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函数性质复习课教案教案.doc

2020-03-04 01:33: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函数复习的教学设计

江苏省邗江中学

数学组

作者小传:1988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数学系,开过多次县、区级公开课,曾获县、区级数学课“二等奖”, 2001年辅导学生参加数学联赛,1人获江苏省“二等奖”,1人获全国“二等奖”,获数学竞赛 “优秀辅导教师” 奖,参编了教铺材料《一课三练》,2005年被评为“扬州市高三数学教学先进个人” 。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巩固函数知识,形成知识与知识、知识与方法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函数的知识结构。

(2)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并能用定义证明、会用图象观察法、函数单调性求函数的值域。

(3)初步形成全面分析、研究函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函数f(x)xa(x0)的研究,使学生会用适当的方法分x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设计思路:

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入手,通过设计变式问题,逐步加大问题的难度,让学生在自主探求、合作交流中分析、解决问题,同时把函数的主要知识即:定义域、值域、图象、性质以及有关方法由“点”成“串”形成联系,构建成知识网络,实现对数学知识与方法的整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整合函数知识与方法,构建知识结构。

a难点:问题若函数f(x)x(a0)在(0,2]上是减函数、在[2,)上是增

x函数,求a的值中的a值确定。

四、教学资源:

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初步会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并能用定义证明。

五、过程设计:

1. 提出问题,创设情景

问题:已知函数f(x)x1(1)求函数的定义域(2)判断函数的奇偶性(3)证x明函数在(0,1]上是减函数、在[1,)上是增函数。

2. 教师设问,学生求解

问题(1)你能用我们学过的函数知识证明该函数在(0,)的最小值为f(1)吗? 有了前面单调性的证明和课本上最值证明的例题作为铺垫,学生不难回答。 问题(2)你能画出该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大致图象吗,怎样画?

描点作图:先画出在(0,)上的图象,再由奇偶性画出在(,0)上的图象(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用Excel软件作图)

问题(3)你能知道该函数在(,0)上的最值情况吗?能说明理由吗? 问题(4)你能知道该函数在(,0)上的单调性吗?能说明理由吗?

在 (1)和(2)的解答的基础上,学生能很快回答(3)和(4)。

设计这个问题串目的是为了全面复习函数的主干知识,全面检测学生对函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

3. 变式探究

3.1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求

1我们已经知道f(x)x的图象和在定义域上的奇偶性、单调性及其最值情况,

x那么你能解决下列问题吗?

4的单调区间。 x9(2)求函数f(x)x的单调区间。

xa(3)求函数f(x)x(a0)的单调区间?并给出证明。

x(1)求函数f(x)x(1)和(2)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探求,交流发言,形成共识后解决(3)。

设计这个问题串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探究的平台,训练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尝试数学发现之路即:观察、分析、归纳、猜想、证明。

3.2

变式探究

提升能力

a若函数f(x)x(a0)在(0,2]上是减函数、在[2,)上是增函数,求a的x值。

这是利用逆向思维设计问题,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先猜想后证明,再次体验数学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

3.3 归纳总结,拓展创新

(1)已知函数f(x)x1(1)求函数的定义域(2)判断函数的奇偶性,(3)单x调性如何?(只要给出判断,不必证明)

设计这个变式,目的是为了既缓和学生的思维强度,又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也为学生总结作铺垫。 (2)你能对函数f(x)xa的定义域、奇偶性、单调性作一个总结吗? x设计这个问题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研究的问题、完成对数学问题的探究,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同时回答本题需要对a讨论,有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六. 巩固练习

1.书面完成你对函数f(x)x2. 已知函数f(x)xa的定义域、奇偶性、单调性的总结。 x1,分别求函数在以下定义域上的值域 x2(1)x(2,4]

(2)x[1,]

311(3)x[,4]

(4)x(2,0)(0,)

223.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最值 (1)f(x)x2(x(2,0)(0,1) xx23(x[1,3]) (2)f(x)x(3)f(x)2x5(x0) x1,求函数在x[a,)(a0)的值域,若x4.已知函数f(x)xx[a,b](0ab)呢?

x22xa5.已知函数f(x)在(0,3]是减函数,在[3,)是增函数,求的a值。

x 七.教学反思:

(1)数学复习课离不开知识点和解题方法,也离不开例题,但不应该是把知识、方法简单的列举,也不应该是一道接一道的例题的讲解。本节课的设计是从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上第40页和第42页的两道习题入手,通过相互关联问题串不断把问题引向深入。本节课容量适中,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2)设计变式问题,让学生觉得既熟悉又陌生、答案既在情理之中又不能轻易得手。这样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能够调动学生自主探求的积极性,同时由于个人能力的大小不同,需要同学间的相互合作,甚至需要老师的帮助才能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3)为了节省时间上课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探求结果,教师点评、总结。

氧气性质复习课教案

(教案)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复习教案

二次函数复习教案

二次函数复习教案

二次函数复习教案

二次函数复习教案

苏教版第一册拼音复习课教案

函数基本性质典型习题课教案

复习课教案

复习课教案

《苏教版函数性质复习课教案教案.doc.doc》
苏教版函数性质复习课教案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