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招商方式

2020-03-02 00:07: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产业地产的五大常见营销误区

文/赵勇 资深策划,媒体人

产业园营销有很多功课要做,既要懂传播学,也要懂营销学,更要懂产业,懂地产,懂政策等。对于产业地产招商,笔者认为无非这三个问题。一是客户不了解,没兴趣;二是客户来了不能成交,客户来的越多,负面传播越多;三是客户即使入园了,很多实际的问题解决不了,服务跟不上,平台搭建滞后,客户信心丧失,有上当之感,形成极差口碑,影响后续招商。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其实就是营销的问题、销售实战的问题和客户服务及平台搭建的问题。当然,园区的规划、定位、理念、运营模式也是招商成功与否的关键,这里我不做具体的解读。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招商营销经验,就产业地产中常见的营销误区,做一个解读。

第一大误区:策划跟不上,营销当推销。我们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谋划在前,行动在后,叫‚谋定而后动‛。作为产业招商,策划必不可少,包括你的营销战略、营销定位、营销渠道、客户调研、具体招商策略都需要周密思考和谋划,切忌一来就是盲目的拜访客户,采用简单的推销手法。

笔者看见很多产业园,招商人员对项目、对产业、对客户、甚至对国家的宏观政策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就去上门推销。经过百般折腾,不但招商不成,反而给人家留下不专业、很糟糕的印象。先是大面积电话邀约,然后登门拜访,求爷爷告奶奶。客户分布区域在本地还好,一些分布区域很广泛的可就惨了,不但没效果,还劳命伤财。

推销是营销的最低层次,‚在不知道谁有需求的情况下,挨个去问‛。对于产业地产招商来说,基本是以失败告终。因为,产业地产招商面对的是企业决策人。你没有前期的造势,没有有效的借势,没有周密的谋划。第一步,如何接触到企业决策人?第二步,即使接触到了决策人,决策人目前的需求在哪里?第三步,你对他谈什么?如果你对产业不了解,需求不了解,行业无见解,基本功不扎实,吃闭门羹是必然的事。

第二大误区:把产业地产招商等同于住宅和商业地产的广告式营销。目前,产业地产营销,存在两个极端。要么,就是一个宣传不做,强调一对一的销售;要么就是按照卖房子、卖铺子的那一套,报广、户外、杂志、电视等一套组合,通过广告轰炸进行‚守株待兔‛式的坐销。这两种情况,似乎都有道理,但都是极端错误的。甚至很多园区招聘营销总监时,动不动就是要好多年的住宅、商业营销经验,其实这是很愚蠢的。住宅、商业的营销与产业园的营销,其实有本质的区别,甚至产业地产营销的难度远远高于住宅广告轰炸式的坐销。

因为产业地产招商是固定群体的招商,一个宣传不做,肯定是错误的。企业不了解你,在社会上没有一定知名度,媒体没有关注你,你的优势、理念没传播出去,客户凭什么会相信你?所以,产业地产前期的造势还是必不可少的。但产业地产的前期造势绝对不能采取硬广告的形式,而是要通过行业专家、代表性客户、政府等进行项目的深度解读,要对运营理念、运营模式、产业环境进行深度的剖析。

产业地产营销不宣传不行,但按照住宅、商业地产的模式进行营销,则花钱不见效也是‚铁板钉钉‛的事。这不是夸大,而是事实,行业普遍现象。问题出在哪里呢?就在于工业地产营销传播有其独特性,与住宅商铺写字楼差异很大。没有弄清楚工业地产传播特性而照搬经验主义,自然要出问题。这不是说报纸、电视、杂志、户外不适合推广工业地产项目,而是方法区别住宅,有独特性。从事工业地产营销的朋友,应该深入仔细去研究,去调研和实践。否则就不是浪费广告费那么简单,而是会拖坏整个项目。那些一味强调要有住宅地产、

1 商业地产经验的人来搞产业地产营销,甚至把以前的经验当法宝而沾沾自喜的人,更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第三大误区:一味强调卖产品,忽视产业环境、生产要素、运作理念和服务平台的阐释。一味强调卖产品,忽视产业环境、生产要素、运作理念和服务平台的阐释,这是个很普遍的现象。目前,很多产业地产运营商有的是搞住宅、搞商业或者是该行业内的企业转型而来,搞住宅和商业地产的以前很多是采取全盘代理出去的做法,现在做产业地产后,也想采取这种办法,许多项目在对外的宣传中,最突出的是厂房,比如面积、大小、功能、价格等特性;或者把招商等同于卖地,当政府的‚二传手‛,赚取点点土地差价。

这是一件非常要命的事,因为你的宣传和重点已经与我们的目标需求企业南辕北辙。因为企业要搬迁,动辄投资上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不仅仅是要块地,要几栋厂房,而更关注的是企业能否活下去?能否发展得更好更快?所以,你的产品对招商来说不是最核心的问题,产业环境、生产要素保障、园区运营模式和理念、政府和园区提供的服务平台才是企业最关心最核心的问题。譬如,‚产业环境、投资环境、物流、水电气保障及价格、产业链、人才、税收‛等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企业是否入园。所以,在产业地产招商中,首先是要解决这些切实的问题;同时,在营销的过程中重点要对‚产业环境、生产要素、运作理念和服务平台‛进行深度阐释,并要提供可靠的佐证,解决客户入驻的疑虑,增强客户信心。作为招商人员,不仅仅是销售员,更应该是行业专家和客户的投资顾问。

卖住宅的也懂得买的不仅仅是一套房子本身,而是卖给业主舒适、品味、财富、增值等。工业物业也是一样的道理,工业物业卖的不仅是漂亮的‚企业形象‛,更应是‚企业前景、企业财富‛,但却偏偏被很多人忽略了。我们卖的绝对不是厂房或是一个地块,而是关系到一群人‚老板、员工、客户的生产、生意、生活、财富、前途、梦想、工作甚至价值观‛的综合体。

第四大误区:急于求成,注重‚短平快‛,营销手段功利化。如果要急于求成,想‚短平快‛式的捞钱,建议你不要做产业地产。产业地产的运营商需要有一定的行业背景,深知这个行业的发展瓶颈和问题,要有一定的担当和责任,要把自己定位成产业的运营商、服务商、产业链的整合商,而不是单纯的房产开发商。试想,一个企业把自己的‚全部身家性命‛投资到你的园区,这需要多大勇气,需要经过多长时间的反复调研、考察和思考,有多上帐需要算的清清楚楚?产业招商不是卖快消品,讲个情面就买一个。所以,产业地产的营销,我把他归纳为‚渗透式营销‛;要做到一点一滴的渗透,要做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因此,产业地产招商过于急于求成或一味强调‚短平快‛是不可取的,更是不现实的。产业园什么都不具备的情况下,靠搞两次推介会,几个活动就要‚捞金‛的想法,是非常不现实的。

对于产业地产营销,活动作为形式是很简单的,如何做好活动下的功夫哪才是关键中的关键。一般以前的政府招商,动不动花100万异地办个招商推介会,一个项目不签也没事,只需要保证两点,一是‘意向’投资协议面子保住,二是领导开心。可园区开发运营商不能这么干,我们不但要考虑成本与效益,还要考虑后续的影响力。要考虑这个‚势‛能不能一直保持下去,并形成持续的‚势能‛。作为产业地产运营商的营销要充分做好‚线下‛的功夫,‚线上‛和‚线下‛要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在做任何一个活动之前,‚线下‛的功夫就是客户的积累,客户的签约率,客户的认可度,客户的口碑传播;通过‚线下‛功夫扎实,‚线上‛呐喊造声势,最终促成交易。

对于产业园招商营销,什么叫‚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笔者认为就是以‚公益的心态‛、‚公益的手段‛做招商的事业。招商推介会可以不叫招商推介会,可以叫‚某某产业(行业)论坛峰会‛、‚产业研讨会‛等。通过举办行业产业论坛、研讨会,探讨行业最关心的话题,解答行业企业最大的难点和疑问,引发行业企业家们的兴趣,而在这个探讨与碰撞中,渗透

2 进去对项目的宣传,告诉企业家,你们关心的问题,你们的难题,我们园区刚好能帮你们解决。园区的优势和好处不要园区运营商一个人来说,要让企业家们来说、专家们来说、政府来说、入园的典型企业来说。

除了招商推介会、论坛、峰会等形式外,产业地产运营商还可以赞助或带头创建‚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协同目标客户群区域的‚协会、商会‛等搞一些联谊会、沙龙、专家讲座、抱团外出考察等活动,在对目标企业提供帮助的同时宣传和扩大项目影响力。产业地产运营商也可以利用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整合能力,帮助协会、产业联盟内企业的解决一些‚融资、生产、招工‛等方面的问题,让大家产生信赖感,做到潜移默化,为招商做充足有效的铺垫。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企业入驻园区,打开缺口,通过口碑,让更多的企业抱团入园。产业地产的营销也就是一个圈层营销,每个客户的背后都有一个圈子,试想每个客户后面产生三个客户,这样的圈子效应形成,后续招商可谓一帆风顺了。

第五大误区:重视传统宣传手段,忽视新型平台的传播和精准深度传播。时代在变,观念必须变,手段要更新,切忌固步自封。一般来说,我们传统的营销宣传无非报纸、电视、户外、广播。但现在已经进入网络时代、微信时代和精准传播时代,所以宣传手段要创新。目前,传统的报纸、电视效果已呈现下滑趋势,在产业地产营销中,那么在报纸、电视宣传上不建议采取广告形式,而是采取新闻报道形式。立项之初或项目初期,可以深度大篇幅报道造势,过后建议全部采用小成本式的新闻报道形式,要经常‚露脸‛。户外广告建议侧重在园区及主要入园的交通干道,起到交通指示的作用,在目标客户集中的区域投放,制造声势。

除此之外,产业地产营销宣传务必重视新型平台的传播和深度精准传播。充分利用微博、博客、网络、论坛、微信、百度百科等。网络是项目传播信息、客户获取信息最快最直接的通道;也是项目营销成本和客户获取信息成本最低的通道;还是项目展示方式最全面最丰富的通道;更是客户寻求工业物业最优先的行为选择。一般我们的产业地产招商面覆盖区域很广,那么什么手段既便宜又覆盖广呢?无疑只有网络。通过网络,可以实现跨地域招商。即使我们的意向企业是通过其它渠道获得项目信息,但大都会通过网络渠道去获得项目的印证信息。比如上网查查这个园区有没有影响力,这个项目别人的评价等,来为自己决策提供依据。笔者刚毕业找工作时,一般都要上网查查这个单位的情况和口碑。因此,重视网络的宣传非常重要,同时网络传播费用较低,只要运作的好,可以形成铺天盖地式的营销;甚至网络事件营销的好,还可以引发全国其它媒体的关注,形成全国影响力,起到四两拔千斤的功效。

目前,微信的威力我想很多人都耳濡目染。很多企业老板或企业都有自己的微信,微信营销更是圈层式的营销,通过微信传达项目信息,进行圈层转发,是一种有效精准的传播手段。

另外,就是以公益的机构创办公益的行业性杂志进行精准性投放。通过杂志整合行业资源,把杂志打造成自己话语权的传播载体;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深度传播自己的项目;通过理念包装,深度策划传播自己的项目,发出时代和行业的最强音。针对目标客群普遍关心的问题和行业的疑难,杂志可以每期集中一个话题进行全面、深度、系统的解读,打消客户顾虑,增强客户信心。

3 产业园区3类运营模式创新

文/ 邵林,浙大网新科技地产事业部策划总监

深圳一家高科技创新园区推出以‚产权置换股权‛的创新运营模式,即用现金、产权或‚现金+产权‛的方式将旗下产业园区的房产与入驻企业进行股权置换,这种模式也就是地产界所称的‚地产金融投资‛模式,该模式既给园区开发企业拓宽了新的投资渠道,也为企业减轻了流动资金压力,是未来园区运营的新方向之一。

目前国内园区在物理空间上基本千篇1律,而招商和运营一直是产业园区的难题,如今,越来越多产业园意识到‚运营‛的重要性,但有所创新的,仍然凤毛麟角。根据笔者长期对产业园区的研究与实践,简单介绍一些在园区运营上有所创新的模式,园区同仁参考。

免费模式

即对符合当地产业定位要求的入园企业,给予实行免费购置房屋、免费租赁房屋、免费企业注册等,综合来看,有以下几种。

① 免费购置房屋:对符合当地产业定位,财政收入隶属于地方政府的独立核算企业实行。在购置项目产业园房产时,按照税收贡献标准,在几年内税收奖励金额等于房产总价时,可免费赠送房屋产权。② 免费租赁房屋:对符合当地的产业定位,财政收入隶属于当地政府的独立核算企业实行,在租赁项目产业园房产时,按照税收贡献标准,在几年内税收奖励金额等于房租总价时,可免费享受的房屋租赁。③ 免费企业注册:符合当地产业定位的企业在入驻产业园时,可免收注册办理服务费、免收办公经营场地费、免收工商注册登记费、免收咨询服务费及其他代办服务费,并可根据免费注册企业的税收奖情况享受相应的税收奖励。

金融服务模式

即设立产业化平台,有效提升入驻企业的发展潜力,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系列的金融、资本、资金产品的支持,助力企业成长。

①设立创业基金:由园区开发企业与政府部门共同发起设立创业基金,用于扶持园内有潜力的优质企业的发展。②股权投资:由园区开发企业或第三方的投资机构以现金、租金、产权等方式对园内企业投资,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③股权融资:入园区企业可用股权做为质押,通过股权融资方式为园区企业提供发展所需的资金。④贸易融资:为入园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国内外贸易、产品销售及采购过程提供全方位的资金支持。⑤授信融资 :根据金融机构对园区的授信,由园区开发企业或第三方公司进行担保等多种方式获得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低成本融资。⑥融资贴息 :根据入园企业对园区的税收贡献,为企业在使用各类金融工具获得资金过程中提供贴息服务,最大程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⑦融资购房:入驻企业购买产业园房产时专享的一项优惠政策,不仅可以享受到一定的房价折扣点,还可以享受融资担保。⑧融资租赁:入驻企业可申请一定年限的一次性支付租金的融资租赁政策,同时还可以享受园区提供的融资担保。

营销服务模式

即在园区设立营销中心,为入园企业的产品提供销售平台。没有渠道就没有市场占有率,没有市场占有率,企业就无法做大做强。园区开发企业设立营销中心可为入驻企业的产品提供更广阔的销售平台,为入驻企业产品提供代理、买断、包销等多种销售方式,扩大入驻企业的市场渠道,增强其竞争力,保证企业收益。

4

产业园区的运营不仅要有创新模式,还要构建多个产融互动的平台,在实际运营中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多方共赢的局面。

5

园区招商新模式

经济园区招商工作总结

产业园区招商工作计划

园区项目招商方案

园区上半年招商工作总结

产业园区招商工作计划

园区带动 转变方式

披露产业园区招商技巧中的招商方式之展会招商

创意园区招商述职报告

产业园区招商部工作计划

《园区招商方式.doc》
园区招商方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