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三基建设

2020-03-03 00:41: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关于推进党校“三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党校支部调研组)

根据省委十二届六次会议《关于加强“三基”建设提升执政水平的意见》和市、县委《关于加强“三基”建设提升执政水平的工作方案(2014——2016)的意见》精神,平安县委党校紧紧围绕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三基”建设,狠抓落实,推进党校“三基”工作,发挥主阵地作用进行专题调研。

加强“三基”建设是夯实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我党强化基层工作,筑牢社会基础的重要举措。党校作为教育、科研、咨询为一体的培训基地。对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的执政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基层党校如何在新形势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发挥主阵地、熔炉作用,已成为进一步推进党校“三基”建设的时代要求和新的挑战。

结合党校工作实际,在教育培训工作中着重以“牢牢把握正确的培训导向,充分发挥党校“阵地”、“熔炉”作用,推进党校基础工作基层化,提升党校师资培训基本能力”为重点,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三基”建设:

(一)牢牢把握正确的培训导向,发挥党校在学习型政党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

充分发挥党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围绕“三基”建设,牢牢把握正确的培训导向,开拓创新,展示新作为。

1、实现理论性培训的与时俱进

1 加强党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的因素是牢牢把握正确的培训导向,开拓创新,展示新作为。

其一,对党校教育目标定位的与时俱进。基层党校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基层执行类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的目标主要锁定在“适应时代要求,胜任本职工作。”这个目标,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因为这个目标是动态的,随时随地发生变化。因此,今后党校教育目标定位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即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 其二,对党校教育内容与任务的与时俱进。党校教育应紧紧围绕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四中全会等路线,方针,政策这一主题,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员,以高尚的道德陶冶学员,以先进的人文精神鼓舞学员。在课程设置上,紧密联系党情、国情、世情的新变化,联系本地区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联系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按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结合干部岗位职责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素质干部的特点,以政治理论培训为重点,注重质量,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其三,对党校教育的方法途径的与时俱进。好的教育方法可以增强党校教育的影响力、凝聚力。党校教育在形式和方法上的创新,立足于实践,采取集中培训与在职自学、校内培训与异地

2 培训相结合等方式,讲求实效。

2、实现对培训形式的与时俱进

针对基层党校实际,党校培训需求呈现出“两个多样化”的特点:

(1)实现培训内容需求上的多样化。主要表现为“四多”,即对推进改革和发展所需知识的需求多,对参与社会竞争所需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多,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的需求多,对系统理论学习的需求多。

(2)实现培训形式需求上的多样化。要求实现“四个结合”,即在职与定期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调研、考察学习、专题研讨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二)推进党校基础工作基层化,

1、教学内容基层化

基层党校的教学内容力求基层化,这是由基层党委的任务、基层党校条件和基层党校学员的需要决定的。教学内容的基层化主要应该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要少而精,要管用。主体班是党校教学的主战场。因此,强势打造主体班精品工程。

一、实施品牌战略,形成精品课程。以调研、科研为基础,增强主体班专题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以提高执政能力教育和强化党性教育为重点,突出理论思考、战略策划和岗位操作三个层次的能力。

3 其

二、在主体班中开设“高层讲堂”,建议能否与当地政府班子进行沟通,在党校的主体班,特别是科级班中开设“高层讲堂”。

三、党建理论和机关党建经常性工作相结合。党建理论特别是党的组织建设方面的理论知识,是基层党校的常规课,也是基层党组织经常性的需求。党校始终坚持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的宗旨,把党建理论教学和机关党建经常性工作相结合。

2、办学方式基层化

基层党校的办学方式的基层化,就是要使办学或办班方式符合基层党组织需要的实际,采用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办学,与时俱进,创新办学思路

(1)依托基层党校这一阵地,积极探索开放式办学、网络式教育、互动式学习的党员教育新路,把课堂传授、灌输教育与社会实践、典型学习宣传结合起来,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形势任务,广泛开展各类党员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积极搭建展示党员形象的平台,促使党员增强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创新培训模式,推进研究式、开放式教学,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

改变原有单纯的灌输型教学方式,采用双向研讨型,以研讨式、启发式教学引导,运用电脑、投影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开展教学,采用“实行集中培训、远程录像、聘请专家和有关部门领导上课、学员上讲台、实地参观考察、学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等的培训方式,最终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三)提升党校师资队伍基本能力

党校作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的主渠道,在以集中培训轮训的方式提高领导干部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校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具备牢固的政治定力、高尚的人格魅力、较强的理论创新能力,才能完成新形势新任务赋予党校的使命。当前,紧紧围绕加强“三基”建设,提高党校师资队伍基本能力建设主要应抓好一下三方面:

1、增强党校姓党的理念,提高确保党校正确政治方向的能力 党校是党培训轮训干部的学校,这样的性质、职能和任务,决定了党校必须坚持党校姓“党”。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作为党校工作者提高能力,首先就要提高确保党校姓“党”这一正确政治方向的能力。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能够正确领会党的方针政策,能够正确阐释党的方针政策,能够正确地解惑释疑,能给人以力量和信心。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一切教学工作都应忠诚于党,忠诚于社会主义,忠诚于党校事业,体现党校姓“党”。

2、增强教研立校的理念,努力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教学科研水平是党校工作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党校教育的水平和声誉,关系到党校任务的完成,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要提高教学能力,就必须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提高教学能力,从管理的角度讲,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提高教学方案的设计能力。关键是设计出抓好贯彻落实的具体方

5 案。主要包括班次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努力做到规范化、科学化。二是提高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它包括教学原则的贯彻能力、教学计划的执行能力、教学优劣的奖惩能力等。三是带头上讲台的能力。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最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的授课能力,作为从事教学工作的骨干主体的广大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课堂授课能力,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衡量教师的授课能力关键是看教师给学员提供了多少新见解、新知识、新信息、新启迪。教师的授课能力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正确阐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能力,解惑释疑的能力,传道授业的能力等。

三基建设

“三基建设A”

三基建设

三基建设

“三基”建设3

三基建设方案

三基建设心得体会

三基建设学习心得

三基建设学习材料

三基建设评论

《党校三基建设.doc》
党校三基建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