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德育述职报告

2020-03-02 00:14:2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创新机制,增强实效,开拓德育工作新局面

——2011年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一年来,学校继续坚持“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理念,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原则,实现德育内容“三贴近”(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断细化德育、深化德育、强化德育,注重引导中职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关注学生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处宏观管理、各班级管理部微观管理”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德育管理模式的作用,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密切联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合力;以学习型班主任队伍建设、学生自主管理(“主体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为抓手,在学校德育系列化、特色化建设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德育质效和层次,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德育工作再取成效。

现将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管理优化,系统育人,提高德育实效性——德育工作抓实效

职校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职校德育工作管理是实现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最优化的过程。德育工作者不仅要在学校内部形成相对独立的德育工作体系,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而且要发动、争取学生德育系统外部客体——家庭及社会的支持、配合、参与,形成育人的全方位、立体化格局。我们认为,通过优化管理实现系统育人,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根本途径。

一年来,学校以“一个精神(民族精神);两个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主线;以“诚信、关爱、责任”三方面为支撑点和落脚点来贯穿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发挥以校长、党总支、德育处、团委和学生会、班主任、政治教师为主体的德育管理体制的作用。工作管理优化,系统育人,德育工作组织领导得力。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领导小组,组建了三支强有力的德育队伍:党支部、德育处组成的管理队伍;团委、班主任、科任老师组成的教书育人骨干队伍;班团队干部和监督岗组成的学生自律队伍。出现了德育“四抓”的局面:校长书记抓整体;德育处抓具体;班主任抓细节;全校师生员工及校外力量抓配合。全校上下,层层落实,齐抓共管,自成体系,工作有序。从学习到生活,从行为到自律,从宿舍(家庭)到课堂,订立了细致的条文,进行严格的规范,德育处对此进行量化评比,德育工作有序,效果突出。

二、方法创新,强化实践,开辟德育新途径——德育途径抓创新 爱因斯坦认为:“人格决不是靠所听到的和所说出的言语,而是靠劳动和行动来形成的。”强调的正是德育活动的教育效果。学校在原德育工作基础上,重点进行了德育方法途径的创新,总结并实践了“三重育人法”,“三重”即重熏陶、重诱导、重管理,收到较好的育人效果。

一重熏陶,即环境育人,有硬软环境之分。硬环境指校园清洁卫生、建设整洁有序、服务设施完善、绿化送货硬化好;软环境即包括校园人文装饰富有教育意义,标语宣传新颖别致、有针对性、催人奋进,又包括后勤工作服务态度的优劣。

二重诱导,即活动育人,结合后勤工作特点设计一些教育活动,如勤工俭学、义务劳动、兴趣小组等,有目的的在活动中搞好德育渗透,通过启发、诱导、磨练实现育人目标。

三重管理,即制度育人,一是借助各项后勤管理制度的制订完善、实现后勤工作服务育人的科学化、规范化、有效化;二是抓学生的自我生活管理、自我生活服务,培养良好生活

1习惯。这些德育举措既拓宽了学生的德育视野,又丰富了学校德育途径,大大提高了德育实效

针对学校三个校区四个教学点的实际情况,积极开拓有效的合作机制,校区联动,优势互补,建立德育共享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是积极开展网络化德育建设,并通过“MSN网上例会”、“QQ工作群”、德育共享邮箱等渠道,建立资源共享与联络机制,发布活动信息、增进各校区交流与沟通等。二是以项目为驱动,促进德育工作的跨校区合作,实现活动同步、协同增效。

三、活动激励,重点分明,突出德育内容阶段性——德育内容抓重点

在实践中,我们将活动激励贯穿学生在校及实习的各个环节,分阶段、有重点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分阶段”,即明确学生在校及实习的不同时期,分为新生入学、日常学习及生活、毕业实习等几个阶段;“有重点”,是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选择德育内容进行施教,如入学阶段和一年级主要进行基础文明教育,教育学生怎样做人;二年级上半年主要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二年级下半年和学生实习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德育道教育。

本年度,学生德育内容在进行常规基础文明教育的同时,突出两大重点,一是建党九十周年,二是校庆。全年围绕这两大重点,开展相关的德育教育。

高一新生,推出“基础文明工程”,针对新生入学后在新环境中思想波动较多的实际,为帮助学生塑造和树立新形象适应新生活,抓好军训、普法周、校园参观等活动,以磨练意志,增强组织纪律性和爱校意识。在进入正常学习后,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举办升旗、歌唱革命歌曲等活动,在进行礼仪常规教育的同时,为学生树立伟大理想打基础抓启蒙。

高二年级,把重点放在树理想、强信念上,加强了理论教育。主要活动形式校马读班的开设。本学期,在区马读会与关工小组的支持下,成立出学校职校马读学习班,聘请退休老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开展学习活动,对学生进行党史知识教育与宣传,专题讲座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认识水平。

高二年级下半年到毕业实习阶段,把重点放在职业道德教育上,引导学生把实现远大理想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职业道德品质的修养中。如校内实训阶段,让学生在实训室接受技能技巧训练,感受教师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实习前,我们重点加强学生对工作感性认识,一是请校友来校谈创业经历,帮助学生树立创业精神;二是带领出门搞社会调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社会。学生实习后,由校方向用人单位发联系卡,定期限反馈工作情况,进行学生的实习跟踪等,同时协助用人单位搞好再教育。

这些分阶段、有重点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各有收获的同时,也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富有层次性与阶段性。

此外,结合职校特点,针对专业实际与学生就业需要,还开展了兴趣项目小组、选修课程、专业竞赛等课余活动。

四、后勤改革,育人为魂,推动德育环境健康化——德育环境抓和谐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育人。在实践中发现,在生源市场竞争激烈的紧要关头提出学校后勤服务、职校后勤改革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职校走出发展困境的必然要求,是职校优化管理体制的必然措施,可以使职校领导班子从纷繁复杂的后勤事务处理中解脱出来,腾出精力,集中财力,采取正确的决策,抓好教学质量提高,抓好职校内部管理,推动学校德育,促进学生招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校当前的突破口是学生生活服务、学生住宿条件及管理改善和校园环境美化,蕴含其 2 中的一条红线就是“服务育人”。通过精心布置校园环境,点缀小景点,设置激励性的标语牌,精心布置了校史陈列室,使校内的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使学生醒悟思考。通过班级环境及宿舍环境的个性化布置的评比,让班级及宿舍的小环境在统一中有灵动,充分张扬班级、学生的个性,利用网络设备开展学生个人主页和班级主页的评比。同时,充分挖掘校本资源,狠抓校园文化的建设,积极调动学生的力量,参与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如创建文化长廊,交由学生设设计与布置,分期更换;在教学区、生活区和实验区都开辟了人文教育专栏,精心制作了数十张张内容涵盖科技、历史、文学和道德规范、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文专版,开阔了学生视野,陶冶了学生情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温馨和谐家园。

五、学生为本,有的放矢,提高学生管理自主性——学生管理抓自主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一年来,学校改变以往班主任一管到底的德育工作风格,启动了“三自德育工程”(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为主要内容),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德育方法由堵到导,学生参与德育的自觉性由弱到强,实践操作由浅到深,德育的实效性由差到好,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大大提高。

1.自我管理,让每一位学生自强 在学校管理中推行自主管理模式,确立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管理,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让学生在管理中学会管理,在管理中增强自主、自律、自强的意识。先后推出了以“三级管理”、“校园管理听证会”等带有鲜明特色的德育管理新亮点。如,“校园管理听证会”这一新颖的德育形式,在学校管理中倡导民主意识,把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学生到校能不能带手机”、“职校生校服改革”等问题,在听证会上广泛征求学生代表、学生家长的意见。这些活动

2.自我服务,让每一位学生自立

为了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从自我服务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进而扩大到服务集体、服务社会,培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品德,从青少年时代就树立起服务祖国、服务民族的意识。学校抓住班级学习环境的创设、宿舍生活氛围的创设、校园保洁等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抓住军训、东方绿洲国防教育、世博志愿者等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抓住社区活动、学雷锋活动等培养他们为社区服务的意识。

3.自主发展,让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

在学生的自主性活动中,做到了既重结果,更重过程。如通过学生干部竞选、校园新闻发布、社团负责人的竞聘等内涵充实的活动,让学生从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地位,变消极为积极,在竞争、交往、合作的良好环境中健康成长。

五、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德育网络体系化——队伍建设抓覆盖 一年来,我校十分重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网络的建设,现已形成一体两翼的德育工作模式和比较完备的网络体系。“一体”指学校德育部门,贯彻落实区、市德育工作要求,宏观指导和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两翼”指学生团委与学生会,积极组织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学习和学生活动,形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网络体系。

1、加强学校教职工德育意识,扩大德育师资队伍

贯彻全员育人原则,要求学校全体教职工随时随地对学生“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学校开展了新一轮的师生结对帮教工作,充分发挥教职工个人积极性,全方位参与德育管理,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局面。参与全面育人管理的导师范围是每一个在编在岗职工。全体教职工不 3 仅是管理者,更是学生的朋友,是学生的倾诉对象,也是学生在思想、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导航者。帮教内容是多元化的,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生活能力等。

2、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形成梯队式学生德育队伍

一是加强专职团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在团干部培养中,坚持普遍培训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分级负责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定期组织团干部参加上级团组织的团干训,并在团区委学校系统团干部论坛中发挥骨干示范作用,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交流团工作经验。二是加强对学生团干部的培养,建立起校团委、团支部的梯队式干部队伍。从高年级学生中选拔品质优秀、综合素质好、有开拓精神、热心助人的团干部,他们以学长的身份,向低年级的团干部传授的有益经验、知识技能和热心奉献的精神,帮助低年级同学解决生活适应、心理调试、党团建设、职业规划、专业学习、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问题。运用“模块化”培训模式开展团务培训,如团员发展模块、组织生活开展模块等,通过团队合作、头脑风暴、业绩考核等构建起一套学生干部的培养机制,培养了一支肯干事、能干事的学生干部。同时,采用逐级考核的制度,对学生团干部的行为规范、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奉献精神等进行评价。三是探索建立团支部结对共建制度,即由区、校级先进团支部与普通团支部结对共建,如安排优秀团支部与都江堰团支部结对共建。

3、构建校外辅导员队伍,扩充团建师资队伍

学校团委在党总支的支持下,聘请华阳街道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老同志、优秀校友、行业经理等担任校外团建辅导员,通过制定培训计划,实施理论学习带教、主题活动宣讲、专业发展咨询、心理辅导互助,给予中职生切实的指导与帮助。

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德育教育网络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会,学期末召开德育基地、社区单位、共建单位等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各方面意见,达到改进工作、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

六、与进俱进,及时总结,德育经验制度化——德育实践抓主题 学校在多年德育工作探索与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化的德育经验。既避免了同类德育事件重复策划、执行的低效率,也为新的德育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可执行的案例范本,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四校区分管执行的差异性,大大加深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决策力和执行力。

本年度,对学校原有的《住宿生管理制度》《班主任考核管理制度》《学生品行量化制度》进行了改进与完善,同时在学生资助工作的积累中,制定了《学校职校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学生资助工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成立了上海市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总务处负责人为成员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并设有工作人员8人,其中专职工作人员1人,明确分工,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和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并制定《上海市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关于学生资助的实施办法》,明确工作流程,层层监督,确保资助金全部发放到学生手中

尤其是在全国文明城区的创建中,总结与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积极调动全校师生力量,点面结合,条块管理,全体参与,形成了“每天一检查,每周一反馈,每月一总结”的学校工作制度,保证了学校环境卫生的整洁及教学秩序的井然有序。学校将文明城区过程中的做法进行整理与总结,形成长效机制,在促进学校校园环境的整洁,有效推进学生的礼仪文明建设。

七、寓教于乐,精心设计,德育活动系列化——德育活动抓过程

4 在学校德育处的指导下,团委、学生会定期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每次活动都精心设计,内容、形式多样。多样的学生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更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综合素养,并使学生干部队伍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学校常规七彩主题月活动主要包括:爱心红三月——学雷锋献爱心;暖情黄四月——学会感恩;激情橙五月——五四青年活动月;创智绿六月——社团文化节;青九月——感谢师恩;响亮金十月——歌唱祖国;蓝十一月——素质运动月;紫十二月——元旦迎新。

在此基础上,学生们还积极参与学校德育处适时开展的有针对性的各类主题活动,如:为培养学生理财意识开展创智赢家系列活动,为加强礼仪学习开展校园巡礼节活动,为提升学生自信心开展校园形象大使评比活动等,无一不显现出主人翁的态度。同时,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及学生兴趣爱好,开设不同类型社团,有学生电视台、广播台、美味社、调酒社、礼仪社、西点社、日语社、韩语社、舞蹈社、十字绣等等,并定期开展社团招新、展示活动。

八、发挥优势,资源整合,德育活动课程化——德育课程抓实施

强化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德育课程领导管理体制,实现德育课程的系统化、连续化。总结学校已有德育经验,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根据学生及学校实际,结合学校常规工作,精选传统德育内容,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德育实践有机融合,优化学校升旗仪式、班队活动、晨会活动、校园文化创建等学生团委及学生会工作,努力构建一个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立体化的德育实践体系。

回顾我们组织的很多活动实际也花了很多心血,活动也比较成功,德育活动也发出了闪亮的光芒。结合学校德育活动实践,将德育活动划分:主题教育系列(包括主题教育课、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等)、重大社会实践系列(军训、政训、社会实践考察等)、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系列、志愿者服务系列(志愿者服务队)、重大节庆纪念日活动系列(国庆、中秋、新年等)、校本节日仪式系列(艺术节、体育节)、常规教育活动系列、校班会系列,在发挥优势项目基础上,积极开展德育案例的收集与整理,进一步研究并收集相关德育模块的案例教案,编辑成专辑,形成德育课程校本教材,构建、开发并形成以“学科课程教育、中华传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教育、专题活动教育、学校文化教育”等为内容的学校德育校本课程体系。

九、党团共建,统筹管理,团委建设规范化——组织建设抓畅通 在工作中坚持党建带团建,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组织机制。学校党组织高度重视学校共青团工作,一是配齐配强团干部,四个校区的团干部均为中共党员,三位研究生在读;二是提供资源保障,校党组织为团委提供了独立的办公室,并配有电脑、打印机、扫描仪、摄影摄像等设备,为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三是提供经费支持,学校党政每年为团委提供2万多元的团工作经费,用于团报团刊的订阅、活动经费等。

规范的制度也是党建带团建的有力保障,在试点工作中,我们建立了四项工作制度:一是定期向学校党总支汇报共青团工作的汇报制度,让党组织及时了解团工作的进展与面临的困难,从而更好地指导团工作的开展;二是大事研究制度,对共青团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团的建设等重大问题,共同研究协商实施方案;三是列席会议制度,团委书记列席校党总支会议,使团组织能及时了解把握工作大局,更好围绕中心做好团的工作;四是结对共建制度,由党总支牵头,推动教工团与学生团工合力共建,请团员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理论学习、社团活动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建设,提升了团组织工作的高度,拓宽了团组织工作的广度,加强了团组织工作的力度。

同时,坚持团员意识教育,实现项目驱动机制。校团委发挥专业优势,发挥学生记者团、校广播台、校园电视台、学校网站等的作用,运用海报、展板、视频等媒体积极宣传,建立 5 起了项目制作、经费管理、设备管理、内容审核等一系列运作机制。

构建起区、校、班三级理论学习网络体系,即区马克思主义读书会、校学生党校和以班级为单位的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就、中华美德、奥运精神、优秀共产党员事迹等,在学习方式上采用“格言导读、情感导入、现实导思、榜样导行”的“四导”模式,加深团员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认识,增强团员思想政治素质和运用理论分析大局的能力。

十、项目驱动,鼓励引导,团活动项目化

项目驱动,菜单导航,技能型社团引领校园文化。根据专业特点及学生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菜单式社团资源。目前学校有调酒社、“针馨绣”社、影视社、动漫社、礼仪社、西点社、日语社、舞蹈社等,曾多次荣获市、区级“明星学生社团”称号。这些技能型社团的创建引领了爱专业、爱技能的良好校园文化,同时也为各专业储备了大批技能优秀生,他们在各类技能比赛中发挥水平,不断取得佳绩。

采用“项目驱动”的工作机制,激发学生团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为了提升团员素质,强化团员意识,学校团委组织开展了团员形象大赛,活动覆盖到每位团员,通过重温团章、学唱团歌、学习团情等,使每位团员温故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开展测试,而且要求每位团员必须达标。在团员形象大赛中,同样采用了项目驱动机制,既有个人赛、也有团体赛,参赛的团员可自由组队,完成服装展示、即兴演讲、才艺展示等项目。

针对学校今年百年校庆,开展了大量以校庆为主题的“走进校庆”系列活动项目活动。

1、“爱校荣校 展我风采”——喜欢学校的一百个理由

以百年校庆为契机,激发在校学生热爱学校感情、了解校庆的热情,在全校学生中举办喜欢学校的一百个理由征集活动,可以大大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向心力,更增强了每位学校人的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感,也为校庆准备工作增添了一份新的力量。

2、“杰出学子 感动你我”——寻访学校一百位校友

以百年校庆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广大校友的联系。以“杰出学子 感动你我”为主题的开展寻访一百位校友活动,组织全校各专业在校学生,走出校园采访学校的百位校友。通过寻访活动,点燃广大校友对母校怀念感恩的真挚情感,也让在校学生了解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职业发展,同时感受到心灵上的震撼与升华。

3、“回眸百年 追寻校史”——走访学校一百位教师 在校庆即将来临之际,按照学校校庆领导小组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对每个在校学生开展校史教育。通过对学校退休、在职的百位教师的走访,让学生接受一次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母校10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激发学生树立了强烈的爱校意识,教育学生践行“自强不息”的校训,传承和弘扬学校职校的优良传统;使学生思索和体悟到了学校深厚的精神和文化,深刻体验到个人的成长与学校发展息息相关,感受到了历史的重托和责任。

4、“祝福学校 感受校庆”——送给学校的一百条祝福

是围绕校庆的主题,为母校写下祝福。在爱心贴墙前,要求全校同学都拿起笔为学校写一句祝福语,并亲手将自己对母校的祝福贴在墙上,体现出学校学子对母校的热爱。让同学们用最真诚的话语,来祝福学校,用小小的行动,来祝福自己的母校。

以及开展学唱校歌比赛、

此外,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五月歌会、主题团日展评、寻访考察等活动,在实践中加强对团员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团员意识。例如,在建国60周年双千百寻访活动中,高一高二年级共有38个团支部,296名团员参加了寻访活动,共寻访了20位老同志,并完成了“四个一”的,即一份寻访计划、一份寻访报告、一份寻访随感、一份寻访电脑小报的任务。

6 项目驱动的工作机制改变了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给予了学生主动参与、团队协作和自我创新的空间,活动形式多样、互动性强、寓教于乐,因此深受学生的欢迎,通过活动学生对世博、礼仪等知识也掌握得十分牢固,团员的素质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十一、科研引领,全员德育,德育工作科学化 强调全员育人,以科研带管理。

一方面,加强了德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通过座谈、讨论等形式,适时思考、解决班主任工作与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加强德育课题研究,从科学角度指导德育工作。深入进行了职业学校德育主题活动课模式研究、职校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研究、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研究、职校生自主性德育模式研究、职业学校大德育课程体系构建、中职校预警系统建设等等课题研究,不断更新德育理念,总结提升实践经验,不仅促进了学校的课改,活跃了教师的思想,也增强了师生的互动,促进了共同成长,搭建教师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学习交流的平台,引领德育教学科研深入开展,学校呈现了全员参与德育、全员参与德育科研的喜人局面。

十二、个性彰显,校本实施,德育工作特色化

一年来,学校开展职业导航,通过心理护航,主题德育活动成绩斐然。运用校内校外联动机制,盘活有效资源,建立建全职业导航机制,实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重视多地区生源共同发展,坚持开展基于多元文化融合的学生心理适应性教育,积极探索和实践“学校-社区服务模式”的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结合重大节日,定期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具有学校职校特色的常规“七彩主题月”活动已然成为传统。

1、构建“八个一”心理教育格局,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我们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原则,努力构建德育工作体系,尤其是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工作,把它做大做实做强。在心理教育实践中,我校逐步构建了“八个一”的心理教育格局,丰富了心理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即完善软硬设施,建好“一室”(心理咨询室);立足于主阵地,上好“一课”(心理教育进课表,有专门的心理课);开发校本课程,编好“一书”(自编校本教材);发挥主体作用,用好“一报”(学生每月编辑一期小报);开展群体活动,搞好“一节”(每学期举行“心理节”);针对身心特点,作好“一讲座”(心理辅导讲座);运用信息技术,建好“一网站”;科研引领实践,做好“一课题”。充分发挥心理教育中心的功能,接受学生的个别辅导和群体辅导,本学期我们在高三学生中进行了应考(三校生高考)心理的团体辅导,有效应对考试焦虑、交往障碍等学生中普遍性心理问题。

2、建立导航机制,实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力求培养学生具备合理设计自己将来职业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为他们获得幸福的人生与提升生命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

(1)盘活有效资源,提供“智力导航”。

运用校内校外联动机制,盘活有效资源,为学生提供“智力导航”。在校内我们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课程,通过开发相关的校本课程,以讲座课的形式每周系统地给学生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知识与策略等,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就业形势,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科学地设计自身的发展蓝图。

在校外,积极挖掘校友、成功创业者、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等资源,开展“共享成长,励志青春”、就业指导等专题讲座,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成人成才。学校加入了电子等行业的职教集团,并与长宁区多媒体产业园、神州数码等单位签定了共建协议,定期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采访,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在学校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了解 7 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让学生在认识自我、认识专业的基础上树立职业目标。

(2)运用项目驱动,开展“菜单导航” 运用“项目驱动”机制,开展“菜单导航”,使广大团员在亲身体验、互动参与、团队协作的过程中,激发团组织的活力,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

一开展“走进企业”社会实践。由学校团委提供走访企业、优秀毕业生和讲座的等“七个一”的项目菜单,各团支部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挑选,开展相应的活动。“七个一”即一次自主创业、一次就业指导讲座、一次外出寻访、一份调研报告、一次主题班会、一份求职简历、一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既了解了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明确努力方向,同时也进行了创业实践和求职尝试,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明确了自身的职业定位。

二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专业技能是中职生参与就业市场竞争的敲门砖。学校团委以上海市“星光计划”技能比武和一年一度的校技能比武为契机,以周赛、月赛、年度赛开展“录入争霸赛”等常规项目比赛,同时开展校区间和兄弟学校之间的擂台赛,通过交流与学习提高专业技能,运用校电视台、广播台、学生记者团加强宣传,邀请家长观摩比赛,为学生搭建展示技能的舞台,形成学习技能、勤练技能的氛围。

三积极拓展志愿者服务的项目。重视发挥上海成熟的社区建设优势,协调学校教育和社区服务的不同功能;发挥中职学生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优势,积极开展“社团进社区”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把所学专业技能应用其中。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倡导以专业技能服务于社会,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如导游专业的学生到中共一大会址担任义务讲解员,还与团委共建为新华街道培养小小讲解员;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到社区教老人上网等等,这些服务项目深受社区的欢迎,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增长了才干,体验了奉献社会的快乐,同时也强化了专业技能。各班也开展了以班级为单位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分别到街道社区、图书馆、辅读学校、长宁文化艺术中心、超市、敬老院、车站等地进行为民服务,定期开展餐饮折花、食品雕刻、丝袜花制作、计算机教学等特色志愿者服务,深受社区欢迎。

四培养中职生的社会化技能。学校团委积极开展团员礼仪形象大赛、班级礼仪巡展、礼仪讲座等系列礼仪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仪表、谈吐与举止,让学生明确职场对员工的要求,从而做了从自然人向职业人转变的准备。此外,通过开展模拟面试让学生掌握面试技巧,邀请行业专家做就业形势分析,请心理指导老师为学生测试就业前的心理准备,请劳动模范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等,帮助学生从思想上、心理上、行动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3、坚持“三援”工作,探索学校多地区生源共同发展的德育局面

每年,我校都要接收浙江舟山、湖北宜昌、云南普洱等地学生等地学生来校就读。 边疆的、灾区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在当前的学校生源基础上,探索总结出了一条以援助边疆、援助西部、援助灾区为主要形式的共同发展路径。让他们在上海最好的地区、最好的学校、最好的专业以最好的师资接受职业教育,让我们的德育工作让学生满意,让他们的亲人放心。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加强岗位责任意识,发扬岗位奉献精神,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我们的德育工作就能提高质效,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就能得到提升,我们的学校就会得到可持续发展,我们的职业教育就会让人民深感满意。

德育校长述职报告

德育校长年度述职报告

德育校长个人述职报告

德育后勤校长述职报告

小学德育校长述职报告

德育安全分管校长述职报告

德育校长述职材料

德育述职报告

德育述职报告

校长述职报告

《校长德育述职报告.doc》
校长德育述职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