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D、是否落实教学三维目标要求

49、《标准2011年版》体现了哪些基本理念(D)

①育人为本的理念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③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念④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理念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0、历史新课标旨在培育具有(A )核心价值观的公民。

A、社会主义B、资本主义C、爱国主义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ABD)

A.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

B.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C.为高考备战D.发挥历史教育功能

2、初中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 ABD)

A.重要的历史人物B.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C.重要的历史概念D.历史时序

3、初中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的能力,主要指:(ABC)

A.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B.形成用口头和书面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C.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想象力

D.增强历史责任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4、教学评价是历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重功能,下列属于教学评价功能的是(ABCD

A、导向功能B、诊断功能C、激励功能D、管理功能

5、初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ACD)。

A、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B、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D、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与评判中

6、初中新课程改革提出历史教学评价应以:(BC)。

A.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标准B.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C.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D.以提高教学成绩为最终目的

7、初中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ABCD)

A.思想性B.人文性C.基础性D.综合性

8、有一条题目:“假如你是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的解说员,请向游客介绍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这条题主要考查学生( AD )

A.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B.发现问题的能力

C.获取信息的能力D、语言表达能力

9、历史教材包括 (ABC)

A.教科书 B.教学图册 C.教师教学用书 D.教辅资料

10、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其资源包括 (ABCD) A文字资料 B影视资料 C历史文物 D历史遗址遗迹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30分)

1、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 )

2、历史调查既是一种活动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评价方式。(√)

3、纸笔测验是历史考试的主要形式。在测查时要注意对课程目标的全面考查,可采用闭卷、开卷、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等形式。(√)

4.课程资源包括:文字资源、实物资源、音像资源。(× )

5、新课程标准在陈述中使用的分析、综合、概括、比较属于知识与能力目标。(×)

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学习提供了更为便捷和更加丰富的信息来源。(√)

7.历史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学图册、教师教学用书等。(√)

8.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9、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专家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被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

10、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11、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

12、学习内容的设计上要求能更加贴近时代、贴近每个班级、贴近生活。(× )

13、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是历史教育的其中一个功能。(√)

14、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

15、历史教科书为研究中国古人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16、中国古代史板块的学习要求起码要知道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17、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历经清王朝晚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18、世界古代史从早期人类的出现,直到公元15世纪末期,其间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但有一些民族、国家未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延续发展过程。(√)

19、古代世界的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0、资本主义制度是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得以确立的。(√)

21、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了现实日本明治维新。(× )

22、历史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学时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历史信息资源,突出历史教学的特点。(√)

23、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以及改善教师的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24、选择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原则目标性、思想性、丰富性、可行性。(× )

25、教师资源、学生资源不属于历史课程资源。(× )

26、评价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评价面向的少数精英,而不是学生大众。(×)

27、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科学教育。(×)

28、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自身努力以及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 )

29、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

30、历史的影视作品和娱乐性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完全可以作为课程资源。(×)

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题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卷

初中历史测试题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复习提纲[推荐]

新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填空题

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

初中历史学科测试题答案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测试题

物理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题2.doc》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题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