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教育实施措施

2020-03-03 15:02: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按照“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要求,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实施整体构建序列化德育体系,具体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宗旨”,开展“四项教育”,建好“三支队伍”,用好“三个平台”,整体构建晋中市中小学序列化德育体系。

“一个宗旨”:立德树人。

“四项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素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三支队伍”:班主任队伍、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和学生家长队伍。

“三个平台”:课堂教学主渠道、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三、基本要求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成就中小学生幸福人生的基础,拥有健康的心理品质是中小学生感受幸福人生的核心要素,具备良好公民素养是中小学生成长为合格现代公民的必备条件,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小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首要内容。从今年开始,全市中小学校要集中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素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四项教育”的重要性,做到全面实施、各有侧重,保证“四项教育”有效衔接、有序推进。

各学段的重点任务是: 1.小学阶段

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各小学要侧重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即落实“八大习惯”。一是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特别是待人接物的习惯。二是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特别是预习的习惯。三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特别是在阅读中思考的习惯。四是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特别是坚持每天写日记的习惯。五是养成良好的健体习惯,特别是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习惯。六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的习惯。七是养成勤俭朴素的习惯,特别是不穿名牌服装、不吃垃圾食品的习惯。八是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特别是会做家务的习惯。各县、

各学校要按照“年年有重点、年年有主题、年年召开现场会”的思路,认真落实“八大习惯”养成教育。

2.初中阶段

初中阶段是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各初中学校要侧重抓好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即搞好“两项建设”,做到“三个关注”。“两项建设”是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建设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三个关注”是关注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关注问题学生。

3.高中阶段

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各高中学校要侧重理想信念教育,主要内容是开展“四观一规划”教育。“四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一规划”即生涯规划。世界观就是培养学生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正确的看法和观点。人生观就是培养学生对人生的正确看法,对人类生存目的、价值和意义的正确看法。价值观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尺度。审美观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生涯规划就是引导学生科学制订自己的人生发展规划,学会选择,学会把自身的发展同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使命结合起来。

4.整个中小学阶段

整个中小学阶段要贯穿公民素养教育,即处理好“四个关系”。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民主与法制的关系,强化公民意识,提升公民素质,培养合格现代公民。

四、实施办法

1.建好三支队伍。一是班主任队伍。重点是实现“三化”:一是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强化“主业”意识,实现班主任队伍专业化;二是按学期系列安排班团会,实现班会课程化;三是推广用好《班主任工作手册》,促进班主任工作规范化,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二是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十二五”期间,中小学校要按照每800到1000名学生配备一名专职专业心理健康教师的要求,2011年高中阶段的省级德育示范校配齐;2012年初中阶段的省级德育示范校和其它高中配齐;2013年其它县城初中和小学阶段的省级德育示范校配齐;2014年其它县城小学和乡镇初中配齐;到2015年底,全市中小学校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三是学生家长队伍。各学校要建好办好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教师家访进万家、家教知识进万家”等活动,教育引导家长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方法,懂得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规律,建立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2.用好三个平台。一是课堂教学主渠道。通过课堂教学渗透行为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素养教育及理想信念教育,做到有意、有机、有效。各中小学校要按照课程计划,开全开足音乐、美术、体育课程,发挥艺体课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二是青少年活动中心。各县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当地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和道德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心要结合中小学课程要求,设计开发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活动项目,积极推动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要结合学校作息时间,设定合理的开放时间,增强接待能力,提高场所利用率,发挥场所普及推广、兴趣培养、实践体验的功能。三是社会实践基地。各县要建立内容丰富、种类齐全的社会实践资源网,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进社区、进村镇、进企业,开展社会实践。高中生要每学年达到8天,初中生、小学生每学年要达到105学时。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工作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各中小学校长是做好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县、各学校要把落实序列化德育摆在首要位置,纳入教育事业发展和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中。要结合“十二五”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序列化德育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

要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加强落实过程的管理与指导,建立定期交流和督导检查制度,保障序列化德育工作的落实。

2.加大舆论宣传。各县要利用当地广播、电视、互联网大力宣传报道县域内整体实施序列化德育体系工作的安排部署、具体进展情况以及新做法、新典型、新经验。同时还要积极争取宣传、文化、公安、民政、共青等部门的大力支持,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各学校要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成、内化“四项教育”,要及时发现、宣传、表彰工作中涌现出优秀个人和先进事迹。

3.构建保障机制。各县、各学校要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建立保障机制,制度化、规范化推进序列化德育工作。要加大德育经费投入,设立德育专项经费,确保德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学校公用经费中占到合理比值,确保新增教育经费适度向德育倾斜。要按规定增加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少先队总辅导员编制。要加强德育基础设施建设,如标准化心理健康辅导室建设等。

4.加大培训力度。重视提高德育骨干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各县、各校要建立德育骨干培训制度,保证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和政教干部每年有一次机会外出进修学习。今年,市教育局出台的整体构建序列化德育体系的一系列德育文件,各县、各校要对所有班主任进行分层、分类培

训,让班主任领会精神实质,明确内容要求,掌握操作方法,确保“四项教育”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四项措施实施民主评议实效

实施“四项措施”_确保安全生产

四项措施惠民

四项措施掀起

四项措施做好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工作

康乐县四项措施提升廉政教育效果

四项措施提升工作水平

“四项措施”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宿迁中院四项措施

四项措施扎实做好

《四项教育实施措施.doc》
四项教育实施措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