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学

2020-03-02 23:35: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名词解释

1.组织: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4.正式组织:是指以明名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5.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团体意识是维系组织存在于发展的灵魂.

6.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伯格.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力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7“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创立的.他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5个基本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人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在管理中,应从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入手,以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8.帕森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帕森斯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有其独特的研究,他认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有若干小的社会系统,整个社会则是一个最大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在本质上是由组织成员的行为或行为关系所构成,因此在研究组织时,应重点研究这些行为活动及角色关系.帕森斯认为,各种社会组织都面临适应,目标达成,内部整合和模式维持等四个基本的问题,组织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通过决策阶层,管理阶层和技术阶层去完成.

9.\"成熟-不成熟理论”:阿吉里斯创立的.他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指出,组织中的人性是发展的,它们会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但是,这一过程仅仅靠正式的组织是难以完成的,这就需要管理者吸收工人参与,采取以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使工人具有多种工作经历,进行角色体验,强化工人的责任,依靠工人的自我管理.

12.内部环境:指的是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13.外部环境:是指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16.行政组织结构的层级化:就是将行政组织系统纵向划分为若干个层级,每一层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辖范围和管理权限从高到低逐级缩小.

17.行政组织结构的部分化:就是将行政组织按照不同的功能,活动范围横向划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但行政地位,管辖范围和权限是平行和相同的.

18.组织的”显结构”:是指构成组织结构的外在因素的集合.

21.管理幅度:为一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

23.分权式组织结构: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将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处理事务;或者为适应各地区的需要,分别在各地设立有独立法人地位,有处理其事务的全权,并不受上级机关指挥与监督的组织结构体系.

24.组织结构设计:是指组织管理者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因素,规则,选择,建立一种适合本组织自身特点,结构优良,功能齐全,运转灵活的组织结构的过程或活动.

26.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8.群体:是指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而集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人们的集合体.

29.群众归属意识:是个体自觉地归属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有了这种情感,个体就会以这个群体规范为准则而活动,自觉地维护这个群体的利益,并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以及所属群体的特点和准则.

32.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群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

34.领导影响力:就是领导者在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有效改变和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一种能力或力量.

35.权力性影响力:又称为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等.权力性影响力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是通过外推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

37.行政组织决策:是指行政组织系统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就面临所要解决的行政问题而制定和选择活动方案,做出各种决定的过程.

38.行政组织决策程序:是指行政组织在决策过程中所必须经过和遵循的工作次序和工作步骤.

42.工作冲突:当人群和部门之间在工作上相互依赖或密切相关而出现职责分歧和工作矛盾时,就可能产生工作冲突.

44.仲裁解决法:是指当冲突发生以后,通过协商已无法解决时这就需要第三者或较高阶层的专家,领导出面调解,通过仲裁,使冲突得到解决..

46.正式沟通:是指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48.单向沟通:是指在沟通时,一方之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双方无论在语言和情感上都不要信息的反馈.

51.学习:是一个使相对持久地变化在经验引起的潜在行为中发生的过程.

52.组织学习:是指组织成员不断获取知识,改变自身的行为,优化组织的体系,以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

54.单环学习:是将组织动作的结果与组织的策略和行为联系起来,并对策略和行为进行修正,以使组织效绩保持在组织规范与目标规定的范围内,而组织规范与目标本身则保持不变.

55.双环学习:是重新评价组织的本质,价值和基本假设.双环学习也被称为”变革型学习”.

57.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心理意识,行为规范,活动准则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60.激励法:即运用精神与物质的鼓励或者两者相结合的鼓励,通过开展评比,奖励,提口号,提目标,提要求等活动,给先进以荣誉,让先进得实惠,激发全体组织成员的事业进取心,促进他们主动努力工作,并把自己的行政工作成就建立在有利于国家,社会和组织发展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在生活方面关心他们,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60.绩效管理:行政组织效绩管理就是通过对行政组织效绩标准的设定,实施和对完成情况的评估,反馈来改进和优化管理,

62绩效评估:行政组织绩效评估就是用事先确定好的指标和标准来衡量绩效实践状况,以确定绩效实践水平的活动.

64.组织发展;是指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合理地设计组织的结构与体系,妥善地运用,调整组织的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对组织管理的模式和人的行为实施变革,从而增进组织的有效性和活动,实现组织效能的一种过程.

67.过程咨询:就是用一系列的顾问活动,来帮助变革人员认识,了解和处理周围环境所发生的事件.

68.团队建设:就是依靠群体成员自己来提高群体效率的计划性活动,其目的在于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分析和处理群体内存在的问题,协调和改进群体内部的关系,发挥群体效率,提高组织效率.

69.敏感性训练:又称敏感度训练或\"T\"组训练,是一种在实验室进行的训练方法.敏感性训练就是通过群体间相互作用的体验,提高受训者的社会敏感性和行为的灵活性,帮助提高受训者对自己,他人,群体和组织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力,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技能.

70.调查反馈法:主要是利用问卷向一个组织来收集有关组织与成员的资料,组织成员以这些具体资料为基础来共同诊断组织存在的问题并拟定解决问题的具体计划.简答题

2、简述正式组织及特征。

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正式组织的特征有:(1)经过特定规划建立起来的,并不是自发的形式(2)有较为明确的组织目标(3)组织内部分成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完成工作任务皆有明确规定(4)组织内各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每个人承担一定的角色(5)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

3、简述非正式组织及其特点。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非正式组织具有的特点是:(1)自发性(2)内聚性(3)不稳定性(4)领袖作用较大。

4、简述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1)组织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合力,起着“人力放大”作用(2)组织能够产生一种协同效应,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3)组织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6、简述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

(1)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2)应用性和理论性的统一(3)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4)权变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1、简述科学管理学派的组织观。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2)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实行刺激性工资制度,实行“差别计件制”,按组织成员的绩效来支付报酬,鼓励竞争(4)将组织的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2、简述法约尔的组织管理原则。

(1)实行专业分工(2)权利与责任相一致(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指导(6)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7)理想的工作报酬(8)权利集中(9)等级链(10)秩序(11)公平(12)人员任期稳定(13)主动性(14)团队精神。

3、简述韦伯理想型官僚组织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分工(2)严格的层级节制(3)严明的组织纪律(4)规范的录用制度(5)实行任命制(6)固定的薪俸制度。

1、行政组织的具体环境包括哪几个方面?

(1)资源的提供者(2)服务的对象(3)利益群体(4)政府组织。

2、简述艾德奇关于组织环境维度的主要观点。

艾德奇认为,每个组织的工作环境,可能在以下六个方面发生变化。这六个方面分别是:(1)环境的容纳力(2)环境的同质性程度(3)环境的稳定性(4)环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5)组织领域的一致性程度(6)环境的混乱程度。

1、简述组织结构的特征。

(1)组织结构的稳定性(2)组织结构的层次性(3)组织结构的相对性(4)组织结构的开放性及变异性。

2、简述组织结构的功能与作用。

(1)整合功能(2)效率功能(3)控制功能(4)沟通功能(5)心理需求功能。

3、简述组织结构层次化的优缺点。 行政组织结构层级化的优点是:(1)权力直线分布,权力链清楚,有利于政令统一和指挥统一(2)权力集中,层层节制,上下隶属关系清楚,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监督(3)在层级化下,组织目标明确,分工明确,工作程序明确,有利于调动下属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组织结构的层次化是公共管理效率化的有力保证。层次化的缺点表现为:(1)过多的层次结构,容易带来沟通和协调上的困难(2)层次结构的存在形成了成员间身份与地位的高低,这种差别容易加大相互的行政距离,造成沟通上的障碍,这种差距亦是形成“官本位”的一个根源。

4、促成组织结构分部化的动因有哪些?

(1)组织活动的日趋复杂和组织规模的扩张,促使组织必须将组织工作予以分析、划分和分类,以适应专业分工和事业发展的需要(2)通过分部化,可使各部门皆具有明确的分工与职责范围,使各部门能够专司其职并有效益和有效率地履行各自的职能(3)通过分部化,可以使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地确定下属人员的工作范畴,避免因工作划分不当造成的困难(4)分部化符合专业化的需要,能够适才适用,专才专用,利于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5)组织协调与控制的需要。

5、简述组织结构分部化应遵循的原则。

(1)职掌明确,机能一致(2)单一指挥(3)从属关系明确(4)合理竞争(5)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相配合。

6、简析组织结构整合或一体化的途径与手段。

(1)目标手段(2)政策手段(3)组织手段(4)信息沟通手段。

1、简述国务院的职权内容。

(1)行政立法权(2)行政提案权(3)行政领导与管理权(4)行政监督权(5)人事行政权。

2、简述省级政府职权的主要内容。

(1)行政立法权(2)行政领导与管理权(3)地方行政立法权与制令权(4)行政监督权(5)人事行政权(6)行政保护权。

3、简述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的设置原则。

(1)坚持以民族聚居原则为基础(2)参酌现实条件和历史情况(3)以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发展为目标(4)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

4、特别行政区长官行使的主要职权有哪些?

(1)领导特别行政区政府(2)负责执行基本法和依照基本法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其他法律(3)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公布法律;签署立法会通过得财政预算案,将财政预算、决算报中央政府备案(4)决定政府政策,发布行政命令(5)提名并报请中央政府任命各司司长、各局局长、各处处长等主要官员(6)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级法院法官(7)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公职人员(8)执行中央政府就基本法规定的有关事务发出的指令(9)代表特别行政区政府处理中央授权的对外事务和其他事务(10)批准向立法会提出有关财政收入或支出动议(11)根据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考虑,决定政府官员或其他负责政府公务的人员是否向立法会作证或提供证据(12)赦免或减轻刑事罪犯的刑罚(13)处理请愿、申诉事项。 1、组织管理心理研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适应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2)适应现代管理实践的要求(3)适应中国国情的需要。

2、简述期望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性的人的前提是否具有普遍性(2)期望概率比较难把握(3)没有考虑负目标价值的影响。

3、管理者应如何重视挫折与管理的关系?

(1)注意挫折教育(2)学会关心与宽容(3)避免挫折(4)心理宣泄与心理治疗。

4、简述群体意识包括的主要内容。

(1)群体的归属意识(2)群体的认同意识(3)群体的促进意识。

1、简述行政组织领导的特点。

(1)时代性(2)权威性(3)综合性(4)执行性。 2、领导影响力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领导影响力是整个领导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2)领导影响力影响着组织群体的凝聚力与团结(3)领导影响力可以改变和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 3、简述领导素养的主要内容。

(1)政治素养(2)道德素养(3)能力素养(4)知识素养(5)心理素养。 4、简述领导艺术的特点。

(1)随机性(2)创造性(3)多样性(4)科学性。 1、简述行政组织决策的特征。

(1)行政组织决策主体的特殊性(2)行政组织决策内容的特殊性(3)行政组织决策依据的特殊性(4)行政组织决策作用方式的特殊性(5)行政组织决策后果的特殊性。

2、简述常见的行政组织决策的主要类型。

(1)根据决策主体决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2)根据决策目标所涉及的规模和影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3)根据决策内容的具体情况不同,可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4)根据决策所具有的条件的可靠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3、组织决策的理论模型的主要创始人是哪几位? (1) 古力克(2)巴纳德(3)斯坦恩(4)西蒙。

1、简述冲突定义的要点。

(1)冲突可能发生于个人之间,也可能发生于群体之间(2)冲突是在目标和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目标和利益完全一致,则不可能发生冲突(3)冲突是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过程,只有单方面的态度或行为,即使十分强烈和极端,也构不成冲突。

2、简述冲突的积极功能。

(1)积极冲突对组织成员心理的影响是,使坚强者从幻觉中清醒,从陶醉中震惊,从不能战胜对方中看到自己的弱点所在,发奋图强(2)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不打不成交”,使人加强对对方的注意,一旦发现对方的力量、智慧等令人敬畏的品质,就会增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团体间的冲突促进各团体内成员一致对外,抑制内部冲突,增强凝聚力(3)对组织成员工作动机的影响是,使成员发现与对方之间的不平衡,激起竞争、优胜、取得平衡的工作动机,振奋创新精神,发挥创造力(4)对工作协调的影响是,使人注意到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不协调,发现对方的存在价值和需要,采取有利于各方的政策,加以协调,使有利于组织的各项工作均得以开展(5)对组织效率的影响是,反映出认识的不正确、方案的不完善,要求人全面地考虑问题,使决策更为周密(6)对组织生存发展的影响是于,冲突本身是利益分配不平衡的表现,它迫使人通过互相妥协让步和互相制约监督,调节利益关系,使各方面在可能的条件下均得到满足,维持内部的相对平衡,使组织在新的基础上取得发展。

3、基本的冲突处理策略主要有哪几种? (1) 回避策略(2)缓解策略(3)正视策略。

1、简述组织沟通的基本构成要素。

(1)发讯者(2)编码(3)信息(4)渠道或媒介(5)受讯者(6)译码(7)受讯者的反应(8)反馈。

2、简述组织沟通的特性。

(1)沟通的动态性(2)沟通的互动性(3)沟通的不可逆性(4)沟通的环境制约性。

3、简述非正式沟通及其优缺点。

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沟通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它不受组织监控,自由选择沟通渠道。与正式沟通相比,非正式沟通具有迅速、灵活、程序简便的特点,并且往往能够提供大量的、通过正式渠道难以获得的信息;非正式沟通的往往反映了组织中成员较真实的思想、态度、动机。其缺点是难以控制,信息易于失真,意见易于歪曲,各种小道消息及留言蜚语易于传播,容易导致小集团意识,如不加以有效的诱导和控制,则可能影响人际关系,瓦解组织的内聚力。

4、比较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的优缺点。

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各有利弊,具体表现在(1)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速度快、迅速;双向沟通需要不断听取反馈意见,故信息传递的速度缓慢(2)单向沟通的效果较差,而双向沟通比较准确,沟通效果较好(3)单向沟通比较严肃、呆板,由于往往采取下命令的方式,因此,在受讯者不愿意接受意见时,易产生抗拒心理,影响沟通效果;双向沟通比较灵活、自由,受讯者有反馈意见的机会,使受讯者有参与感,能增强其自信心,有助于建立和巩固双方的情感,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1、如何理解组织学习的定义?

组织学习是指组织成员不断获取知识、改善自身的行为、优化组织的体系,以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这一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1)组织学习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改变:组织成员认知的改变、行为的改变、组织体系的改变;(2)组织学习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在变化的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在变化的环境中保持健康和谐的发展;(3)组织学习体现了系统与持续的精神理念。

2、如何理解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的区别?

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是两个意义不同的概念。从理论上说,对组织学习的研究要早于对学习型组织的研究。在概念的使用上,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学习经常被混为一谈,这与目前有关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的尝试直接相关。马魁特认为,当讨论学习型组织时,应将焦点放在“what”,描述如同一个共同体般学习与生产的组织所具有的系统、规则及特征。而组织学习的焦点是放在“how”,即组织建立并且利用知识的技能与过程。这样,组织学习可以指称组织通过共享信息、知识和精神模式实现组织的团体学习,以促使组织成员对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更新,从而实现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学习以获取创造力和提升组织核心竞争能力的过程。因此,组织学习应该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一个核心理念。

5、简述行政组织学习的途径。

(1)组织培训(2)试验(3)系统解决问题与经验学习(4)外部咨询。

3、简析我国当代行政组织文化的基本内涵。

(1)以“公仆精神”为代表的服务型行政组织文化(2)以“廉价政府”为代表的效率型行政组织文化(3)以“公民导向”为代表的民主型行政组织文化(4)以“依法行政”为代表的法治型行政组织文化。

4、构建行政组织文化应该遵循哪些原则,选取怎样的途径? 构建行政组织文化应该遵循的原则有:(1)目标原则(2)价值原则(3)创新原则(4)参与原则(5)以人为中心的原则。 构建行政组织文化的途径:(1)加强行政组织人员道德建设,强化责任意识(2)培养具有核心文化素质的领导,发挥领导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的作用(3)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有压力感的组织文化氛围(4)开展团队建设,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5)创造文明的办公环境。

3、行政组织绩效评估的障碍有哪些?

(1) 行政组织目标性质的阻碍(2)行政文化的阻碍(3)行政制度供给不足。 1、简述组织变革的基本特征。

(1)组织变革是有意识的变革(2)组织变革是一个持续循环与发展的过程(3)组织变革是一个有计划的变革过程(4)组织变革是一个克服阻力的过程。

2、简析组织的内部变革的征兆。

(1)决策的形成过于缓慢,以致无法把握良好的机会,或者时常造成错误的决策(2)沟通不良(3)组织的机能不能得到正常发挥,效率低下(4)缺乏创新精神,开发不出新产品,无法开拓新市场,组织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3、简述李皮特的“有计划的变革模式”。

李皮特、瓦特森、威斯特于1958年提出的一种组织变革的模式。此模式将组织变革的过程划分为七个阶段:(1)变革需要的产生(2)关系的确立(3)问题诊断(4)目标和计划的建立(5)行动(6)变革的普及与稳进(7)终结关系。 4、简述格雷纳组织变革模式。

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纳1967年在《组织变革模式》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按权利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他认为,一般组织的权力分配情况可分成三种:独权、分权和授权。这三种权力分配可以有七种不同的变革方式。雷格纳变革模式的侧重点在变革的权力方式方面。他认为,组织变革的成功方式是采用分权式的变革,而不是独权方式或授权方式。

5、简述组织诊断的步骤与方法。 组织诊断的步骤:(1)组织结构层面(2)组织程序层面(3)信息与控制层面(4)组织行为层面。 组织诊断的方法:(1)组织问卷(2)职位说明(3)组织图(4)组织手册(5)调查研究法。

6、何谓斯坎隆制度?斯坎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主张是什么? 斯坎隆制度是以他的创始人斯坎隆命名的一种管理制度。斯坎隆原是拉帕因梯钢铁厂的工会负责人(后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38年该厂濒于破产。在斯坎隆的创议下,制定出劳资合作的管理办法,推行民主化的组织变革。他所提出的管理制度被许多工厂效仿,成为西方一种“民主化”的管理制度。 斯坎隆制的核心内容是职工参与、集体奖励,这一制度建立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问题(2)重新研究管理思想(3)计算奖金比例(4)教育与邀请(5)建立委员会。

7、简述敏感性训练的目的。

(1)是受训者能更了解到本身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别人的影响(2)是受训者更能了解和感受到别人行为的含义(3)是受训者更了解,更能知觉到群体内与群体之间的种种程序。这些过程或程序常常对群体的运作产生正或负的效果(4)培

养受训者对群体内对群体之间种种问题的诊断能力(5)提高受训者学习转移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行为技巧移转到真实的工作情境上去(6)使受训者更有能力来分析本身的人际行为,并可以借这种能力来改善本身与同事们之间的人际关系,使之达到更令人满意的水平。

1、与传统的经济相比,知识经济具有哪些明显的特点?

(1)知识是组织根本的生产要素(2)符号商品增加(3)生产的去密计划与协作(4)虚拟工作场所(5)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6)即时性与变革的加速(7)知识工作者的兴起。

2、简述民主的基本价值。

(1)民主有助于避免独裁者暴虐、邪恶的统治(2)民主保证公民享有许多基本的权利,这是非公民制度不会去做也不可能做到的(3)民主较其他可行的选择,可以保证公民拥有更广泛的自由(4)民主有助于人们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5)只有民主政府才能够为个人提供最大的机会,使他们能够运用自我决定的自由,也就是在自己选定的规则下生活(6)只有民主的政府才为履行道德责任提供了最大的机会(7)民主较之其它可能的选择,能够使人性获得更充分的发展机会(8)只有民主政治才能造就相对较高程度的政治平等(9)现代代议制民主国家彼此没有战争(10)民主的国家,一般会比非民主的国家更为繁荣。

3、简述新型组织结构的特点。

(1)对环境保持更大的开放性,能够接受环境的影响和对付不稳定性(2)权力结构更加分散化,而非集中化和等级化(3)权力的来源更依赖于知识,而不仅仅是专门的职位(4)更加重视横向之间的联系(5)更加强调信息和知识的共享,而非控制(6)更加强调知识决策的自主性,政策制定是分权的而且分散于整个组织(7)虽然重视规则,但更加重视创新与变化,关注规则的适应性(8)对个人需要和渴望的关注(9)对内在的激励因素的重视,如信息、参与、承诺的重视等(10)强调持续的变革和创新。 论述题

1、试论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⑪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几乎所有的政治理论家都认为维持秩序是政府政治职能的首要内容。政治秩序意味着一个社会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和集团,按照某种预定的政治规则行事。它意味着社会运行中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在现代社会,政治秩序意味着既反对无政府状态,也反对专制政体,它意味着权威的存在,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独立。 ⑫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者。

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与自己的利益有关。社会发展必然导致利益的分化,导致人们基于不同的利益形成不同的群体和阶层。 ⑬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社会发展并不是毫无目的的,社会发展的方向、内容和模式均取决于社会选择,特别是政府权威体系的决策和选择。 ⑭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

政治一体化就是一个社会的政治体系结合成一个完整、统

一、有序与稳定的统一体。政治一体化是维系政治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2、试论学习和研究行政组织学的目的和意义。 ⑪了解和掌握行政组织管理与运行的规律。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行政组织学有其独立的研究范畴,尤其系统的知识体系和内在的活动规律,通过学习,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行政组织的性质与特性,了解行政组织的运行机制及其活动方式,进而了解和掌握行政组织管理的规律。 ⑫促进和提高行政组织的效率。

效率是管理的永恒追求。任何管理,都在追求效率的改进和提升。 ⑬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

由于种种的原因,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还存在着机构臃肿、职责不清、关系不顺、办事拖拉、效率低下、财政支出不合理、浪费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和威信,甚至引起政府合法性危机。 ⑭改善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的国际竞争力。

信息化和国际化是当代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行政组织在应对这一挑战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改变我国行政组织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问题,是行政组织更具效率,这不仅有助于我国政府形象的改善,也有助于政府国际竞争能力的增强。 ⑮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事实表明,行政组织效率的低下,是影响政府能力和政府作用实现的重要因素。

3、评析行为科学时期组织理论及其思想观点。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的要点主要有:⑪组织是一个心理、社会系统。⑫组织是一个平衡系统。⑬组织是一个提供合理决策的机构。⑭组织具有非正式的一面。⑮组织是一个影响力系统。⑯组织是一个沟通系统。⑰组织是一个人格整合系统。⑱组织是一个人一机配合的系统。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对于组织问题的研究和管理都是一场革命。在研究取向上,他们面对现实,广泛收集资料,不囿于偏见。从静态的研究转向动态的研究,对组织实行行为的研究,从对组织原则的研究转向对组织本质的探讨,从对正式组织的研究转向注意非正式组织,由此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他们将组织看成是心理系统、影响系统、平衡系统、人格系统、沟通系统等,这些都引起了组织观念的变革。

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的贡献还在于它引起了管理哲学的变革。他们促成了组织管理方式由监督制裁走向人性激励,从专断领导走向民主领导,由唯我独尊到意见沟通的转化。

但是,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研究也有其缺失,主要表现在:⑪重视事实真相的研究,只求收集资料,使研究陷于支离破碎。⑫过分偏重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研究,甚至根本否认组织结构与法令的重要性。⑬行为科学家一味追求“客观性”,极力避免“价值判断”,并不符合社会科学的研究精神。⑭行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虽然是人,但未能涉及外在环境对人的影响。⑮有轻视正式组织作用的倾向。

4、试论集权式组织结构与分权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集权式组织结构就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机关的事权由本机关自行负责处理,不设置或授权下级或派出机关的组织结构体系,或者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的组织结构体系。一般来讲,其优点在于:⑪政令统一,不会出现政出多门、分歧互异现象。⑫能统筹兼顾,集中人力、物力资源,实现管理效能。⑬组织上下形成一个层级控制体系,指挥统一,命令易于贯彻执行。

弊病在于:⑪组织目标、规划与决策偏重整体划一,容易忽视下层利益,刻板,缺乏弹性,不能收因地制宜之功效。⑫下级机关没有决策权,一切秉承上级的意志而行事,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例行公事。消极处事之工作作风,容易缺乏积极创新精神。⑬上下控制严密,易形成公文旅行、推诿责任、贻误时机、缺乏效率的流弊;⑭在集权制下,重内轻外,“能密不能疏”,“知控制而不知纵舍”,一方面容易导致个人专断、独裁、滥用权力,压制民主的弊端;一方面则会导致庸愚无能、分崩破碎、分裂割据等问题。

分权式组织结构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将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处理事务,或者为适应各地区的需要,分别在各地设立有独立法人地位、有处理其事务的全权,并不受上级机关指挥与监督的组织结构体系。

分权式组织结构在精神方面是符合民主要求的,它的好处在于:⑪分工合作、分权制衡,可以防止和避免上层专断和个人独裁。⑫分级治事,分层负责,富于弹性。⑬尊重各层利益,收因地制宜的功效。⑭可调动员工积极性,培养独立、自主、创新的工作作风。从管理上看,分权式组织结构也有其固有的弊病,主要表现在:⑪单纯强调分权,忽视合适的集权,这会损害统一,甚至会导致分裂。⑫过分分权容易导致各自为政,政出多门,不易达成组织目标。⑬过分分权致使各机关彼此独立,无上级的监控,可能引起相互之间的对立和冲突,相互制肘与摩擦。

11、试述国务院的法律地位。 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明确界定了国务院在国家机关中的法律地位:即在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上,国务院处于从属和被监督的地位;在与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上,国务院处于国家行政系统的最高地位。

⑪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务院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是:①国务院由全国人大组织产生;②国务院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③国务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⑫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使最高国家行政权力,在国家行政系统中处于最高地位。它表现为:①国务院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行政工作;②国务院统一领导各职能机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的工作。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下属机构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③国务院规定中央和省级行政机关的职权划分,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行政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以保证全国行政工作的统一和通畅。④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发布的决定和命令,对全国各级行政机关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遵照执行。

总之,国务院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国务院各部、委、局、行、署、办等组成机关、直属机关和办事机关,负责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它保证了国家行政权力的统一和政令的畅通。

12、谈谈你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理解。

需要层次论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需要理解为一个复杂的、等级式的系统,故称为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将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自低向高的需要层次。

正确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应特别注意两点:首先是需要的满足是人类行为最基本的原则;其次是需要层次间的动态关系。

在管理学界,对需要层次论的争论非常多,这些大都以批评为主,但需要层次理论在人类行为规律及其激励研究方面是有着重要贡献的。这主要表现在:⑪它揭示了需要在人类行为中的根本性作用和层次结构;⑫它探讨了各需要层次间的动态关系;⑬简单实用。

同时,需要层次论也对我们有启示:首先要善于运用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激励措施只有“投其所需”才有激励作用。其次是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特别是非物质的激励措施。人的需要本来就是多层次的,满足需要的手段当然也就是多种多样的,高层次的需要尤其如此。

14、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提高领导者的素养。 ⑪教育

教育是最普通的领导素养提高途径,领导者的全面发展或者全面提高领导素养都要依靠教育。对领导者的教育,要充分动用社会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教育者和教育手段的作用,全面、立体地提高领导素养。 ⑫实践锻炼

领导者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是素养培养和提高的最高环节。领导活动不是抽象的理论研究,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具体问题,这种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只有在领导活动的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⑬修持

修持是公认的各种德才标准内化、德才水平提高的修炼过程,是在自我要求、自我推动、高度自律的状态下进行的品格锻炼、精神锻炼和才干提高的综合性过程。这是一种内向和内省的方法,完全依靠人的自觉性,依靠原来就具有的一定程度的领导素养,而后才有可能提高。

15、论述领导艺术的主要内容。 ⑪“弹钢琴”艺术

关于“弹钢琴”艺术,毛泽东曾经作过通俗的解释:“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都同时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 ⑫善于用人艺术

“知人善任”是领导者的主要职责之一,要履行好这一职责,就必须掌握知人善任的领导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用人成功与否是领导活动成败的关键。①扬长避短原则 ②量才任职,职能相称原则 ③诚信不疑原则。④明责授权原则。⑤用养并重原则

⑬运用时间艺术

在现代社会中时间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领导者所肩负的任务是繁重的。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日理万机,时间对于领导者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往往直接影响到事业的成败。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是这个道理。成为领导者必须要掌握的技巧。①领导者要科学地安排好时间。②要善于节约时间。

17、试分析如何实现组织决策的科学化?

所谓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者及其他参与者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方法特别是行政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并采用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进行决策。实现决策科学化的要求是建立完善的决策系统,提高决策参与人员的素质,按照科学决策的原则进行决策。

要实现决策科学化:

⑪建立健全组织决策系统;

现代化的组织决策系统是由以决断子系统为核心,以信息、参谋、监控子系统为支持而组成的有机整体。建立健全决策系统,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合理设置各子系统。其次要充实参谋咨询机构和信息工作机构。 ⑫遵循科学决策的原则;

决策原则是决策过程中一些固有的运行规律的概括和反映,是决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些原则主要有:①信息原则 ②预测原则 ③程序原则 ④可行性原则 ⑤民主集中制原则

⑬提高决策者和参与者的素质。

决策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决策的水平,提高决策人员素质是决策系统改进的重要内容之一。①要加强决策者集体的班子建设。②提高参谋咨询人员的业务素质。③提高信息人员的素质。

19、试分析如何实现组织决策的法制化?

决策法制化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来规定和约束决策主体的行为、决策体制和决策过程,特别是通过法律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组织决策的民主权利,并使组织领导者的决策权力受到法律和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决策法制化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重要保证。 要实现决策法制化:

⑪理顺决策主体关系,完善决策规则;特别是要理顺同级政权机关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人民代表大会与政府这三个决策主体之间的关系。理顺这三者的权限、范围的原则是,既要保证党组织对决策工作的领导,又要保证人大的最高决策权,以及保证和发挥政府在决策中的独立地位和作用。具体措施有:①党政分开。②理顺党委对决策的领导权与人大最高决策权的关系。③处理好人大与政府的相互关系。④人大在监督政府决策时,应切实加强与政府的联系,了解政府的实际工作情况,促使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与可行性。

⑫决策程序法制化;决策程序法制化,就是将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程序以法律规范的形式确立下来。旨在防止少数决策者草率行事、滥用职权,或有意把一些方案不经过审议而出台的行为。决策过程中应加以规范的程序有:①调查程序。②方案设计程序。③可行性论证程序。④社会交流程序。⑤决策合法化程序。

⑬充分发挥决策监控子系统的作用。在我国当前法制建设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决策监控系统的作用十分重要。可以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强化监控作用:①发挥内外两大监控体系的作用。②依法保护监控子系统成员的权利,既要保护他们批评、监督政务的权利,也要保护他们不要因为监督政务而受到打击、报复。

总之,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是现代决策的三个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方面,民主化是现代化行政决策的基础,科学化是现代化行政决策的主导,而法制化则是现代化行政决策的保证。

21、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减少冲突。

⑪谈判 。这是最常用、最便当的方式,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总比两败俱伤的争斗更可取。谈判实质上是一种交易,一方先提出建议和要求,另一方作出评估和反映,反之亦然,直至达成协议。 ⑫设置超级目标。当对立双方的目标不可调和时,可以考虑有没有设置双方一致的、更高层次的目标的可能性。

⑬第三方介入。在矛盾陷入僵持局面时,引入第三方力量有助于缓和紧张态势。第三方可以充当调停者、协调者或仲裁者的角色。

⑭结构调整。一种办法是对个别人员实行调整,把在冲突中起关键作用的人调离或者撤换。另一种办法是作机构重组,对人员、职责、资源等重新配置;或者设置一个综合领导,让冲突各方归并到其属下由其协调管理。

22、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引起冲突。

⑪造成一定阶段、一定范围的目标差异;比如将总体目标分解,并且拉开收入分配的档次,奖勤罚懒,尤其是大力表彰好的,严厉惩治差的,赏罚分明。

⑫选派开明的领导者;减少压制不同意见和窒息新思想的可能性,为来自下级的批评建议提供渠道,为大胆创新提供条件。

⑬开辟多种信息渠道;信息的闭塞极容易造成人的思想僵化,窗子打开了,外部的新鲜空气自然会冲击室内的沉闷空气。

⑭结构调整;这一策略既可以减少冲突,也可以引起冲突。工作任务、职能的调整,同样会带来群体结构上的震荡,新的利益机制必然会引发新的冲突,而一定程度的冲突正是管理者所期望的。

24、试论组织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

⑪组织沟通的主观心理性障碍:①从主观心理因素来看,个体的性格、气质、态度、情绪、需要、品质的差别都会成为沟通的障碍;②从知识和经验方面来看,由于沟通双方在经验、知识水平上差距过大,就会产生沟通能够障碍;③记忆能力不佳造成的障碍;④需要和态度不同造成的障碍;⑤知觉选择性.⑫组织沟通的客观性障碍:

①空间距离(地域因素)所引起的障碍;在组织系统中,组织中的机关单位,多分散在各地,地理上有相当的距离,不能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谈,畅快地交换意见,相互了解,而通过文书传递,又需要相当的时间,不能把握时效,及时解决问题;通过网络联系虽可直接沟通,但受时间的限制,不能把复杂的问题说清楚,,影响沟通效果。

②组织机构引起的障碍;现代组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组织机构过于庞大,管理层次太多,人员繁杂。 ③信息过量引起的障碍。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管理人员被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

⑬由信息传递的媒介形式引起的障碍:①语言障碍;②选择沟通方式不当引起的障碍。

25、论有效组织沟通的方法与策略。

⑪提高组织信息沟通的心理水平;如前所述,沟通双方的性格、品质、习惯、态度、记忆能力等都对沟通施加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实现有效沟通,在心理素质方面,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提高:①思维能力。②记忆能力。③良好的心理习惯,包括注意力集中、情绪稳定、态度端正等。④民主的管理作风,尊重人格,平等待人,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宽宏大度。⑤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改变、优化知识结构。 ⑫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运用语言文字不仅能提高沟通效果,而且能够改善人际关系,消除不必要的误会、矛盾和隔阂。

⑬学会有效聆听的方法;据研究估计,人在聆听10分钟的谈话时,大约仅有25%的效率。克服不良聆听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在现实沟通中,沟通者大多有下列不良习惯;①对谈话主题没有兴趣,因此不安心聆听。②被对方说话的姿势所吸引,而忽略了谈话的内容。③听到不合意的事情,情绪便受影响,以致影响对其余信息的接受与处理。④只重视事实而忽略原则和推论。⑤过分重视条理,对条理较差的谈话内容不愿多思索。⑥矫装的注意。⑦注意力不集中。⑧对较难的词句或技术性词语不求甚解。⑨为对方感情性语言分心。⑩利用空当思索别的事情。

⑭学会有效沟通的方法。有效沟通是一门技术,在沟通时要注意下列问题:①选择适当的地点,这要根据交谈的内容来确定。②选择适当的时机。③沟通一定要有安排和计划,也要遵循一定的程序。④选择适合的沟通方式,每一种沟通方式皆有其优缺点,要根据沟通的性质和内容来确定。⑤沟通的主题要明确,不要把话题扯得很远。

28、试述行政组织绩效评估的意义。

⑪绩效评估对绩效管理具有基础性作用;

首先,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的中心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提供了一套指标体系和相配套的操作机制,寻找目标绩效与实际绩效间的差距,并以此作为奖赏、晋升、培训等的依据。同时,绩效评估凸显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绩效评估通过设定绩效指标、民众参与评估等方式,使得行政组织的绩效管理逐步体现出按照顾客的要求提供服务、让顾客作出选择的原则和做法。 ⑫绩效评估是行政组织内部管理的重要机制。

从绩效评估对行政组织自身管理及组织目标实现的角度看,绩效评估具有以下几项功能:①绩效评估为行政组织提供了控制机制。②绩效评估为行政组织管理提供了监督机制。③绩效评估为行政组织管理提供了激励机制。根据绩效评估的结果确定奖惩、晋升及培训等是绩效管理起到激励作用的重要体现。 30、试论有效组织变革的程序和步骤。 ⑪组织诊断

组织诊断就是依据和运用科学方法,对组织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界定的过程。当组织变得没有活力、效率低下时,组织管理者就应该研究和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并确定问题的症结所在。这如同病人服药一样,想要对症下药,就必须先了解毛病在哪里,否则良药虽好也无济于事。这便是组织诊断的功能与作用。

⑫变革方案的制订

组织诊断是组织变革的第一步。组织诊断的结果导致变革需要的产生,引发变革动机。变革方案的制订就是在组织诊断的基础上制定组织变革的行动方案。变革方案确定了组织变革的框架、目标、步骤、途径,是实施组织变革的重要依据。 ⑬组织变革的实施

组织变革的实施就是将组织变革的方案或计划付诸行动。实施是将理想变为现实的桥梁,有效的实施行为是确保组织变革目标实现的关键。 ⑭组织变革的评估

组织变革的评估就是对组织变革的绩效和影响进行分析与论证,总结成效与经验,以作为延续或中止变革的依据。组织变革的成败取决于最终变革的绩效。在变革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变革效果的反馈,并对反馈结果进行分析,不断了解变革中存在的问题,实施不断的追踪决策,修正变革目标、计划。

33、试论当代行政组织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⑪知识经济;

①知识是组织根本的生产要素。②符号商品增加。③生产的去密集化与协作。④虚拟工作场所。⑤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⑥即时性与变革的加速。⑦知识工作者的兴起。

⑫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社会;

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互动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逐渐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建构于信息科技之上的新型社会形态也正在浮现。①经济方面。②职位变化。③虚拟文化的发展。④零时差的时间。⑤流动的空间。 ⑬民主的发展;

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直到现在,民主的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的承认和认可。①民主有助于避免独裁者暴虐、邪恶的统治。②民主保证公民享有许多基本的权利,这是非民主制度不会去做不也可能做到的。③民主较其他可行的选择,可以保证公民拥有更广泛的自由;④民主有助于人们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⑤只有民主政府才能够为个人提供最大的机会,使他们能够运用自我决定的自由,也就是在自己选定的规则下生活。⑥只有民主的政府才为履行道德责任提供了最大的机会。⑦民主较之其他可能的选择,能够使人性获得更充分的发展机会。⑧只有民主政治才能造就相对较高程度的政治平等。⑨现代代议制民主国家彼此没有战争。⑩民主的国家,一般会比非民主的国家更为繁荣。 ⑭全球化的发展。

全球化是影响我们这个时代的另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尽管人们对何谓全球化争论不已,使得全球化甚至有可能沦为我们时代另一个称此滥调。但是,全球化还是反映了这个时代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即在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的推动下,世界正被塑造成为一个相互联系、共同分享的社会空间,在这个社会空间中,产生了跨大陆或者区域之间的流动和交往,社会关系和交往的空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行政组织学

行政组织学

行政组织学

行政组织学

行政组织学

行政组织学

行政组织学

行政组织学3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

行政组织学3

《行政组织学.doc》
行政组织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