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推荐)

2020-03-02 01:33: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孔子语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解释: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解释: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解释: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进而能有新的体会,可以凭此做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解释: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解释: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解释: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解释:曾子说:“男人不能不坚强,因为他们责任重大,奋斗的路途遥远。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责任,责任不是很重吗?奋斗到至死方休,道路不是很远吗?”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解释:孔子说:“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冬天,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解释: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解释: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不知疲倦,而我做到了哪些?”这段话主要体现了孔子的谦虚之心。这番话也有教育弟子的意思,让他们知道学与教都无止境,不要满足已有的成绩而停步不前。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治长》

解释: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明好学,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以为耻,所以被谥为„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解释: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â)举于版筑之间,胶鬲 (gã)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rěn)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释

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章句下》。标题是编者加的。2.发:起,指被任用。3.于:从。 4.畎亩:田间、田地。畎:田间小沟。5.举:被举用选拔。6.版筑:古人筑墙时,在两块儿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坚实。筑:捣土用的杵。7.举于士: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士,这里指主管狱囚的法官。8.故:所以。9.任:责任,使命。10.于:给。11.是:这。12.苦:使„„痛苦。13.劳:使„„劳累。14.饿:使„„受饥饿 15.空乏:使他穷困缺乏。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穷困缺乏。16.行:指每一行为,每做一件事。17.拂:违背。乱:使„„颠倒错乱。18.所以:用这些来。19.动:使„„惊动。20.忍:使„„坚强。21.曾:通“增”,增加。益:增加。22.恒:常。23.过:过失。这里用作动词,指犯误。24.然后:这样以后。25.衡:通“横”,梗塞,不顺。26.作:奋起,指有所作为。27.征:征验、表现。28.发:抒发。喻:晓喻,明白。29.入:在里面,指国内。30.法家:指坚持法度纪律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同“弼”,辅佐。 31.出:在外面,指国外。32.敌国外患:指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33.生于忧患:忧愁患害(能激励人奋发),使人能够生存。34.死于安乐:安逸享乐能使人死亡。

解释: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滨隐居之地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方法来使他们内心惊动,使他们的性格坚定,更增加他们原本所没有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在内心中有困扰,在思想上有阻碍,这样以后才能奋发;(一个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那么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就会明白,在忧患的环境里可以生存发展,在安乐的条件下会衰亡。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zhāo)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tuān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从三峡全长七百里中看,两岸山都是相连的,没有中断的地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把太阳光和天空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晚上,绝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洪水暴涨满上山冈的时候,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都被阻绝了.有时皇帝的诏书急需传达,那么,从白帝到江凌,虽有一千二百里之多,早上出发,晚上便到,即使乘飞奔的马,驾者烈风也没这样快.

每当春冬的时候,白色的急流和碧绿的深谭,回旋着清波,倒影着两岸的景色.高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怪的柏树,悬崖上流下的瀑布,飞花四溅,在山峰和树林之间飞溅,水清、树荣、高山、草盛,确有许多趣味.

到秋天初晴下霜的早晨,树林萧瑟冷静,山涧寂静,猿猴啼啼的长叫,持续有很久,凄惨的声音异常,在山谷久久回荡,所以打渔的人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⑶。斯是陋室⑷,惟吾德馨⑸。苔痕上⑹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⑺,往来无白丁⑻ 。可以调素琴⑼,阅金经⑽。无丝竹⑾之⑿乱耳⒀,无案牍 ⒁之劳形⒂。南阳⒃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⒄。孔子云:“何陋之有⒅?”

翻译:山不在于多高,有神仙(居住)就能声名远扬。水不在于多深,有龙(居住)就能显得有灵气。这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苔藓碧绿的痕迹蔓延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我的陋室就像那)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小石潭记

山不在于多高,有神仙(居住)就能声名远扬。水不在于多深,有龙(居住)就能显得有灵气。这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苔藓碧绿的痕迹蔓延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我的陋室就像那)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翻译: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小岛,大石。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得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相互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有的地方露出来,有的地方被掩没了,隐隐约约可以看得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景色)使人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过久留,于是我记下小石潭的景色便离开了。

一起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堂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有的版本为盛)爱牡丹。予(yú)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

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â)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y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 水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只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都喜爱牡丹。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艳,它中间贯通,外部笔直而不弯曲,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散播到远处,更加清幽,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在远处观赏它,却不可以靠近玩弄它呀。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菊花的喜爱,我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听闻了。对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牡丹的喜爱,当然人很多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看见月色照进了门里,于是我欣然而起,走出门外。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院子里散步。

庭院下的月光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那样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明月,哪一处没有竹子和柏树,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关雎

关关雎(jū) 鸠(jiū)[1],在河之洲[2]。

窈(yǎo) 窕[3](tiǎo)淑[4]女,君子好(hǎo)逑(qiú)[5]。 参差荇(xìng)菜(cài)[6],左右流(jiū)之[7]。 窈窕淑女,寤(wù) 寐(mâi) [8]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9]。 悠哉悠哉[10],辗[11]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12]。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13]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yuâ)[14]之。

翻译: 关关鸣春雎鸠鸟,在那河中小洲岛。姑娘文静又秀丽,美男求她结情侣。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静秀丽好姑娘,朝朝暮暮把她想。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渴慕思如潮。相忆绵绵恨重重,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静秀丽好姑娘,琴瑟传情两相爱。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把它捡。文静秀丽好姑娘,钟鼓齐鸣换笑颜。

蒹葭

第一部分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第二部分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ã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第三部分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翻译: 河畔芦苇苍苍碧色,那是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却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茂盛一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中高地。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啊,那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她就在河水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险阻弯曲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的小块陆地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孔子语录

孔子语录

孔子语录

孔子语录

孔子语录(中英对照)

英语翻译孔子语录

英语孔子语录

英语翻译孔子语录

孔子治国语录

论语孔子语录

《孔子语录(推荐).doc》
孔子语录(推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